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 影:悠悠亦然夫婦</p><p class="ql-block">撰稿/昵稱:悠悠亦然</p><p class="ql-block">美 篇 號:13833405</p><p class="ql-block">時 間:2024年8月</p><p class="ql-block">后 期:Snapseed</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世界贈予我的</p> <p class="ql-block">題記:</p><p class="ql-block"> 在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柔懷抱中,蘇州,這座承載著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古城,以她獨有的方式訴說著過往與現(xiàn)在。而在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寧靜交織之處,隱藏著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古典園林﹣﹣獅子林,它以奇石嶙峋、曲徑通幽著稱,成為無數(shù)文人墨客心中的旅游勝地。此次,我們有幸踏入這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開啟了一場關(guān)于自然、藝術(shù)與歷史的深度對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穿透薄霧,輕輕拂過古老的城墻,我們踏上了前往獅子林的旅程。獅子林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東北角的園林路上,與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并稱為蘇州四大名園,以其獨特的石峰景觀聞名遐邇。</p><p class="ql-block"> 獅子林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天如禪師為紀(jì)念其師中峰和尚而建,初名“獅子林寺”,后因園林美景引人入勝,逐漸演化為私家園林。歷經(jīng)明清兩代多次修繕擴(kuò)建,獅子林以其精巧的布局、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了中國古典園林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穿過獅子林入口大門,古樸的石板路在腳下延伸,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厚重。沒走幾步,一座莊嚴(yán)肅穆的建筑映入眼簾,這便是名門望族貝家祠堂,祠堂門楣高懸,雕梁畫棟,盡顯昔日輝煌。步入其中,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在耳邊低語。</p><p class="ql-block"> 在蘇州獅子林的輝煌歷史中,我們不得不提及一位與這片園林有著深厚淵源的建筑巨匠--貝聿銘先生(1917-2019)。作為蘇州貝氏家族的第十七代后裔,他以其卓越的才華和深邃的智慧,在建筑領(lǐng)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代表作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不僅巧妙融合了幾何美學(xué)與歷史文脈,更成為跨越東西方文明的標(biāo)志性符號。</p><p class="ql-block"> 作為20世紀(jì)最具影響力的華裔建筑師,貝聿銘先生以詩意與理性交織的設(shè)計語言,在全球逾百座地標(biāo)中鐫刻了永恒。他不僅是蘇州的驕傲,更是中國人的驕傲。以下貝聿銘先生肖像是網(wǎng)圖,致謝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祠堂內(nèi)陳列著貝氏家族的歷代文物,每一件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里,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家族的榮耀與傳承,更能領(lǐng)略到蘇州園林的獨特魅力。貝家祠堂,又叫云林逸韻廳,是獅子林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我們探尋歷史、感受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抬頭望貝家祠堂屋脊上的雕塑,寓意深遠(yuǎn),令人嘆為觀止。三人雕像分別象征福、祿、壽三位神仙:福神傳遞著幸福吉祥的氣息,祿神彰顯著官運亨通與富貴榮華,壽神則寓意著長壽安康。這組雕像不僅展現(xiàn)了園主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更寄寓了對家族未來的美好祝愿。而小孩的形象,則象征著園主對子孫后代出類拔萃、光宗耀祖的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 在獅子林燕譽堂的門口,地面鋪陳著一幅細(xì)膩而生動的圖景:五只形態(tài)各異的蝙蝠,以鵝卵石精心鑲嵌而成,匠心獨運,栩栩如生,環(huán)繞著一個寓意吉祥的“壽”字,巧妙構(gòu)成了“五福捧壽”的祥瑞之景。這不僅是對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的頌揚,更是園主對家族福澤綿長、安康順?biāo)斓拿篮闷碓?,?xì)膩中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shù)韻味。游人踏入此地,不僅腳下的觸感與眾不同,心中更添一份對美好生活的祈愿與向往。