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午休醒來,拉開窗簾,陽光穿過,長方形的玻璃和圓柱形的鋁合金被照到白色的推拉門上。窗外傳來小販的叫賣,以及時不時的汽車經(jīng)過的轟轟的聲音,這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的午后。</p><p class="ql-block">歲末寫一寫自己一年的收獲和感悟,從2010年起,至今已有十五年的時間了。這幾年流行一個詞:儀式感,對我而言每年的年終總結也變成了一種儀式:過去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啟的儀式。</p><p class="ql-block">進入中年之后,總覺得日子就是一成不變的重復。相同的人、相同的事,一天一天的像車輪一樣沿著相同的軌跡、用同樣的姿勢前行。似乎不翻閱日歷,你都不知道今夕何夕;似乎不看看枝頭的樹葉,你都不知道季節(jié)的變換。然而日子終究是不同,即使你偶爾忘記自己年齡,即使你偶爾忽略自己眼角的皺紋,即使你偶爾沒看見自己已經(jīng)成年的孩子,歲月的痕跡終究會時時提醒你。</p><p class="ql-block">這一年,回想,有很多收獲。</p> 那些第一次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u>第一次錄課</u></i></b></p><p class="ql-block">參見工作26年,今年春天第一次錄課。一方面剛上班的那幾年沒有這樣的技術,另一方面自己太懶,等有著技術的時候自己覺得已經(jīng)是上年紀的人了,不愿意費事。</p><p class="ql-block">天寒地凍的寒假就接到了錄課比賽的通知。正好是雪后,路面濕滑,自己走著到學校報名。之后就投入到準備工作中。最主要的困難是沒讀懂通知,現(xiàn)在想來更重要的是自己不接受錄課時間40分鐘。感覺這像自己無法邁過去的坎,一節(jié)正式課也就40分鐘,無聲試講的課怎么也能40分鐘呢?沒有和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或者說互動環(huán)節(jié)都是演示,這樣怎么能和正式上課的時間一樣呢?</p><p class="ql-block">確定課題就浪費了幾天的時間,還是因為看不懂通知。課題的范圍很廣,選定一個內容后又疑惑到底算不算在課題范圍之內,糾結了好幾個晚上,四處打電話詢問。</p><p class="ql-block">終于選定課題,課件又改來改去。找別人做的課件,他經(jīng)常很忙。等他不忙的時候,我還要陪著他一起邊改便確定需要的素材。錄課時間的一天天鄰近,讓自己心急如焚。</p><p class="ql-block">課件、內容全部都敲定下來,自己的稿子又怎么也背不下來,不僅背不下,而且時間也不夠。照著稿子捋一遍,發(fā)現(xiàn)只有27分鐘。頭都大了,35分鐘還能往上提個一倆分鐘,勉強接近40。現(xiàn)在只有27分鐘,差太多了。</p><p class="ql-block">時間太緊,沒有辦法再去修改了,只好從細節(jié)上摳。語速放慢,停頓加長,加孩子回答問題的錄音,最后又加了一個視頻片段。好歹湊夠38分鐘。</p><p class="ql-block">歷經(jīng)3個星期的糾結,最后終于完工。這件事給我的經(jīng)驗就是自己做事不靈活,容易被一個點卡住。其實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模板、不能有一點變通的。按要求去做,不要被自己的想象困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u>第一次講座</u></i></b></p><p class="ql-block">今年才知道每年全國都有一次質量檢測,今年抽到臨沂市,然后縣區(qū)輪到莒南。本來抽中的是四年級,其他年級沒有任務。但是其中還有對學生的心理監(jiān)測,所以學校希望我做一個講座,給孩子講一點心理知識。接到這個任務,有點懵。因為按自己的理解心理健康教育課,如果上最好是一個班一個班的上,8個班級一起,對自己的控制課堂的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p><p class="ql-block">如果自己備課上起來更沒底了,正好3月份錄課的時候,把手中所有的心理期刊都翻閱過一遍,所以這次就從里面找了一個“反校園欺凌”的主題,然后自己找找素材,做了一個簡單的課件。</p><p class="ql-block">當天下午早早的在會議室等待,學生沒來之前心里還有幾分忐忑。誰知開始之后,學生紀律非常好,發(fā)言也非常踴躍,效果出奇的好。學生不舍得下課,我也意猶未盡。