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攝影/文字/制作:郭英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1日影友一行十人,乘坐兩臺SUV。經(jīng)過近5個小時的奔波,按照預計時間來到了雪鄉(xiāng)。這是第二次來雪鄉(xiāng)了,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一路順風。在指定停車場停車后,購票、候車、然后乘坐擺渡車進入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下午兩點半左右進入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人頭攢動、游人如織。我們分為兩組分頭活動拍攝。并約好四點半準時在“中國雪鄉(xiāng)”石碑前集合。</p> <p class="ql-block">這是雪鄉(xiāng)標志性建筑,怎能不留個集體照?可是游人拍照留影的人太多了,排號很難。好容易擠上去了,可是人員又不齊。沒上鏡的只好留下一個小遺憾了!</p> <p class="ql-block"> 中國雪鄉(xiāng)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海林林業(yè)局雙峰林場。占地面積500公頃。整個景區(qū)均為海拔12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雪鄉(xiāng)受貝加爾湖冷空氣和日本海暖濕氣流頻繁交匯,以及這里山高林密造就了夏無三日晴,冬雪漫林間的奇特小氣候。</p> <p class="ql-block"> 雪鄉(xiāng)游人很多,尤其是南方“小土豆”特別多。他們第一次感受到北國的冰天雪地和雪鄉(xiāng)的自然風光的“魅力”,異常興奮!</p> <p class="ql-block"> 狗爬犁,滿街都是。沒想坐,也就沒問價格。好像是坐一次狗爬犁價格不菲吧?不過還是有不少人要感受一下。</p> <p class="ql-block"> 拉爬犁的狗還是挺溫順,你看我們一行的小美妹跟它們互動的很融洽呢。</p> <p class="ql-block"> 拍攝美景也沒忘了給隨行的美妹們留下幾幅靚照。</p> <p class="ql-block"> 三個小美妹,分別為58歲、64歲、54歲。看不出來有這么大年紀吧?</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隨著嗩吶聲來到演繹現(xiàn)場,看到四位雪鄉(xiāng)帥哥正在演奏“九九艷陽天”“過河”。我們這兩個小美妹就情不自禁地下場互動起來。</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的游人,還以為是一個演出團體呢。看得津津有味!圍觀的游人越來越多。到后來才知道,也是游人即興參與。</p> <p class="ql-block"> 具有俄羅斯民族風情的木刻楞房子,就地取材、簡潔大方、冬暖夏涼、結(jié)實耐用。是雪鄉(xiāng)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商業(yè)街上,糖葫蘆、凍梨、凍柿子、馬迭爾冰棍那可是南方“小土豆”們的最愛!</p> <p class="ql-block"> 雪鄉(xiāng)大山里天黑得早,3點半多鐘家家戶戶的紅燈籠相繼亮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 當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紅燈籠點亮的時候,是拍攝的黃金時段。</p> <p class="ql-block"> 點亮的紅燈籠在雪鄉(xiāng)民居高高掛起。使雪鄉(xiāng)的夜晚更加喜慶,更加夢幻!</p> <p class="ql-block"> 紅燈籠亮起來,給雪鄉(xiāng)的夜晚增添了滿滿的喜慶氣氛。游人顧不得天氣寒冷,用各種攝影設(shè)備拍攝。</p> <p class="ql-block"> 木刻楞房上、地下厚厚的積雪,給雪鄉(xiāng)增添了無盡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雪屋在紅燈籠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喜慶迷人、令人如夢如幻!如醉如癡,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盡管大家拍攝性致不減,意猶未盡。還是遵守約定時間,相繼來到集合地點,乘坐擺渡車回到停車場。晚5點準時出發(fā),沿著333國道,直奔二浪河林場攝影基地。</p> <p class="ql-block">333國道,始于吉林省延邊自治州龍井市三合鎮(zhèn)止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簡稱“三莫”公路。途經(jīng)二浪河林場。</p><p class="ql-block">因第二海浪河流經(jīng)此處,因此而得名“二浪河”。</p> <p class="ql-block"> 行駛不到一個小時,便來到二浪河曉霞民宿。