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4號來到云南大理,下午和大外孫女走近大理古城,古城南門外人來人往,沸沸揚揚。城樓上的四個大字“文獻名邦”赫然入目。</p> <p class="ql-block">? “文獻名邦”是指一個地方文物典章豐富,賢人學者歷代輩出的地區(qū)?。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是“文”指文章典籍、圖書文物資料,“獻”指多聞多識、熟悉掌故、學問淵博的賢人、文人學士,“名”指聲名遠揚,“邦”原指諸侯封國,后來借指地方。?</p><p class="ql-block"> “文獻名邦”的具體含義?包括文物典章的豐富和賢人學者的輩出。這個詞語不僅是對一個地方文化底蘊的贊美,也是對其歷史傳承和人才輩出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文獻名邦”在大理古城南門的城樓上,匾上寫著“文獻名邦”四個字,這是清朝康熙四十年云南提督偏圖所寫。這塊匾不僅具有權威性,也象征著大理的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大理城皇城</p><p class="ql-block"> 大理城隍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理古城復興路88號,是集白族餐飲、民俗美食、品牌零售、特色休閑等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游商業(yè)古街區(qū)。大理城隍城以有600年歷史的城隍廟的整體建制恢復為載體,開發(fā)民俗文化,將大理城隍城打造成集“民俗活動聚會、洞經(jīng)古樂展演、民族民俗商業(yè)” 于一體的大理民俗文化體驗旅游古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五華樓</p> <p class="ql-block"> 大理五華樓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詔宴請貴賓的地方。五華樓歷經(jīng)千年滄桑,多次被焚毀和重建。最后遺存的是明代初年的五華樓,后于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拆除。五華樓建于1998年,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層建筑,第一層為臺座,上面三層為樓。</p> <p class="ql-block">文廟</p><p class="ql-block"> 大理文廟,始建于明代初期,舊址在現(xiàn)大理一中校本部大門東,大理文廟的建筑幾經(jīng)變遷和拆毀,2014年12月11日,大理文廟恢復重建工程正式開工,經(jīng)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文廟已經(jīng)竣工,占地面積為10000余平方米,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日07:30-21:30。大理文廟,作為大理古代的經(jīng)濟、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的重要歷史遺跡,歷經(jīng)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多次重建與修葺,形成了規(guī)模宏偉的古建筑群,現(xiàn)僅存大成門等部分建筑,但仍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和建筑價值。</p> <p class="ql-block">大理第一中學</p> <p class="ql-block"> 云南提督府舊址,又稱杜文秀帥府,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古城南門復興路中段,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其作為云南綠營兵最高軍事長官云南提督的府衙,為云南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云南提督府舊址坐西向東,保有原來的四合院式建筑格局,從東依次為大門、牌坊(二門)、議事廳(大堂)、白虎堂,西南角建有杜文秀書房、宿舍和侍衛(wèi)住房,白虎堂后建有花園。云南提督府舊址大門三開間、硬山頂,寬13米,進深7米,門前有二層臺階15級。四合院正房為樓房,五開間,寬22米,進深13.5米;南北廂房各三間平房,寬14米,進深8米,四角有迥欄轉(zhuǎn)角。西南角房三間,寬10米、進深7米,為杜文秀書房。五十余位提督在云南提督府舊址處理軍務,指揮處理了云南近代史上重要的“抗法戰(zhàn)爭”“馬嘉理事件”等歷史事件,為研究清史、云南民族史、云南革命史均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建筑藝術價值及社會價值。2019年10月,云南提督府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大理電影院</p><p class="ql-block"> 大理農(nóng)村電影歷史博物館(大理州電影檔案館)地處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復興路459號,2011年正式開館。博物館是大理州市黨委、政府為進一步收藏、保護、展示大理農(nóng)村電影文化,增加古城文化內(nèi)涵,提升古城旅游品位和檔次,促進大理旅游二次創(chuàng)業(yè)進程,在保持原有電影院風貌的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理電影院進行改造,將其打造成大理農(nóng)村電影歷史博物館。該博物館以展示大理農(nóng)村電影歷史文化為內(nèi)容,總投資950多萬元,以原大理電影院改建,在2011年三月街民族節(jié)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蒼山門</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歷史悠久,古城蒼山門更是見證了許多歷史,而且還有著無限的風光美景。