那感覺好極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u>第一次家庭教育講座</u></i></b></p><p class="ql-block">今年加入了一個團隊: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務團隊,進行了兩次培訓之后,組長要求到社區(qū)舉行一次家庭教育的講座。說來,還真的有些打怵。工作這么多年,家長會開過不少,但是面對社區(qū)的家長做講座從來沒有。畢竟,褪去教師角色的權威,不再針對具體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理論水平的要求肯定更高一些。</p><p class="ql-block">好在群里有同事發(fā)的一些資料。把資料反復看了幾遍,又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寫了一篇《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引領孩子健康成長》的稿子。反復修改幾次,但是稿子始終背不下來。</p><p class="ql-block">上社區(qū)之前,心里忐忑不安。如果站在臺上手里拿著稿子,一邊播PPT,一邊念稿子,實在太丑了。到了社區(qū)之后發(fā)現(xiàn)社區(qū)條件很好,電腦和大屏幕可以聯(lián)機,所以可以一邊在電腦上播放PPT,一邊翻閱旁邊的稿件。</p><p class="ql-block">所以,還是書讀的太少,知識沒有轉化為自己的能力,以后一定爭取像真正的演講者一樣,可以站在臺上侃侃而談,不需要什么稿子呀、文本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u>第一次寫微信公眾</u></i></b></p><p class="ql-block">今年的8月20在樂乎被封號了。從2018年網(wǎng)易博客取消,我就把閑聊的陣地轉移到網(wǎng)易樂乎,六年的時間,2825篇零敲碎打。</p><p class="ql-block">當天我就開始申訴,每天變換各種理由申訴??墒撬械睦碛啥急焕浔鸟g回。我找到頁面中的樂乎客服電話,打客服電話,結果是一個空號。第一次感受到作為一個網(wǎng)絡素人的悲哀,你所有的努力就像打在一團棉花上,輕飄飄的,沒有任何力度。</p><p class="ql-block">日子還要繼續(xù),依舊想用文字記錄生活。恰好看到領導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于是我也摸索著用了一下午的時間開通了個人公眾號。</p><p class="ql-block">迄今寫了12篇。唯一的遺憾就是我不會手機版本,每次寫公眾號必須用電腦,不是很方便。不像樂乎,有手機軟件,可以隨時隨地不受限制。</p> 兩次驚嚇 <p class="ql-block">暑假去體檢,結束之后第二天就接到體檢中心的電話,說右乳有結節(jié),懷疑是乳腺癌,建議再做進一步的復查。五雷轟頂。</p><p class="ql-block">忍不住胡思亂想。會化療嗎,難道要切除乳房?結果床搭子不以為意,說不會有問題的。</p><p class="ql-block">你怎么知道不會有問題?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p><p class="ql-block">兩天之后,終于領我去市醫(yī)院檢查。醫(yī)生檢查的非常詳細,說沒有事,然后嘲笑了一通某體檢中心。</p><p class="ql-block">12月3號,星期二,中午的午寫是我的。12點50分在鬧鈴聲中憑借堅強的意志力從床上爬起,騎上電動車就往學校奔去。走到電力公司時,正好綠燈,略著左邊有一輛小汽車,但是我以為他也是直行,就沒有減速。誰知他拐了一個大彎之后右拐,我被他撞到了。從地上坐起來的那一刻有點懵的,沒覺得哪里特別疼,就是右腿有些站不起來。一瘸一拐的上醫(yī)院檢查時還在想,檢查完沒事回家睡一覺,正好這個月還有5次補卡沒有用。</p><p class="ql-block">誰知查完醫(yī)生讓辦住院,說韌帶撕裂。當時還想是不是醫(yī)生為了績效故意夸大病情呀。于是特意詢問醫(yī)生需要住多久呀,結果醫(yī)生說護具需要帶一個半月,住院不會很久,看情況而定。自己上網(wǎng)上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韌帶撕裂恢復起來確實很慢,保護不好還容易留下后遺癥。這才重視起來,自己下單買了專門的護具,讓對象在藥店買了雙拐和專門的座便器。</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查房時,他出去給我買飯了,誰知醫(yī)生對我說,昨天的核磁檢查看到腦干那里有一個囊腫,位置非常不好,很容易引起生命危險,建議及早去開刀清除。