<p class="ql-block">安辜生烈士的原名叫安毓文,是我發(fā)小,同學安中廣的親大伯。</p> <p class="ql-block">我是土生土長的天津市北辰區(qū)雙口鎮(zhèn)中河頭村人士,我在安幸生烈士故居里曾經學習,工作了六年多。從我記事開始,就知道村西頭有個很大的,漂亮的三合院,據(jù)說是安姓地主家的,后改為三河頭小學,解放后改為河頭小學。1958年我上一年級時就在這所學校讀書。當時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從市里來的公辦老師,只有安玉豐同學的父親安雅林老師和賈丙印老師在本村住。</p><p class="ql-block"> 當時的學校三合院大廳,一半是男老師的宿舍,一半是老師的辦公室。大廳外墻上左面寫著四個大字《我為人人》右面寫著《人人為我》大標語。廂房全部為教室。那時的學生也比較多,后來又在上河頭村建了一所新學校,安辜生烈士故居這所學校更名河頭初級小學,上河頭村小學為河頭小學高小班。</p><p class="ql-block"> 我在初小這四年中得到良好的啟蒙教育,老師也好,同學也好。特別是安玉豐的父親安雅林老師,是全心全意為教育服的好老師我家兄弟五人都是他帶出來的學生。三個河頭村每家每戶幾乎全有安老師的學生。同班同學中現(xiàn)在都是老三屆的學生,初小這四年中學姐曹靜芩始終是我們的班長,安志建,安中平。謝有林,安淑菊等同學始終是學習中的尖子。那時我也是班干部。后來曹靜芩當了大隊長,臂章是三道杠,我是副大隊長。也是三道杠,那時還小我和謝有林同學上課時經常搗亂,安幸生烈士的侄子安中廣也在我們班,我們就給他起外號:叫他小地主,因為同學們都知道這所學校是他家的,土改時他家被定為地主成份,當時的班主任安雅林老師就批評指責我們,說我們什么也不懂!安老師告訴我們說:安中廣家是革命家庭,他大伯安毓文25歲時就被國民反動派殺害,周恩來總理曾親手抬起安幸生烈士的骨灰壇入葬,以后你們誰也不能欺負安中廣同學,特別是你劉萬彪“你這個大隊干部就是矬子里拔將軍把你撥起來的,下次你在欺負安中廣我就把你撒了。以后我就老實多了,上課注意聽講,下課按時完成作業(yè),和安中廣的關系也好了很多。很快在安幸生烈士故居完成了四年的學業(yè)。</p><p class="ql-block"> 二次入住安幸生烈士故居是為了工作。1967年底己到了文革后期,大部分同學都回家了,因為我是農村戶口,只能回農村務農了。那時我還小。生產隊安排我在婦女隊干活。每天記6個工分,后來又讓我出民工參加根治海河的工作。我們就坐上馬車到了北大港,治理海河。那時我們幾個小伙子負責拉平車倒土,這活雖然很累。但我們都像小牛犢子一樣,多拉快跑不怕累,我還被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九月份天氣有些冷了,我們就回到了村里。也正趕上農閑。一天大隊的婦聯(lián)主任孫寶俊同志到我家,說經大隊研究,讓我到村辦小學當民辦老師,我說我初二還沒畢業(yè),當老師行嗎?她說行的,明天你到學??纯淳椭懒?。第二天我到了學校,這些老師有公辦的有民辦的,特別是朱寶琴老師我們還是同學,他(她)們很歡迎我。特別是朱老師她把她寫的教案,和學生的花名冊都交給了我,還介紹班里學生的情況。原來恩師安雅林已退二線,朱老師要到四年級任教,我接了她的班,朱寶琴老師教育能力強,工作有方,來年她被選為天津市人大表,我還起草了一份頌楊稿,請丁樹本老師用毛筆抄寫在大紅紙上,張?zhí)诠╀N社對面的墻上,宣揚朱老師的先進事跡,讓鄉(xiāng)親們知道,中河頭村又出了一位名人!</p><p class="ql-block"> 我接的一年級這個班。大部分學生我都認識,由于朱老師對這個班底子打的好。他們都勤奮好學,不懂就問,都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而且他們還都喜歡文藝活動,過六一兒童節(jié)時他們都能自編自演一些相聲,三句半,唱歌跳舞等節(jié)目,自娛自樂。班干部也都認真負責,這個班很好帶,年終還被評為先進班集體,全班學生順利升至二年級。</p><p class="ql-block"> 有流氓</p><p class="ql-block"> 一天剛放學,大隊黨支書記于治安找到我說:萬彪,還要交給你一件事,你要搬到學校來住,不要讓壞人來搗亂破壞。我一聽就明白了,學校里住著兩位女老師,家都在市里。每人帶一位兩,三歲的孩子,當時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日也很難回一次家,她們愛人也很少來,當時村里有個流氓經常大半夜的潛入學校來騷擾她們。我說好。明天我就搬過來,第二天就為我把靠近女老師宿舍旁邊的耳房收拾出來,放了一張木床,我的辦公桌也搬到了這個房間,我還從家里拿了一根練武用的白臘桿子。這下可好了,我一個人即能在一個屋內辦公,還能備課,看書,判作業(yè),并能學習無線電知識。我每天在臨睡前都要拿著白臘桿子在學校轉上一圈在去睡覺。這樣安安靜靜的過了一個多星期,一天外面正下著毛毛雨,天氣比效冷。9點多我就睡下了,剛睡下時間不長就聽通的一聲,有人從我住的小房上跳下來,當時我也沒經驗,立即打開燈,穿好衣服拿上白臘桿子沖了出去,這時賊人早就向后院矮墻處跑去,翻墻而逃,從背影上我基本上己認出了他是誰。第二天我就向于書記作了匯報,說的確有壞人,于書記讓我以后要多提高警惕!他敢再來你就狠狠地打他。兩位女老師非常感謝我,我入伍時她們每人還送給我一個筆記本。到了1969年底我離開了我學習,工作過6年多安幸生烈士的故居。參軍來到了部隊這所大學校。</p><p class="ql-block"> 不過我每次休假?;蛞蚬愤^天津,都要回家看看家里的親人和己退役的老戰(zhàn)友與同學,并且都要到老學??纯?。1988年夏天我因公出差到天津,那次老伴陪我一起來的,這次看看學校有了很大的改變,大門換的新門,外墻也翻新了。