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輕車秦晉豫補缺游之十,山西新絳縣龍興寺

卜一,追求圖文并茂的游記

<p class="ql-block">新絳縣的龍興寺,上世紀(jì)七十年代我乘南同蒲的火車到絳縣紡織廠公干時曾經(jīng)路過,那時的寺院好像就在路邊,寺內(nèi)的寶塔記憶中坐落得離大路很近,坐在廠里派來接我們的吉普車上,還吃力地抬頭仰望過一番。</p> <p class="ql-block">今天(2024-10-29)專程造訪,發(fā)現(xiàn)與記憶中的樣子完全不同了。龍興寺的南面有一個寬闊的大廣場,廣場的前面又設(shè)置了一個停車場,使得龍興寺的山門與新開的龍興路有了一大片的空間。</p> <p class="ql-block">停好車,經(jīng)過山門,沿著寺院前的寬闊的臺階步步登高,108級臺階過后,迎面看到的是一座精致碑亭。里面一通古碑,這是龍興寺的三寶之一,碧落碑。</p> <p class="ql-block">碧落碑是初唐時,李淵第十一個兒子韓王元嘉的四個兒子為母親房氏(房玄齡的女兒)立的感恩碑。整篇碑文用的是駢體文,講究對仗聲律,文字又在字形符號上用了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秦小篆等四種文字。在當(dāng)時,無所不包,簡直就是一部漢字演變史。此碑立于唐高宗總章三年(公元670年),有630個古文字,很久沒有人能解讀。直到200年(公元870年)后才由文人鄭承規(guī)釋讀成功,并將釋文刻在碑陰的下半部分。從解讀出的文字來看,此碑文的用字結(jié)體,偏旁部首假借,都是有根據(jù)的。全文用了30多個假借字,即使是重復(fù)的字,也沒有用相同的寫法。</p> <p class="ql-block">碑文以深厚的感情,感恩母親,相信會得到因果報應(yīng)。以人神結(jié)合手法描繪天地初形混沌,大道蘊含于寥廓太空。“碧落”指天空,指美好的極樂世界,這就是道教中的碧落。</p><p class="ql-block">由此,龍興寺最初是一個叫作碧落觀的道觀。唐高宗咸享元年(公元670年),改做佛家的寺院。又因宋太祖趙匡胤曾在此寓居,再改稱為龍興宮,進而又成了龍興寺。</p><p class="ql-block">碑亭旁還有人在展示臨摹碑文的書法,說是復(fù)制碑的拓本,不識真假,匆匆看過。</p> <p class="ql-block">再向上,就是龍興寺的大雄寶殿以及東西配殿。大雄寶殿是龍興寺的核心建筑,現(xiàn)存的是元代遺構(gòu),大殿面闊五間,單檐懸山頂。</p> <p class="ql-block">殿內(nèi)供奉三尊主佛及四尊脅侍菩薩,都是宋金時期的泥彩塑像,分別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報身佛“盧舍那佛”和應(yīng)身佛“釋迦牟尼佛”,四尊菩薩由東至西分別為文殊,地藏,觀音和普賢。佛像彩塑通體高4.5米,面相莊嚴(yán),眉清目秀,衣袂寬厚,紋褶流暢,身形偉岸,姿態(tài)端正。為我國彩塑藝術(shù)的珍品。殿內(nèi)有幾尊塑像臉部發(fā)黑,據(jù)說是在民國時期,當(dāng)?shù)匕傩諡槎惚軕?zhàn)亂在此生活,因取暖、燒柴做飯等,使塑像慢慢被熏黑。</p> <p class="ql-block">退出大殿,旁邊有一條甬道,可以繞道走到大殿后面,游覽臺地上高高聳立著的龍興寶塔。</p> <p class="ql-block">寶塔是整個絳州,包括絳縣和新絳縣的標(biāo)志性建筑物。據(jù)看塔的老人介紹,塔建于唐朝貞觀年間,原高八層,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因年外塔頹圮,重修時以磚包鑲外皮,將塔增高到十三層,塔呈八角形,通高43.7米,又稱作“絳州寶塔”。</p> <p class="ql-block">游人不多,老人饒有興致地帶著我們看了東西兩處門洞內(nèi)的穹頂處的砌磚結(jié)構(gòu),介紹了現(xiàn)在尚能看到的內(nèi)外磚墻的接縫,從而講起了磚塔內(nèi)外兩層結(jié)構(gòu)的神奇。其實,國內(nèi)很多佛塔都有類似的結(jié)構(gòu),比如天下第一高塔,定州的開元寺塔和長安的大雁塔。</p><p class="ql-block">塔身上每層的門洞外都有刻石楹聯(lián)和門額,第一層是“一柱擎天”。據(jù)說,以上各層分別是,“兩莖仙掌,三汲龍門,四大躋空,五云獻瑞,六鰲首戴,七星召應(yīng),八風(fēng)協(xié)律,九陌看花,十園蓉境,十方一覽,十二碧城,十州三島”。十三級的高塔內(nèi)還有窄窄的木扶梯可以登高,可惜我等年逾古稀,望梯生畏,就不再勉為其難了。</p> <p class="ql-block">不過,比龍興磚塔的“古色古香”更加稱奇的是它會塔頂冒煙,據(jù)1941年《重修新絳龍興寺碑記》記載,“光緒乙亥,塔頂冒煙,僉為青云直上,為發(fā)達科名之征兆”。繼光緒元年后,有記錄的又有1937年,1971年,1976年和1993年多次。特別地在1971年中秋節(jié),每天近黃昏時分,塔頂升起團縷青煙,盤塔頂環(huán)繞,持續(xù)約半小時自行消失,距塔三、四百米皆可清晰目睹,重復(fù)十余天才止。圍觀目睹者日不下數(shù)千人。雖然現(xiàn)象原因還有待科學(xué)考證,但是民間有塔頂冒煙主大事,且都不是好事的傳說,不是天有災(zāi),就是國有難。所以,當(dāng)?shù)厝硕疾恢鲝堅倌芸吹剿斆盁煛?lt;/p> <p class="ql-block">塔基的高臺東南方向地下,有著兩座近年來出土的古墓,一座是宋代,一座是金代的。說是兩個朝代,其實時間間隔不遠。他們都是在幾十年前因為基建取土?xí)r發(fā)現(xiàn),又被文保當(dāng)局用“平移”的方法挪到這里保護起來的。開門的工作人員很專業(yè),侃侃而談地解釋了好久,又帶著我們深入到和發(fā)掘是絲毫不差的墓穴里參觀。主要是講述當(dāng)時人們的簡葬制度,只有停尸的土臺,沒有棺槨殮尸,令人稱奇的是墓穴四壁上鑲嵌的精美磚雕。尤其是荷花,連花蕊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可堪比黃楊木雕。</p> <p class="ql-block">看罷宋金古墓,又到了趕路的時間,還有百余公里的路等著我們,要去南面中條山中芮城縣去看唐代大木作僅存的三座半之一,廣仁王廟。來不及對新絳龍興寺的流連忘返,匆匆上路去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