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湟谷地拜年情(散文)</p><p class="ql-block"> 作者:河湟人巖松</p><p class="ql-block"> 河湟谷地,這片被黃河、湟水滋養(yǎng)的古老土地上,春節(jié)的熱鬧與溫情總是被拜年這一習(xí)俗烘托得熱鬧非凡。</p><p class="ql-block"> 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灑在河湟谷地的山川間,缺少溫度的陽光穿透云霧,照耀著每一個村鎮(zhèn)、縣城、城市。家家戶戶的門楣上貼著鮮艷紅色春聯(lián),每一副春聯(lián)的字里行間表達(dá)著主人的美好心愿,金燦燦的“?!弊衷诤L(fēng)中顯的格外亮眼,仿佛是給人們送上的暖心祈愿。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裳,臉上洋溢著憨憨的笑容。他們迫不及待地出門,去給長輩們拜年。</p><p class="ql-block"> 拜年的人越來越多,鄰里之間,親朋好友友間相互拜年,“新年快樂”的問候聲和笑談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歡快的新春交響。長輩們坐在炕頭上,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熱情地迎接每一個前來拜年的晚輩。家庭主婦們端上熱氣騰騰的紅棗茶、擺上精心烹制的“馓子”、“花花”、“翻跟頭”、糖果、花生、瓜籽……這些油炸成各種形狀的年食,是各家心靈手巧的主婦們從臘月就精心制做的,每一種傳統(tǒng)美味都蕰藏著濃濃的家鄉(xiāng)味道。晚輩們則恭敬地按各家的禮數(shù)行禮拜年,送上最誠摯的祝福:“過年好?祝爺爺(奶奶)、伯伯(麻麻)、叔叔(嬸嬸)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們一邊回應(yīng)著祝福,一邊掏出紅包,遞給孩子們。孩子們接過紅包,眼神里充滿了對長輩的感激之情,收獲長輩們意味深長的祝福和寄托著一份份厚望的紅包。</p><p class="ql-block"> 在民風(fēng)淳樸河湟谷地,拜年不僅是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文化禮儀的傳承。親人之間的拜年更是情感的交流與互動。人們拜年時,會帶上一些自制的特色年貨如花卷、卷、油餅、馓子、花花、酸奶、釀皮、甜醅等等,這些在河湟谷地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特色美食。通過親朋好友,鄰里間互相贈送,在分享彼此勞動成果的同時也分享著新春來臨的喜悅。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是河湟谷地獨有的民間風(fēng)俗,它讓整個河湟地區(qū)充滿了濃濃的煙火氣和厚重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拜年的過程是傳承家族文化的時刻,也是勾起人們回憶往事的時刻。長輩們會趁這個機會,給晚輩講述家族變遷的歷史,講述老先人在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讓晚輩們知曉家族的辛酸與榮耀,教導(dǎo)晚輩們繼承和發(fā)揚尊老愛幼,團(tuán)結(jié)互助的大愛精神,珍惜來自不易的幸福生活。 這種教誨在拜年的氛圍中顯得格外深刻,長輩們?nèi)鐖@丁般將一粒粒種子,播撒在晚輩的心田里,讓其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河湟谷地的城鎮(zhèn)被璀燦的燈光點亮。人們圍坐在熱炕頭,享用熱氣騰騰的美味佳肴,推心置腹地拉家常傳禮儀。拜年的情愫在這些日子里達(dá)到了高潮,它讓每一個生活在河湟谷地的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親情和鄰里情的珍貴。這不僅僅是新年的儀式,更是一種民俗文化的傳承。拜年是人與人之間增強情感的紐帶,它將生活在河湟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無論歲月如何變遷,這份傳承下來的深厚情誼都不會改變。</p><p class="ql-block"> 在河湟地區(qū)的拜年習(xí)俗中,也看到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同舟共濟(jì)的美德,看到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河湟谷地是一片充滿溫情的土地,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用最質(zhì)樸的方式,守護(hù)著自己的美好家園,傳承著自己的文化,讓一個又一個新年充滿了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