而且手術難度極高,省級醫(yī)院也做不了這樣的手術,必須到北京或上海的頂尖醫(yī)院才行。</p><p class="ql-block">被嚇哭了。開顱手術,位置危險?萬一失敗怎么辦,萬一開顱后腦子不好使了怎么辦?我的兒子剛上大二,我的父母剛剛搬進有電梯的樓房一年,我才四十四歲........</p><p class="ql-block">同時生氣醫(yī)生不按規(guī)則辦事。電視上,遇到這么嚴重的情況不是都告訴家屬嗎,為什么直接告訴病人本人?</p><p class="ql-block">過了好一會,他才回來。把醫(yī)生的話又轉達給他。這次他沒說什么。</p><p class="ql-block">一宿無話。</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他告訴我把片子傳給省里的一位專家看了,沒有事。只要囊腫不長,就沒事。聽他說完,我忽然記起三四年前,曾經(jīng)在體檢的時候檢查出過這個問題,我還到縣醫(yī)院查了一遍。醫(yī)生不錯,特意和我解釋說這個囊腫就像臉上的痦子,能看出來,其他沒有什么影響。</p><p class="ql-block">當時被醫(yī)生的話嚇傻,把這件事忘得一干二凈了。</p><p class="ql-block">好了,專門治韌帶撕裂就行了。</p> 重建認知 <p class="ql-block"><b><i><u>1外面得世界只你一人</u></i></b></p><p class="ql-block">這句話是今年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時,《遇見未知的自己》書里面得一段話。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當外面有任何東西觸動你時,要記住往內看,看看自己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p><p class="ql-block"><b><i><u>2 虛假期待</u></i></b></p><p class="ql-block">這是在老師上課時,說到得一個詞。當你沒有做任何的努力,只產生希望時,這樣的期待就是叫虛假期待。不努力憑什么產生期待?兩性關系也是如此,你沒有為改善兩個人的關系做出努力,憑什么產生期待?</p><p class="ql-block">推而廣之,任何事都是如此,只有努力才有期待的資本。</p><p class="ql-block">所以,每當失望時都先想想,你做了多少努力,你付出過什么。</p><p class="ql-block"><b><i><u>3社會支持</u></i></b></p><p class="ql-block">暑假之后,陰差陽錯換了一個工作單位。結婚二十年,搬家六次,單位換了五個,認為自己的履歷中最不缺的就是單位的調換。何況,已經(jīng)是奔五的人了,還有什么事能想不開?結果被狠狠的打臉。</p><p class="ql-block">那段時間,拿起手機就想打電話,一打電話就想傾訴。從閨蜜到發(fā)小,從朋友到同事,從網(wǎng)聊到面談,這股洶涌的情緒始終沒有得到疏解。</p><p class="ql-block">“十一”放假時,兒子回家。坐在書桌前一邊和兒子描述,一邊哭了起來。然后一下剎不住,一個人坐在陽臺上哭了半個小時。值得這樣矯情嗎?</p><p class="ql-block">沒想到事情最后的終結,是和老領導一個小時的通話。并沒有談論這件事,我們聊共同看到的一段關于家庭教育的視頻,對這段視頻的感悟,對聽書內容的分享,對一個作家認識......</p><p class="ql-block">聊完一下通透。</p><p class="ql-block">我這才發(fā)現(xiàn)遇見知音似的談話對我而言有治愈作用。一個人內心認可和喜歡的東西,往往就是你的潛能所在,也是你的基因所在,很難改變。</p> 看書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u>1《蒙曼品最美唐詩》</u></i></b></p><p class="ql-block">這本書是從節(jié)目《蒙曼講唐詩》中節(jié)選的。一直都喜歡詩歌,然后自認為對詩歌有充足的認知。聽完蒙曼講唐詩,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無知了。原以為“最美”是對唐詩的形容,聽完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對唐詩的描述。唐詩的美,不僅僅是語言、意境,更重要的是大唐的氣勢和格調。</p><p class="ql-block">喜歡李白,一直以為是因為他的灑脫、自由、昂揚向上。