</p> <p class="ql-block"> 綠玉青瑤之館靜立一隅,<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燕譽堂北廳?,</span>宛如一方清雅的詩意天地。其名源自元代畫家倪云林的詩句,以“綠玉”喻水,“青瑤”喻山,將園林的山水之景凝于方寸之間。作為園中女賓接待之所,館內(nèi)布局精巧,屏風(fēng)上《獅子林圖》繪盡古柏飛瀑,橫梁圓潤如玉,暗含“珠圓玉潤”之美。</p><p class="ql-block"> 這里不僅是休憩之地,更是一處文化與自然的交融之所,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古代文人雅士的詩情畫意。綠玉青瑤之館,以匠心獨運的設(shè)計,詮釋了獅子林“假山王國”的獨特魅力,也為每一位到訪者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江南記憶。</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內(nèi)的九獅峰是園林的標(biāo)志性景觀,以湖石堆疊技藝和擬態(tài)獅子造型聞名。該景觀由多塊太湖石巧妙鑲嵌而成,石峰多孔且形態(tài)俯仰多變,氣勢雄偉?。細(xì)觀可見九頭獅子姿態(tài)各異:或怒吼、憨睡、嬉戲,或躺立肥瘦不一,生動展現(xiàn)了獅子威猛與靈動的雙重特質(zhì)?。其疊石技藝精湛,無斧鑿痕跡,堪稱假山藝術(shù)典范,象征吉祥與勇氣?。九獅峰位于小方廳北亭院內(nèi),花壇中巍然矗立,是獅子林“假山王國”的核心代表?。</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揖峰指柏軒,一座靜立園中的雅致小筑,卻承載著千年的文人風(fēng)骨與園林意趣。軒前怪石嶙峋,似群獅起舞,又似文人揖讓;古柏蒼翠,枝干虬勁,見證著時光流轉(zhuǎn)。步入軒中,雕花窗欞透進(jìn)斑駁光影,仿佛將千年詩韻都凝固在這方寸之間。文人雅士曾在此揮毫潑墨,或品茗論道,或?qū)υ乱髟?,留下無數(shù)佳話。今日的揖峰指柏軒,依舊是園中最具文人氣息的所在,靜候著每一位懂得欣賞的訪客,來此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詩意與風(fēng)雅。</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蘇州獅子林,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之中。假山群峰疊嶂,曲徑蜿蜒,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驚喜。峰回路轉(zhuǎn)間,只聽得人聲笑語,卻難覓其蹤,不禁讓人心生忐忑,唯恐迷失在這迷離的景致之中。</p><p class="ql-block"> 傳說中,乾隆皇帝曾在此流連忘返,兩個時辰的探索竟未能尋得出路,足見其設(shè)計之巧妙與復(fù)雜。這里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條小徑,都蘊含著匠人的智慧與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在驚嘆之余,也深深沉醉于這份古典園林的獨特魅力之中。</p> <p class="ql-block"> 坐在真趣亭的圍欄邊,我悠然眺望池中之景,只見群山連綿成嶺,峰石峻峭,倒映于碧波之中。湖心小亭亭亭玉立,四周荷花競艷,滿池生輝。穿行石舫,漫步暗香疏影樓,轉(zhuǎn)至池西、池南,只見假山花園藤蔓纏繞,鮮花盛開,連廊曲折,水榭樓臺錯落有致,風(fēng)景絕美,令人流連忘返,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的歷史,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化史。在這里,每一塊石頭、每一座建筑、每一幅字畫,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信息。據(jù)說,乾隆皇帝曾多次游歷獅子林,對其美景贊不絕口,并留下了許多御筆與傳說。其中,“真趣”二字的故事尤為引人入勝。相傳,乾隆皇帝初見“真有趣”三字,覺得略顯俗氣,便命人將“有”字去掉,只留下“真趣”,寓意著園林之美,需用心體悟,方能得其真諦。</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石舫,緊挨著真趣亭旁邊,是一座獨具匠心的石制仿船建筑。石舫臨水而建,與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仿佛一艘停泊在碧波之上的古船,承載著歲月的靜謐與詩意。其造型古樸典雅,雕刻精細(xì),船頭、船尾、船艙一應(yīng)俱全,細(xì)節(jié)之處盡顯江南園林的精致與優(yōu)雅。</p><p class="ql-block"> 石舫不僅是園林中一處獨特的景觀,更是古人智慧與藝術(shù)的結(jié)晶。漫步其間,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古代文人雅士泛舟湖上的悠然心境。獅子林石舫,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蘇州園林中不可錯過的文化瑰寶。</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獅子林湖心亭,尋覓著盛夏的最后一抹荷香。湖心亭畔,荷花池已褪去了七月的盛裝,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淡雅寧靜的美。放眼望去,湖面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粉紅,那是荷花在夏末最后的綻放。她們或含苞待放,或半開半合,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夏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偶爾有幾片荷葉開始泛黃,邊緣微微卷起,像是為即將到來的秋天做著準(zhǔn)備。