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南京,一座裝滿故事的城市

荷芳

<p class="ql-block">再次來到南京,距離上次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24年了。那是2000千禧年孩子高考結(jié)束后,帶他一起來南京自由行的。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考,大家緊繃的神經(jīng)都已放下,所以游玩也非常盡興。這次參加了旅行社的一個3天2晚的行程來散散心懷懷舊,所以景點不多很休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京市,簡稱寧,別稱“金陵”還有“石頭城”,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2023年末,南京市的常住人口954,80萬人,南京方言為江淮官話。南京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南京還有“六朝古都”和“十代都會”之稱,城市的文化輻射力達整個東亞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烏衣巷》位于秦淮區(qū)秦淮河上文德橋旁的南岸,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段,三國時是吳國戍守石頭城部隊營房所在地。后為東晉時高門土族的聚居區(qū),東晉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zhàn)的謝安都住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黑色衣服(烏衣)被視為高貴和尊貴的象征,因此王謝兩大家族子的子第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所以這種習俗使得烏衣巷得名。烏衣巷不僅是歷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步在烏衣巷,我們同時也感受著濃厚的歷史氣息,邊看邊逛,淺淺地了解一下東晉時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安靜如水的小巷,僅僅100米的歷史印記,只需一轉(zhuǎn)身,就是熱鬧非凡的夫子廟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巷子里的陳年老井,與青磚灰瓦相互搭襯,諧調(diào)靜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烏衣巷走出了王義之、王獻之,還有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等文化巨匠,這尊王義之的雕像矗立在烏衣巷內(nèi)的一角。雖然看不到堂前燕飛入百姓家的那種景象,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大詩人的那種詩韻和情懷。2010年4月,包括烏衣巷在內(nèi)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子廟】來到南京,首先要逛逛夫子廟,因為這里最接地氣。夫子廟位于南京市秦淮區(qū)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qū),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夫子廟的廟門叫欞星門,穿過六柱三門的欞星門,就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子廟是一組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筑群組成,占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大成殿、尊經(jīng)閣等建筑。夫子廟始建于東晉咸康三年(337年),根據(jù)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立太學于秦淮河南岸,此后不斷的遭戰(zhàn)火焚毀,又不斷的重建,四毀五建,最后一次破壞于1937年侵華日寇的炮火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成殿》的正前方是一尊高達4米多的青銅孔子塑像,重達2500公斤,是國內(nèi)孔廟中最高的孔子青銅塑像。這座雕塑反映了孔子生平和教育理念,是夫子廟的重要標志之一??鬃邮侵袊谝粋€把教育帶給平民的老師,開創(chuàng)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漢白玉碑上面詳細記載了建造夫子廟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雕像的兩邊是八位賢人漢白玉塑像,它們分別站立左右兩側(cè),每尊塑像高約1.8米。這位是冉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仲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冉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言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閔損、端木賜、宰予、冉耕。他們都是孔子的杰出弟子,為儒家思想的傳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子廟泮池》建于東晉咸康三年(337年),泮池是孔廟前的水池,也是世界孔廟中唯一一座以天然河流為池水的泮池,為南京現(xiàn)存最大的泮池。泮池不僅是夫子廟建筑群的一部分,還具有裝飾和遮蔽的作用,象征著古代教育場所的莊嚴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照壁》建于明朝萬歷三年(1575年),高大雄偉,長110米,高10米,是中國照壁之最,有“天下第一壁”之稱。與全國各地孔廟不同,它以秦淮河自然河流為泮池,上有雙龍戲珠圖案。在風水上,照壁起著裝飾和遮蔽的作用,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前有照,后有靠”的風水建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正值2024年南京夫子廟孔子文化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子廟前的人力車夫,他們著裝統(tǒng)一,車子也都是鮮紅顏色,這是夫子廟的一門標志性老行當了。在民國時期,這些車子被稱為黃包車,因為車夫背心和車子的顏色都是黃色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夫子廟對面是地道的美食街,美食的種類豐富,聚集了多家老字號,這里街道干凈整潔沒有油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南京,老鴨粉絲湯是必須要點的,這是老南京的特色。那湯是用鴨骨架熬制數(shù)小時而成,清澈鮮香。鴨血嫩滑,粉絲吸飽了湯汁,一口下去滿是鴨香,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來一份赤豆元宵和牛肉鍋貼就把肚子填飽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人是比較喜歡吃雞的,那一鍋雞湯滿屋飄香。