蔣曉霞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她這個民宿規(guī)模很大,是眾多攝影家協(xié)會地攝影基地。承接省內(nèi)外攝影愛好者食宿及活動安排。</p> <p class="ql-block"> 按照我們的要求,第二天一早五點鐘,餐廳師傅早已把早餐安排好。我們吃過早餐,5點半準時出發(fā)前往風車雪山拍攝日出。</p> <p class="ql-block"> 風車雪山是龍江第二高峰,海拔1600多米。本來寒冬季節(jié)就很冷,又加上那么多的大風扇,在一直不停的轉(zhuǎn)。更加寒冷無比??!</p> <p class="ql-block"> 不到六點我們來到山腳下,風車雪山,是不允許任何車輛隨意上山的。按照規(guī)定,我們改乘掛有防滑鏈條的擺渡車,向山頂出發(fā)了。</p> <p class="ql-block"> 風車雪山,路窄、坡陡、彎急。開車師傅技術(shù)很高,也很健談,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山頂什么地方適合拍日出,什么地方適合拍日落。</p> <p class="ql-block"> 乘車大概有半個多小時,我們到了山頂,這時候太陽還沒有出來。日出前的曙光就已經(jīng)把大風車映得紅彤彤的了。</p> <p class="ql-block"> 沒一會兒,太陽就緩緩升起來了。把個風車雪山映得一片金光燦爛。那場景真是美得無法形容。</p> <p class="ql-block"> 這時候風車雪山的氣溫,接近零下30度。手凍的真的像是貓咬的一樣疼??墒怯坝训呐臄z熱情卻一點兒都不減。</p> <p class="ql-block"> 相機凍的按不下快門,就用手機拍。手機凍了,就踹到懷里暖一暖。這么好的景色豈能讓它錯過!尤其是日出階段。是最美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盡管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人退縮,都感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因為日出就是幾分鐘的時間。稍縱即逝。必須堅持!</p> <p class="ql-block"> 因為上下山基本都是單行,所以我們乘坐這臺車,兩個小時以后就到了返回的時間了。大家還都意猶未盡!只好遺憾的上車返回。</p> <p class="ql-block"> 按計劃13號我們?nèi)ゴ蠖d頂子山拍攝,早5點半就吃完了早餐。帶好攝影設(shè)備,扎好綁腿。驅(qū)車向大禿頂子山奔去。</p> <p class="ql-block"> 大禿頂子山,海拔1691米為龍江第一高峰。山上積雪時長達7個月。最深處積雪可達2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來到大禿頂山角下,我們把車放在停車場,然后聯(lián)系祝經(jīng)理。剛放下手機不久,五輛雪地摩托齊刷刷的停在面前。然后男女搭配,兩人一輛。向山腰飛馳而去。</p> <p class="ql-block"> 雪地摩托開的很快,可以用“風馳電摯”般的速度來形容!一個抱緊一個。生怕一不小心就給甩出去。因為,幾年前我們影友就被甩掉過。好在雪深沒有受傷!</p> <p class="ql-block"> 下了雪地摩托,還要通過雪龍棧道步行約十幾分鐘,便到了小龍嶺。出了棧道,眼前呈現(xiàn)出到處都是玉樹瓊枝、晶瑩剔透的霧凇,如冰雕玉琢。那景色,仿佛是來到了童話世界!</p> <p class="ql-block"> 如今,小龍嶺三塊牌子不見了。但是多了一個小屋,雖然是賣燒烤一類食物。但是門外卻掛著一塊“游客休息室”的牌子。這不但給游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更在他們心中增添了幾分暖意!</p> <p class="ql-block"> 滿山遍野,古樹虬枝,掛滿晶瑩剔透的霧凇,呈現(xiàn)在眼前,猶如“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絕色美景!真是美不勝收,讓人們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在布滿霧凇的大禿頂子山上,我們盡情的拍攝,雖然大禿頂子是龍江第一高峰,卻比遙遙相望的風車雪山暖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 影友們調(diào)侃說道:“因為大禿頂子山上沒按風扇,所以要暖和”!隨然是句調(diào)侃的話,可是,仔細琢磨一下,或許有些“道理”呢。不然,氣溫為何能相差那么多!</p> <p class="ql-block"> 近中午時分,我們完成拍攝,集合乘坐雪龍下山。驅(qū)車返回了二浪河。</p><p class="ql-block">吃過中午飯,經(jīng)過4個多小時,行程362公里。安全返回!圓滿結(jié)束了這次二浪河采風活動。</p> <p class="ql-block"> 這次采風活動順利完成,收獲滿滿!是在二浪河攝影基地蔣小霞的精心策劃、熱情接待下順利完成的。在此向小霞表示最誠摯的謝意?。。?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