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回憶知青

海風

<p class="ql-block">因為諸多緣由,近兩年未能歸鄉(xiāng)。冬至之際,借掃墓之機重游莆陽古城,在衙后舊郵局邂逅了莆田知青文化博物館,往昔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來。</p> <p class="ql-block">全國知青文化博物館眾多,莆田這一座雖規(guī)模不大,卻因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李慶霖給毛主席的一封信而獨具意義。</p> <p class="ql-block">衙后,即縣署衙門之后,又名縣后巷,東西綿延約二百米,自“鰲石頭”至“社衙頭”。西端部分古民居在舊城改造中被拆除,壺社詩人陳元璋故居、篆刻家游定遠的碧藏樓、張氏清代舊居等已不復存在,唯有東段兩側的民居保存完好,近年修繕后重現(xiàn)古街風貌。衙后中段北側有兩座建于清代的中西合璧四間廂紅磚小洋樓,至今保存完好,其主人是莆田近代著名人物吳臺。其中一座小洋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為莆田縣郵政局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吳臺,字星夫,號幼山,一生橫跨清朝、民國、新中國三個歷史時期,是個傳奇人物。他與張琴、關陳謩、林翰同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舉人,被譽為莆田“四才子”。關陳謩與張琴分別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三十年(1904年)中進士,而吳臺在廢科舉后考入大清法律大學堂攻讀國際法。辛亥革命后,他出任國民政府會計核算司行走,后轉任外交部總務廳科長兼庚子賠款清華大學基金保管委員會主任,1916年被派駐朝鮮仁川領事館領事、漢城總領事館領事,1927年調任外交部國際司幫辦,次年回莆后積極參與慈善和教育事業(yè),倡建惠兒院。1934年,他出任國民政府司法部文化司長??箲?zhàn)爆發(fā)后,隨國民政府輾轉武漢遷至重慶;抗戰(zhàn)勝利后返回南京,1948年退休回家。新中國誕生后,他當選為福建省政協(xié)委員,并受聘為省文史館館員。他的一生充滿對國家和社會的熱愛,以及對教育、文化事業(yè)的持續(xù)關注。</p> <p class="ql-block">20世紀70年代中期,莆田縣郵局遷址,衙后郵局從此廢棄。然而,1972年12月20日,莆田縣下林小學教師李慶霖從這里寄出一封信給毛主席,反映知青兒子上山下鄉(xiāng)所面臨的困境:口糧不足、患病無錢醫(yī)治等問題。這封信承載著無數(shù)家庭的期盼與無奈,也讓我想起童年時每天下午到郵局門口報欄看報紙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邊讀到王海容轉交的這封信后,當即親筆回信:“李慶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tǒng)籌解決?!泵飨膹托挪粌H改變了全國三千多萬上山下鄉(xiāng)知青的命運,更促使中央高層調整知青政策,補助生活困難者,這段歷史令人感慨萬千。</p> <p class="ql-block">知青文化博物館院中,矗立著一組奔赴山區(qū)插隊落戶的知青群像雕塑。他們背著行裝,提著網(wǎng)兜,滿面春風地揮手告別親人。而在郵局左側樹下的塑像,則是一位懷抱幼子的母親與兩個孩子向郵筒投信的情景,以此銘記此處曾是郵局。</p> <p class="ql-block">如今,知青文化博物館已成為熱門打卡地,每日參觀者絡繹不絕,尤其是莆田的老知青們,一批批相約前來緬懷過往。這些曾經(jīng)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如今已飽經(jīng)滄桑,但他們目睹故物,追憶往昔,心中感慨萬千。不少人在博物館門前留影,作為“青春無悔”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入口處展示了中國知青時代的十大瞬間,吸引著每一位來訪者駐足觀看。</p> <p class="ql-block">知青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jīng)歷。正因為李慶霖給毛主席的信是從衙后郵局寄出,這里成為了值得紀念的地方。如今,這里是莆田市知青文化博物館。在外墻上,可以看到當年李慶霖寫給毛主席信的全文,以及毛主席復信的親筆。</p> <p class="ql-block">初二時,李慶霖的那封信還出現(xiàn)在我們的課本里,成為我們了解那段歷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那些知識青年的典型形象,曾在我們年輕時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二層設有“廣闊天地”“知青文化”“莆田記憶”“知識青年”等陳列室,展出了從全國各地征集來的老知青收藏品。褪色的提包、皮箱、保健箱,老式收音機、留聲機、手風琴,陳舊的鬧鐘、馬燈、手電筒、碗碟、搪瓷杯、熱水瓶等,更多的是像章、樣板戲劇本等珍貴物品。墻上掛滿了知青們當年奔赴山區(qū)、離開家鄉(xiāng)、告別親人、插隊勞動的老照片,還有落實政策后回城與戰(zhàn)友相聚的合影。這些老物件與老照片記錄了一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令人動容。</p> <p class="ql-block">知青歲月宛如一條蜿蜒的山路,是一幀幀難以忘懷的發(fā)黃記憶。</p> <p class="ql-block">知青歲月攜往事奔涌而去,又在回憶的天地浩蕩歸來。</p> <p class="ql-block">知青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也是一個時代的特殊經(jīng)歷。衙后郵局的華麗變身,讓一代人的記憶重新定格,賦予這座古建筑新的靈魂。</p> <p class="ql-block">珍貴的合影,泛黃的紅寶書,褪色的皮包,復古的手風琴,真實的日記……屬于那個時代的老物件,拼湊出一段快被遺忘的過去。</p> <p class="ql-block">莆田是中國一個人口大縣,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大量知識青年奔赴農村。僅我原來居住的大院,就有近二十位知青,從早期去閩北、福清農場開始,到文革中第一批去連城縣插隊,再到后來散落本縣的知青點。作為末代知識青年,我高中畢業(yè)后短暫打工數(shù)月后,也到了閩北插隊,算是趕上了插隊落戶的末班車。我的一位小學同學甚至插隊去了新疆塔城。</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年代,知青無處不在。上大學后,我們宿舍五個非應屆畢業(yè)生的同學全部有過知青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文革時期的知青浪潮分為三代:老三屆指六六至六八年的畢業(yè)生,新五屆指六九至七三年的畢業(yè)生,后五屆指七四至七八年的畢業(yè)生。</p> <p class="ql-block">我顯然是后五屆的尾巴。相比前輩知青,我是幸運的,恢復高考后不久便考上了大學。前幾年我曾專程回到插隊的大隊,兩排知青宿舍已成廢墟,只留下地基痕跡,曾經(jīng)的知青鄰居也早已返回城市。故地重游,不禁感慨萬千,我尋覓曾經(jīng)挑擔滾下田埂的小路,走進面目一新的村小學,那里曾是我代課的地方……不過畢竟已經(jīng)過去近40年,轉了一圈,只遇到一位在村小學教書的熟人,不過我插隊時她還是一個小孩,家就在我們知青點附近。</p> <p class="ql-block">知青文化博物館展示了莆田知青的風云記憶,訴說了當年牽動全國、改變知青命運的中南海來信,袒露了知青及其家人在那段歲月的心路歷程,呈現(xiàn)了莆田知青的苦難與夢想、悲壯與風流、奮斗與光榮。冬至時節(jié)走進老街,仿佛走回了那個難以忘懷的年代,再次擁抱那段難以言表的知青歷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