不過到了南京,南京板鴨和鹽水鴨還是要帶幾只回去的,送送親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種餅:鴨油燒餅、蔥油燒餅、秦淮酥、菜餅等,讓人忍不住都要買上一個嘗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剛出爐的餅外皮酥脆,燙手,內(nèi)餡香濃,咬上一口讓人欲罷不能,特別滿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陵歷史文化展覽館,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館內(nèi)展出了許多不常見的老物件,還有當?shù)氐奶厣に嚻?,可以了解南京的歷史和文化知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武門》是南京明城墻的后開城門,原名豐潤門,位于神策門和解放門、太平門之間,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作為玄武湖公園的西門。玄武門開辟于清朝光緒年間(1908年),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舉辦南洋勸業(yè)會,為方便中外來賓游覽玄武湖,決定在該段城墻上開辟城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方調(diào)走后工程尚未完工,由次年繼任總督張人駿負責,因張的籍貫是河北豐潤,故命名為“豐潤門”。1928年,國民黨政府將豐潤門易名為玄武門。1929年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應邀題匾“玄武門”三字,沿用至今。1939年玄武門由單孔券門改辟為三孔券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玄武門處登上明城墻,原以為可以登高眺望玄武湖和雞鳴寺??上С菈φ诰S修中,我們只走了一段就被攔在了外面,只好返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維修人員正在忙碌的施工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城墻上,因為不是最佳的觀景點,所以只能看到玄武湖的一角,都被高大的樹木遮住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過這城墻上四周的磚頭都是斑斑駁駁的,地面也是凹凸不平,真的需要修繕了。城墻由巨大的條石做基,青磚砌筑而成,高達14-26米,底寬約30米,雄偉壯觀。這里的每一塊磚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和昔日的輝煌與苦難。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墻作為“中國明清城墻”項目的牽頭城市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城墻的另一側(cè)看過去,好像是一所學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下城墻,來到玄武湖。玄武湖又稱后湖、北湖,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墻、北鄰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2.0千米,湖面面積3.78千米。玄武湖為淺水湖泊,為長江古秦淮河遺留下來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聽人說秋天的玄武湖是最美的,在漫天飄落梧桐雨的玄武湖,可以看到最美最浪漫的金黃落葉。深秋漫步在玄武湖會是金色的世界,可惜,現(xiàn)在只是11月初,樹葉才剛剛轉(zhuǎn)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武湖公園荷塘內(nèi),一株株姿態(tài)各異的殘荷勾連出一幅幅絕美的“水墨畫”,組成深秋里別樣的“荷花圖”。湖面斜陽斑駁,殘荷清風秀骨,婀娜依舊,或立或臥,宛如湖面上的舞者,看了令人心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玄武湖邊有多家商業(yè)店鋪和咖啡店和茶社,逛累了可以坐下來歇歇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江樓】位于鼓樓獅子山巔、揚子江畔,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但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僅建有閱江樓地基后停工。直到1999年2月續(xù)建,2001年9月,閱江樓正式竣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江樓因明初文學家宋濂的《閱江樓記》而聞名,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因此閱江樓的建成,也結(jié)束了600年來“有記無樓”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江樓隱喻閱江攬勝之意,主樓通高52米,外觀4層暗有3層,共7層,碧瓦朱楹、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古典皇家氣派,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風格??偨ㄖ娣e約5000平方米,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湖南岳陽岳陽樓,并稱江南四大名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門上懸掛著“政通人和”匾額。門樓的前柱上有一幅楹聯(lián),“獅夢醒來頂天立,龍吟遠去博海飛”,為陳仲明先生書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上閱江樓,可以俯瞰整個南京城,視野開闊,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令人驚奇的是閱江樓景區(qū)離開南京長江大橋的距離非常近,車程約為幾公里。站在閱江樓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江面和橋墩,這還是手機拍攝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江樓鼎》重達四噸,青銅鑄就,仿系周司母戊鼎形狀,為中國之最。鼎,是國家的象征,祭祀之重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江樓頂樓的屋頂金龍,是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龍身上用的是24k黃金,用江寧金箔制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張紅木的橢圓桌及十把椅子,桌沿雕刻有100只生動活潑的獅子,號稱“百獅臺”,這是閱江樓的鎮(zhèn)樓之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閱江樓碑亭,是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碑亭建筑風格仿古,屋脊藍色,琉璃瓦金色,斗拱雕梁畫棟,重檐翹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亭中放置著一道巨大的漢白玉石碑,正面雕刻了朱元璋的《閱江樓記》全文,被面則雕刻了宋濂的《閱江樓記》。