</p><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蒼山門,顧名思義就是靠蒼山側(cè)的城門。因蒼山在古城西側(cè),所以蒼山門也叫古城西門。蒼山門西側(cè)緊靠214國道線,正對面就是“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的著名“三月街”所在地?!叭陆置褡骞?jié)”馳名中外,現(xiàn)在在這里每月有四次的趕街日子,也是游客如織而且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史冠南疆</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北門城樓上新添四個大字,“史冠南疆”,是2020年新冠病毒大爆發(fā)期間發(fā)生的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來過大理的人都知道,古城南門城樓上有“文獻名邦”四個大字,昭示著大理是個有文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fā)期間,人們也少了一些做學問的嚴謹,在北門城樓掛牌匾這樣的大事上也鬧了笑話。</p><p class="ql-block"> 注意落款是“楚圖南體”。這是幾個意思?</p><p class="ql-block"> “史冠南疆”的來源,大概是因為明代李元陽《大理府志》中稱:“諸史中凡曰云南者,皆指大理而言?!崩钤柺敲鞔髮W者,曾編撰《大理府志》,《云南通志》等。現(xiàn)存史料也可以考證,在明代以前的南詔國、大理國乃至元朝,大理幾乎都是云南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中心,因而元明以前有關云南的歷史記載,幾乎都以大理為主。</p> <p class="ql-block">洋人街</p><p class="ql-block"> 洋人街位于大理古城護國路,西起滇藏公路。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云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路,復興路等主要街道。洋人街,融合白族傳統(tǒng)建筑與現(xiàn)代西方元素,是中外游客品味美食、休閑交流的文化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舌尖上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大理南門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大理南門清真寺,是全國一百所清真古寺之一,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占地面積為120畝。杜文秀起義失敗以前,清真寺坐落在蒼屏街,《徐霞客游記》曾有記載。杜文秀起義失敗后,清真寺和寺田120畝被清朝官府的“善后委員會”作為“逆產(chǎn)”處理,清真寺被改為城隍廟,1944年又改為地方法院,終未回到回族人民手中。在改為地方法院時,工人們撤去神龕,挖出兩塊“圣旨碑”,法官和檢察官親口說是元朝時的碑,后來不知去向。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南門清真寺是元代就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大理王府</p><p class="ql-block">? 大理王府?位于大理古城的博愛路79號,是一座在故國王府舊址上重建的磚木結構白族風格建筑群。這座建筑群體現(xiàn)了自然、華貴、高雅的王府風貌,再現(xiàn)了千年古國的神韻,成為古城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p class="ql-block"> 大理王府始建于明朝初年,占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由太和院、清平院、麗妃院、御膳房、布燮院和軍將院六大主題院落組成。建筑風格采用中原殿閣造型,飛檐串角,裝飾精美,使用了本地天然精品石料和楠木、秋木等高檔木材,充分彰顯了“四合五天井、走馬轉(zhuǎn)角樓、六合同春”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大理王府不僅是旅游景點,還提供住宿服務,酒店內(nèi)有47間不同檔次的客房,包括套房和標準間,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酒店還提供管家式服務,設施齊全,包括王府商務中心、早餐廳、會議室、名石博覽及地下車庫等。此外,王府內(nèi)設有茶室和觀景臺,游客可以在此品茶觀景,享受大理古城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大理王府的名稱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歷史上的大理王府,但實際上它是一座酒店,但在建筑和氛圍上能夠讓人們領略到一定程度上的大理古國風情。</p> <p class="ql-block">月下云里</p> <p class="ql-block">可愛的小羊駝</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樓,俯瞰古城內(nèi)外街景。</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古城南門,霓虹閃爍,人流如潮。</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于2025年1月14號</p><p class="ql-block">文字完成于2025年1月29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