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些經(jīng)歷和過往,也許荒誕不經(jīng)、幼稚可笑,更或許是浪費了精力和時間,但卻有著當年的天真和艱苦努力的印記,也有時代留下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題記</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成都市乳品公司領(lǐng)導把我從銷售崗位調(diào)到工會任宣傳干事。除了負責一般的文案外,還有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辦黑板報。黑板報一月一期,有時一月也出兩三期。內(nèi)容為生產(chǎn)經(jīng)營進度、安全檢查通報、好人好事報道,年節(jié)慶祝等;形式有新聞報道、通知公文,也有詩歌散文。</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有一點書法基礎(chǔ),又喜好舞文弄墨,這墨板報算是辦得還可以。</p> <p class="ql-block">圖一</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黑板報</p><p class="ql-block">感謝網(wǎng)絡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一次,為補白,填《清平樂》詞一首,登上墨板報后,被一上海籍的老兄搖頭晃腦誦讀數(shù)遍后,對我說:下班后請等我一下,我有事找你。</p><p class="ql-block"> 剛下班,該老兄不由分說,將我拽至一牛肉館子點菜酙酒,要與我交流,交個朋友(首先是文友)。“菜過五味,酒過三巡”。他老兄大背唐詩宋詞,尤其是背誦白居易《憶江南》,動了思鄉(xiāng)之情,唏噓不已。結(jié)果,一瓶“春沙酒”,瓶底朝天。我可能喝得有三兩,這老兄酩酊大醉。無奈,我只好付賬后將他攙扶回公司宿舍。此后,我二人由于共同愛好,成了走得很近的好友。</p> <p class="ql-block">圖二</p><p class="ql-block">筆者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黑板報向紙質(zhì)化報紙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代發(fā)展,辦公條件逐步得到改善。我打起了公司新購復印機、電腦的主意(彼時還不具備辦公用一人一臺電腦的條件)。讓行政辦公室打字員把所有稿件打成長的短的、橫的竪的紙條,由我找了幾本美術(shù)書復印出較為匹配的圖案,再用一張小報整版大小的復印紙,把文章和圖案貼上去,用筆勾線或作簡單花邊插圖,所謂報紙的母本就成了(一般每期需制作母本兩張)。復印數(shù)十份,蓋上用塑膠雕刻的刋頭名(比如簡報、企業(yè)通訊,用紅色印泥)報領(lǐng)導、送各部門、發(fā)車間班組;這樣的紙質(zhì)企業(yè)報紙就誕生了。公司領(lǐng)導和上級領(lǐng)導大加贊賞,公司還破天荒地批準了投稿稿費(五至十元一篇)。 </p><p class="ql-block"> 雖如此,寫稿的人就那么幾位,如不夠版面,我則挖空心思撰文填補。可惜,未能留下一份這個靠手工粘貼、復印的報紙來。</p> <p class="ql-block">圖三</p><p class="ql-block">筆者所辦企業(yè)報紙</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企業(yè)報紙的正規(guī)化</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七年以后,公司多次重組,先后更名為四川華西乳業(yè)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乳業(yè)有限公司。我主編的企業(yè)小報受到歷任公司領(lǐng)導的重視。報紙的印刷走上了正規(guī):由我安排版面,用草圖示意,報社按此排版印刷,最后由我審核定稿。至此,我把辦報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文章質(zhì)量上:與作者商量修改事宜,不行就征得同意,由我修改。</p> <p class="ql-block"> 圖四</p><p class="ql-block"> 筆者集總編、責編、評論員、攝影為一體,企業(yè)報上發(fā)文我的筆名“龔惠仁”是工會人(即工會工作者)的諧音。</p><p class="ql-block"> 圖中圈起的字為“本報評論員”和“龔惠仁”。</p> <p class="ql-block"> 報紙的正規(guī)化和質(zhì)量的提高,得到職工群眾的認可和喜歡,不少職工到我的辦公室來索要報紙。有一天 ,上級一部門領(lǐng)導(他分管宣教)來到我的辦公室,一進門就大聲嚷嚷:"蘇總編,你這個爛文人,把這期的報紙給我一份”!滿臉堆笑的望著我。對這個明貶實揚的話,說實在的的,我很反感“爛文人”這三個字;況且,我們只是相互認識,關(guān)系并不熟絡,開這種笑,有些突兀。我只好苦笑著贈他報紙一份,應對了過去。據(jù)說他后來不久宣稱我辦這份報紙有他的支持、幫助;還作為他的政績之一?,F(xiàn)在回想起來,他這做法,也是對我的肯定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圖五</p><p class="ql-block">業(yè)余辦報,全憑責任心和熱情,以及從黑板報開始所形成的慣性。</p> <p class="ql-block"> 后來,由于國家實行《報紙出版管理規(guī)定》,企業(yè)內(nèi)部報刊也必須辦理《報刊出版許可證》,門坎很高,企業(yè)內(nèi)部報紙也得具有法人資格。</p><p class="ql-block"> 同時,辦公的電腦化、宣傳多媒體的運用逐步普及,宣教方式方法日新月異,紙媒的局限性日益顯現(xiàn)(如消息滯后、成本較高)等因素,企業(yè)也沒有硬著頭皮辦下去的必要。當然,企業(yè)報刊承載著企業(yè)文化、起著凝聚員工的作用不能因此而否定。辦報與否,與企業(yè)規(guī)模和主客觀需要相關(guān)。</p><p class="ql-block"> 從頭至尾,我辦報沒有接受過專業(yè)培訓,亦無人指點,全靠自己摸索,相比正規(guī)的報紙,有一種猶如兒童“過家家”般的幼稚,但卻是那么地專注和認真。其中的酸甜苦辣成為我終身不可磨滅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拜拜!我的企業(yè)報。</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