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無錫,我曾多次去過。2024年年末,又和妹妹妹夫再次游覽這里。為了美好的回憶,謹以此美篇留念。</p> 攝影制作 山水 惠山古鎮(zhèn),位于無錫市梁溪區(qū)寶善街,是一座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由錫惠公園和惠山歷史文化街區(qū)合并而成。 這里自古風景優(yōu)美,<div>乾隆帝曾親筆題字惟惠山幽雅閑靜。</div> 有著名的惠山寺,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 這是一個低調(diào)卻隱藏著絕美秋色的地方。 這里的楓樹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錫惠公園,錫惠勝境,江南第一山,<div>是一座集眾多文物古跡和休閑游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園林。公園始建于1958年,占地90公頃,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的組成部分。 </div> 惠山古稱華山、歷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故唐以后稱惠山。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相傳周秦時盛產(chǎn)錫礦,故名。1958年開鑿了映山湖之后,錫山就與惠山連成了一片,辟為錫惠公園。 李忠定公祠<div>無錫惠山祠堂群:祠堂建筑的年代以明、清及民國各時期為主體。自唐代始,沿著古運河惠山浜、秦園街、繡嶂街市井,連續(xù)發(fā)展分布形成的這118處古代祠堂和部分遺址。<br></div> 惠山寺,江南名剎之一,始建于南北朝,乾隆皇帝南巡,幾次游惠山,親書“惠山寺”牌匾,香火旺盛。 愚公谷:<div>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十五年(1587),園主鄒迪光,無錫人,萬歷二年進士,任湖廣提學副使。他還在園中蓄家班,唱昆曲,成為當時無錫的文化娛樂亮點,勝絕吳中。</div> 寄暢園為江南四大名園之一,<div>位于惠山古鎮(zhèn)內(nèi)。<br></div> 寄暢園是山麓別墅式古典園林,<div>以山、池為中心。</div> 山為假山,<div>是依惠山東麓山勢作為余脈狀。</div> 池中水來源于“天下第二泉”,<div>置身其中流水潺潺,頗具詩情畫意。</div> 華孝子祠及四面牌坊:<div>華孝子祠始建于唐朝,祀東晉無錫孝子華寶。祠內(nèi)有始建于明代的石橋、楠木享堂。</div><div>惠山祠堂群內(nèi)完整地保存著自唐代(公元8世紀)的華孝子祠至1949年在建中的秦周氏貞節(jié)祠為止,時間跨度長達1200余年的惠山祠堂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歷史年輪。<br></div> 寄暢園初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div>興盛于明萬歷至清康乾年間,</div><div>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div><div>是無錫唯一的明代古典園林。<br></div> 前身是明尚書秦金在“漚寓”僧房舊址上修筑的“鳳谷行窩”,后據(jù)王羲之“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詩意,改名為“寄暢園”,亦名“秦園”。 楓樹遍布,紅黃相間,<div>是攝影愛好者的好去處。</div> 天下第二泉:<div>相傳它是唐朝大歷未年 (公元779年),由無錫縣令敬澄派人開鑿的。</div> 因唐代“茶圣”陸羽的評定而得名。 泉水來自天上,經(jīng)降雨至山上后,在烏桐砂巖石隙中流動過濾,得日月精氣,含礦物質(zhì)多,水色清純,甘冽可口。 第一泉為鎮(zhèn)江金山中泠泉,<div>第二泉為無錫惠山的惠泉,</div><div>第三泉為杭州的虎跑泉。</div> 近代以來,<div>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更使其聲名遠播?。</div> 攝于1978年國慶 四十六年過去,<div>從風華正茂到華發(fā)滄顏,</div><div>彈指一揮間!不勝感慨!……</div> 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出生于無錫市,中國內(nèi)地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人稱“瞎子阿炳”。 <div>1901年,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后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910年,正式參加道教音樂吹奏,被人們譽稱為“小天師”。1918年,父親去世,繼為雷尊殿的當家大道士,后來患眼疾而導致雙目失明,無力參加法事勞動,遂以街頭賣藝為生。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fā)生后,編唱《十九路軍在上海英勇抗擊敵寇》的新聞,并用二胡演奏《義勇軍進行曲》。1950年,應中央音樂學院邀請錄制了其創(chuàng)作的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作品《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1992年,其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名曲《二泉映月》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jīng)典作品獎”。其一生共創(chuàng)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br>1950年12月4日,阿炳因病逝世,終年57歲。<br></div> 萬卷樓茶館<div><br></div><div>萬卷樓:尤文簡公祠舊址,尤袤晚年以抄書為樂,積至三萬卷,藏于萬卷樓。<br></div> 茶館里,紅葉白墻,是拍攝最出片的好地方。 錫惠公園不僅是游客游覽的熱門地點,也是無錫市現(xiàn)存的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資格條件的項目之一。 公園內(nèi)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展示了無錫豐富的歷史文化。 惠山古鎮(zhèn)由秦園街、繡嶂街和上、下河塘等老街圍合而成。 古鎮(zhèn)老街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青石板路、白墻黑瓦,充滿了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 楊藕芳先生祠:<br>楊先生早年追隨李鴻章開展洋務(wù)運動,創(chuàng)辦上海機器織布局。后來,他受到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的邀請,親自前往臺灣勘探地勢、開發(fā)并建設(shè)了我國第一條鐵路,這條鐵路從基隆到新竹全長106.7公里。<br>1895年,他又與兄長回到家鄉(xiāng)無錫,在經(jīng)歷了重重難關(guān)之后,兩兄弟共同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家商辦紗廠——業(yè)勤紗廠,就此掀開了無錫民族工商業(yè)的新篇章。<div>楊氏后人一方面致力于城市的基礎(chǔ)建設(shè),開辦無錫第一家電話公司、修建廣勤路;另一方面他們也熱心推動無錫人文景觀的發(fā)展,于太湖之濱建萬頃堂,在黿頭渚興建橫云山莊。為無錫的全面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使楊家成為了無錫近代四大家族之一。<br></div> <div>這座風格獨特的祠堂是惠山古鎮(zhèn)為數(shù)極少的完整保留歷史原貌,未曾有任何改建的祠堂,也是唯一一座民國風的清水磚西洋風格磚混結(jié)構(gòu)建筑,建筑是楊藕芳的子女于1911年建造的,并于1916年將先生入祠供奉。<br></div><div>《京城81號》《二泉映月》《司藤》等影視劇,都曾在這里取景。<br></div> 惠山古鎮(zhèn)記憶館 陸宣公祠 惠山古鎮(zhèn)檔案中心 <div>馬文素公詞</div><div><br></div>在這些古祠堂群中,名聲顯赫而為讀者熟知的政壇人物,有周代奔吳的泰伯,春秋的錢武肅王,戰(zhàn)國的春申君,唐代名相李紳、張巡,宋代民族英雄李綱、范仲淹,明代的秦寶、邵寶、顧可久、海瑞;文人高士中的重量級人物則有東晉畫神顧愷之,唐代的“茶圣”陸羽,元代大畫家倪云林等。 呂東萊先生祠<div><br></div><div>惠山鎮(zhèn)的祠堂群以其數(shù)量眾多且保存完好的特點,成為展現(xiàn)惠山古鎮(zhèn)歷史文化價值的核心。這些祠堂不僅記錄了家族的興衰與文化傳承,還提供了研究家族制度和社會結(jié)構(gòu)的實物資料。</div> 老舍茶館 五個小時游覽,匆匆。 再見了,<div>令人難以忘懷的惠山古鎮(zhèn)錫惠公園!</div> 謝謝親朋好友觀看。<br>部分文字說明來源于網(wǎng)絡(luò)。<br>祝大家健康快樂!<br>闔家幸福!萬事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