漢白玉高3.1米,寬4.8米,重十五噸,是全國最大的漢白玉碑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玩咸亭》在獅子山的東南半山腰上,這里是觀賞獅子山風光的好地方。玩咸亭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所在的地形特點得來的。亭子剛剛建造時,旁邊有一個水潭。山上有水,這在《易經(jīng)》里的卦象上屬于“咸卦”,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炮臺》獅嶺古炮臺建于清代,現(xiàn)存道光二十五年鑄造“振武將軍炮”一門,炮口直徑十三厘米重逾二噸。此炮時為金陵古城及長江防御之重要軍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來南京入住《蜂巢酒店》,據(jù)說現(xiàn)在已是網(wǎng)紅酒店。蜂巢酒店位于南京江北新區(qū),酒店依山而建,壯觀秀麗,目前已經(jīng)成為南京市地標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酒店的建筑是利用三河采石場宕口廢棄土地,以蜂巢為主題,采用弧形動感的曲線設計,展現(xiàn)了全新的設計理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的設計都以蜂窩為主題,以曲線和動態(tài)曲線詮釋了新的設計理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房間的設施也是超一流的,讓人感覺非常舒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豪華的超大餐廳讓人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餐的品種繁多,滿足不同地方客人的不同口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棲霞山】又名攝山,位于南京市東北的西霞區(qū),距南京市城區(qū)約22千米,總面積825.4公頃。棲霞山屬寧鎮(zhèn)山脈西段北支,主峰為風翔峰,海拔286米。棲霞山經(jīng)歷了前震旦紀至第四紀四個階段的地質(zhì)演變,逐步奠定了棲霞山的骨架,形成了當下的丘陵地貌。棲霞山也是珍稀名石“棲霞石”的產(chǎn)源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擁有“中國四大賞楓勝地”的棲霞山,山上主要的楓林由楓香、紅楓、黃連木、櫸樹、五角楓、山胡椒等紅葉品種組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棲霞寺》位于棲霞山中峰西麓,又稱西霞古寺,始建于南齊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棲霞寺占地面積40多畝,共有毗盧殿、藏經(jīng)樓三進院勤務,依山勢層層上什,格局嚴整美觀。棲霞寺前是一片開闊的綠色草坪,有波平如鏡的明鏡湖和形如彎月的白蓮池,四周是蔥郁的樹木花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鏡湖》位于棲霞寺山門前50米,是彩虹橋與明鏡湖的合稱,原為桃花澗水的匯集地。明鏡湖呈方形,面積約3000平方米。湖上有六角亭,丹楹黑瓦、翹角飛檐,其上“彩虹亭”三字為高僧茗山法師題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亭與狀若彩虹的曲橋相連,彩虹橋曲折臨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題詩,因首句為“第一金陵明秀山”,故被稱為“第一金陵明秀山”碑,碑高0.9米,寬0.82米,時代為公元1757年,碑體被雨水侵蝕較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巖》自南朝起就是佛教圣地的棲霞山,共開鑿了佛像515尊,佛像千姿百態(tài),均用整塊巖石琢成,分鑿于294個佛龕中,號稱千佛巖。千佛巖位于棲霞山紗帽峰到紫盆峰西的巖壁上。據(jù)傳,棲霞寺創(chuàng)建人僧紹曾夢見西巖上有如來佛光,于是立志在此鑿造佛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僧紹病故后,其子在西壁上鑿佛龕,鐫刻了三尊佛像,以后齊梁兩朝貴族競相捐資鑿石造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號稱千佛而得名的千佛巖,佛像有坐有立,大有數(shù)丈,小的僅盈寸,造型精美,與大同云岡石窟,南北齊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佛像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jiān)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的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據(jù)古文獻記載,這里曾有過一尊很精致佛像,堪與云岡和龍門石窟媲美,但由于此地的石質(zhì)屬石英砂巖,易于風化,致使佛像的藝術(shù)價值打了折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代舍利塔》始建于南齊永明元年(483年),現(xiàn)存的石塔是五代南唐時期重建的(937-975年)。這座舍利塔八角五檐,高15米,名字來源于棲霞寺建塔供奉舍利的傳說。塔的基座八面浮雕,刻有釋迦牟尼像,一層刻有普賢、文殊和四大天王像,二至五層刻有64尊佛像。這座塔是南唐時期雕刻藝術(shù)的瑰寶,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繼續(xù)往沿著臺階向棲霞山山頂攀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們欣賞著漸漸變色的樹葉,若是晚來半個月,這里會是漫山遍野的紅色楓葉,那情景會非常壯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楓葉,棲霞山的植被覆蓋率達到了95%,春季的山花爛漫,綠樹成蔭也是不可錯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終于到了棲霞山山頂。向下眺望,九鄉(xiāng)河流緩緩流經(jīng)南京市的江寧區(qū)和棲霞區(qū),在棲霞山腳下石埠橋村匯入長江,九鄉(xiāng)河又稱“運糧河”,河道總長為21.65公里。河面上百舸爭流,視覺開闊,心曠神怡。南京之旅,讓人意猶未盡,雖然沒有看到楓葉??再來一次不難。</p> <p class="ql-block">圖/文 荷芳</p><p class="ql-block">部分資料摘自網(wǎng)絡(鳴謝)</p><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來訪和瀏覽??????</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4日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