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故居位于江蘇省宜興市屺亭橋塘河西側(cè),徐悲鴻先生就誕生在屺亭鎮(zhèn)上,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享有“書香之地”的美譽。徐悲鴻故居占地518平方米,建筑面積115平方米,為磚木結(jié)構(gòu)3開間閣樓房屋。故居包括徐悲鴻原生活起居間、弟妹生活間、徐悲鴻父親的書房。<br> 院內(nèi)有徐達章、徐悲鴻父子的塑像<br>徐悲鴻出身貧寒,他的父親徐達章是當?shù)匦∮忻麣獾漠嫾?,精通詩文、書法、篆刻,尤擅繪畫。耕作之余,在鎮(zhèn)上靠鬻字賣畫貼補家用。小時候的徐悲鴻耳濡目染,對書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幼跟隨父親練習詩、書、畫、印,打下了傳統(tǒng)文化基礎。徐悲鴻一直在其父“嚴督”指導下習畫。9歲時,“先君乃命午飯后日摹吳友如界畫人物一幅,漸習設色?!敝钡?9歲時父親病故去世。徐悲鴻是家中長子,下面有弟妹五人,在“半耕半讀半漁樵”的生活中,徐悲鴻度過了他的童年。<br>徐悲鴻自述中寫道:“余年十三四,吾鄉(xiāng)連大水,人齒日繁,家益窘。先君遂奔走江湖,余亦始為落拓生涯?!毙毂櫾麎劭?,“悲鴻”二字的來源,據(jù)鄭理在《徐悲鴻年表》中所說:1913年,18歲的徐悲鴻得一子,徐父為孫子取名“吉生”,他卻堅持要為兒子取名“劫生”。此前一年,徐悲鴻因為不滿父親逼婚而逃走,后被抓回強行完婚,才生此子。他為了表示反抗,一氣之下,自己改名“徐悲鴻”。17歲娶妻生子,19歲妻亡子夭,1917年21歲的徐悲鴻開始了他漫長沉重的留學生涯,先是東渡扶桑,研究美術,1919年至1927年留歐八年,遍歷英、法、德、意、比、瑞士等國,親炙藝術古跡,刻苦砥礪,一心修習,學有所成。<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