院子正中立著安幸生烈士漢白玉的半身雕塑像,下面還有原全國政協(xié)主席,周恩來總理的夫人鄧頻超同志的新筆題詞,可院內冷清清的。這時從我原來住的耳房里走出一人,正是安辜生烈士的親侄子,我的發(fā)小和同學安中廣,他見到我倆非常熱情,忙說:三哥三嫂先到辦公室喝點水。休息休息聊一會,說著就把我倆領到紀念館辦公室,備好水他就講起了近幾年的變化,他說近幾年村黨支部,村委會響應黨中央開發(fā)紅色文化資源的號召,就在這方面開動了腦筋,因為這些村干部從小就在這個村里長大的,這個村以前就是革命老區(qū),特別是這個出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先烈,就是我大伯安毓文,他后來為了革命,更好的掩護自己的身份故改名安幸生,這里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信仰與新生,他取自己有“幸”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獲得新“生”之意故將名字改為安幸生。這一改名字不僅體現(xiàn)了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象征著他投身革命亊業(yè)后獲得的精神新生。他是天津市箱的第一位共產黨員。于是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抓住這一契機,一方面組織人員到處搜集我大伯的革命歷史資料,一方面向上級申請資金建立安幸生烈士故居紀念館,通過這么一折騰,中央組織部,中國歷史博物館,天津市委,北辰區(qū)委都非常重視和支持!上級不斷派人來考查,北辰區(qū)委和區(qū)政府還撥來了起動資金,現(xiàn)在建的以初見規(guī)模,并給我發(fā)工資派我在這里下夜值班。</p><p class="ql-block"> 我大伯的半身漢白玉雕像下面的題詞就是周總理的夫人,全國政協(xié)主席鄧頻超同志題寫的,鄧頻超和我大娘董恂如是老戰(zhàn)友好朋友,我大姐到市里上學,安排工作都是我大娘辦的,我大姐就像我大娘的親女兒一樣。</p><p class="ql-block"> 安中廣還帶著我和老伴參觀了幾間正在布置的展廳,我還到以前我曾居住的辦公室看了看。最后我倆還在安辜生烈士雕像旁拍照合影留念,還在大門前照了一張合影留念照。后來我仔細看了看新返修的外墻和大門,感覺很失望,我們上學時大門是用白鐵皮包著的,用鉚釘固定的,上面布滿了1938年被日本鬼子用槍打過的子彈頭撞擊的痕跡,外墻也有很多彈坑,當年日本鬼子沖到院內燒毀了整個院子,1947年安家重建該此院時可能是有意保留了大門和外大墻,教育子孫后代永遠不能忘記日本鬼子的罪行,現(xiàn)在這一日本鬼子的罪證不在了,實在是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又回村幾次,見到村里變化太大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鋪的是整齊的水泥路,全村的清潔衛(wèi)生都有專人負責,打掃的非常干凈,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都有了獨立的衛(wèi)生間,燒火做飯也不柴草了,都用上了液化氣或電飯鍋,有的家庭還安裝電熱地暖……村民的生活條件基本上與市里一樣,變化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最怕的是挑水,那時村子大堤北面有口甜水井,兩個村的村民都要到那里去挑水吃,距我家約一公里,那時我還小,挑一次水路上要休息好幾次,冬天井臺結冰很滑,非常危險,那時生活條件太艱苦了。還有一個困難就是茅房問題。小時我就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也就習慣了,可我老伴與孩子們就不行了,特別是孩子們每次回老家寧可憋著也不去茅房。因此都不想回老家了。</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真是大變樣了,除了安幸生烈士的故居各個展廳布置的很好!講解員講的也非常好!而且又增加了天津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去找老同學安中廣去坐坐了解了解情況,家人告訴我說:老廣己駕鶴西去,走了好幾年了。這時老同學老戰(zhàn)友安中平知道我回來了,他為我詳細的介紹了村里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全過程。他說自從大學生村官來到村里后,村里發(fā)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到處爭取資金,并依托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紅色河頭,綠色雙口”的鄉(xiāng)村振興項目,除了打造紅色產業(yè)園區(qū)外,他們還想方設法為村民脫貧致富辦實事。</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中河頭村出名了!大學生村官也出名了!可村里還有部分村民剛解決了溫飽問題,村官們還應立用這些資源讓村民全富裕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河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程相博與他的搭當,北京大學畢業(yè)生,村官趙燕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