聽蒙曼介紹了“大歷十才子”之后,才發(fā)覺對李白的認知還是膚淺。唐代宗大力年間,有十位當時比較出名的詩人,被稱為“大歷十才子”。這十個人寫詩之所以不像我們所熟知的詩人那么出名,并不是語言不夠優(yōu)美,像司空曙寫的《喜外弟盧綸見宿》里面的“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意境也很優(yōu)美。但是全詩看下來缺少氣勢和格局。</p><p class="ql-block">氣勢的重要性,在聽完蒙曼講唐詩之后才有更深刻的體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u>2《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場》《走夜路請放歌》</u></i></b></p><p class="ql-block">李娟的書,今年通過聽書、看書基本都讀完了。喜歡李娟,開始以為是因為她所描述的牧民生活離我們很遙遠,對牧民生活的完全陌生由新奇而導致的喜歡。</p><p class="ql-block">后來發(fā)現(xiàn)并不完全是。李娟有一種本領,全然活在當下的本領。她的隨性、自由、沉浸式的享受生活,都是浮躁的我們所缺乏的。</p><p class="ql-block">最喜歡她的《在荒野中睡覺》。她說“在庫委,我每天都花大巴的時間來睡覺——不睡覺的話還能干什么呢?躺在干爽碧綠的草地上,老整著眼睛盯著上面藍天的話,久了就會很疲憊的。而且世界永遠不變”。</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u>3《斷舍離》</u></i></b></p><p class="ql-block">這本書沒有完全看完,但其中的理念給我很深刻的印象。我一直以為斷舍離就是扔東西,各種教你如何斷舍離的不過就是不同方式的扔東西。而這本書告訴你,斷舍離是一種平衡。就是出和入的平衡,你判斷好自己所需物品的數(shù)量,等到出現(xiàn)損耗或是破舊時再去更新,不要不管自己的空間和數(shù)量的有限性,一味的入,一直買買。</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i><u>4《PET父母效能訓練》</u></i></b></p><p class="ql-block">本來我最討厭這類什么什么訓練,感覺通過訓練和重復弄出來的東西缺乏一份溫暖和柔和。但是這本書確實好。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很多教師培訓讓人一無所獲,缺乏針對性和具體方法的指導。</p><p class="ql-block">這本書主要是訓練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里面的方法詳實而有效。如果你想改善親子關系,我強烈推薦這本書。</p> 明年目標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u>1看《社會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u></i></b></p><p class="ql-block">今年買書特別多,參加這個家庭教育指導師的緣故,它上面要求看的的書我基本都買了,但是看的不夠仔細和認真。2025年,這倆本書會反復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u>2 寫個人微信公眾號</u></i></b></p><p class="ql-block">記錄生活,感受美好,一直是我寫東西的原則。其實,寫,更多的是與自己對話,與自己和解。</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i><u>3 鍛煉身體</u></i></b></p><p class="ql-block">2024年暑假,在小區(qū)外面的廣場,加入了一個廣場舞團隊。一直跳了兩個月之久,才知道領舞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爺,而且完全是自己學成才。我一直認為他要么是體育老師要么以前接觸過舞蹈,結果人家純素人一個。他們還是家庭組團跳廣場舞,妹妹和妻子也在里面天天跟著跳。</p><p class="ql-block">2025,腿好了之后也要繼續(xù)跟著一起跳。</p><p class="ql-block">想想,對2025年好期待呀。</p><p class="ql-block">2025,你好。</p><p class="ql-block">愿我們跨越山河,奔赴熱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