雖然沒有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壯麗景象,但這份夏末的寧靜卻別有一番韻味。我們坐在湖心亭中,感受著微風(fēng)拂面,聆聽著蟬鳴鳥叫,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不僅僅是一片石頭的海洋,它還巧妙地融入了亭臺樓閣、池塘水榭、長廊小橋等元素,構(gòu)建了一個既富有自然野趣又不失人文雅致的園林空間,走在園中,不時可見古樸的亭臺,或掩映于綠樹叢中,或臨水而建,供游人小憩賞景。而那曲折蜿蜒的長廊,如同一條紐帶,將園中的各個景點緊密相連,漫步其間,既能避雨遮陽,又能欣賞到四季變換中的不同景致。</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中最古老且最負(fù)盛名的青石拱橋,便是飛虹橋。其橋拱線條流暢,宛如一道凌空飛虹,輕盈橫跨于碧波之上,成為園林中的點睛之筆。這座橋不僅以其優(yōu)雅的造型聞名,更因乾隆皇帝的垂青而聞名遐邇。每逢駕臨獅子林,乾隆帝必駐足于此,流連忘返,故民間又稱其為“接駕橋”。飛虹橋不僅是建筑藝術(shù)的杰作,更是皇家與園林互動的見證,承載著獅子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此次獅子林之行,不僅讓我領(lǐng)略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獨特魅力,更讓我深刻理解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獅子林,用它那無盡的石趣、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那份超脫塵世的寧靜,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風(fēng)景。未來無論何時回想起這段旅程,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都將如獅子林中的奇石一般,歷久彌新,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其曲折蜿蜒的假山群。這些假山由無數(shù)塊大小不一的太湖石堆砌而成,每一塊石頭都經(jīng)過精心挑選,巧妙布局,使得整個假山系統(tǒng)宛如一座巨大的迷宮。在探索假山迷宮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一種尋寶般的樂趣。時而低頭彎腰,時而攀爬跳躍,每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洞穴,都仿佛找到了通往寶藏的秘密通道,眼前豁然開朗,總能遇見不同的風(fēng)景,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獅子林一個充滿禪意與詩意的世界。園內(nèi)古木參天,小橋流水,以疊石取勝,洞壑宛轉(zhuǎn),怪石林立,水池縈繞,每一處都透露著古典園林的雅致與韻味。</p><p class="ql-block"> 窗欄小景是蘇州園林美學(xué)的精髓所在,獅子林將其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園中各式窗欄,或方或圓,或疏或密,與假山、花木相映成趣。透過窗欄,景致被巧妙地框成一幅幅畫卷,虛實相生,層次分明。漫步其間,移步換景,仿佛置身畫中,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 此外,獅子林還是一處書法藝術(shù)的寶庫。園內(nèi)多處碑刻、楹聯(lián),不僅書法各異,而且內(nèi)容深刻,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感悟。這些碑刻與楹聯(lián),不僅為園林增添了幾分書卷氣,也成為了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p> <p class="ql-block">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獅子林中的“立雪堂”,這里曾是園主會客講學(xué)之處,因紀(jì)念禪宗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法的故事而得名。堂內(nèi)布置簡潔雅致,掛有歷代名人字畫,透露出濃厚的文化氣息。站在堂前,望著遠(yuǎn)處錯落有致的假山,耳邊似乎還能聽到古人的吟詩作對聲,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文化共鳴。</p> <p class="ql-block"> 游畢蘇州獅子林,滿載而歸?;赝@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園林,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慨。獅子林,不僅僅是一座園林,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教科書,記錄著歲月的變遷,承載著文化的傳承。</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體驗到了古典園林藝術(sh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片可以讓心靈得以棲息的凈土。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離別之際,不舍之情溢于言表,獅子林之美,將永存心間。</p> <p class="ql-block">史料根據(jù)網(wǎng)絡(luò)編寫</p><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關(guān)注與閱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