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的天氣太熱了,我和沈先生想到?jīng)隹斓牡胤酱龓滋欤醪侥康牡厥情L春和邊防小城琿春。8月20號這天到達長春即將入住的酒店已晚上8:30分了。誰知到了預訂的酒店人家說我訂的是兩天后入住,胸悶??!也很自責,國內外自由行十幾年,從沒犯過如此低級的錯誤,好在酒店可以退,馬上退了叫出租車去亞朵,路過這幢大廈,問司機這是什么酒店?司機說凱悅,我對司機說,這停這里吧(圖為第二天拍的)。</p> <p class="ql-block">房間是行政房,比較寬敞,晚上10點鐘才安頓好,從中午折騰到現(xiàn)在我們真的累了。</p> <p class="ql-block">酒店900一晚還不帶早(加早168一位),第二天早上我叫外買,40幾元兩個人吃不完,,油條,豆腐腦,饅頭,韭菜盒子,妥妥的本地味道,奈斯??</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的探索從長春的新民大街開始,這條大街是吉林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它曾是偽滿洲國時期的政治中心。新民大街不但是偽滿皇宮的中軸線,還是偽滿國都政治中心的“中央大道”。1933年建成后,取名“順天大街”,出自《圣經(jīng)》“人應順天”;1946年國民黨時期改為“民權大街”,是根據(jù)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而命名,新中國成立后改為新民大街,持續(xù)沿用。大街兩側,矗立的歷史建筑十余棟,保存完好。被評為長春市歷史文化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天氣不作美,瀝瀝細雨時大時小,行走在馬路上,鞋子都濕了。然而,這里的氣溫比上海確實低了幾度,稍微涼快一點。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偽滿國交通部舊址,這是偽滿國八大部之一(八大部包括偽滿治安部,司法部,經(jīng)濟部,交通部,外交部,興農(nóng)部,民生部,文教部,),這座被稱為“新興滿洲式”的建筑,充滿著強烈的裝飾性,有一些中國傳統(tǒng)建筑構件,向前后高高翹起的屋脊都給人以神秘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回到大門口看,這座1935年建造的歷史建筑依然如此有氣質,現(xiàn)在是吉林大學白求恩醫(yī)學部預防醫(yī)學院。</p> <p class="ql-block">這幢大廈是原偽滿經(jīng)濟部,偽滿經(jīng)濟部位于長春市新民大街5號,現(xiàn)為吉林大學第三臨床醫(yī)院。始建于1935年,占地43200平方米。偽滿經(jīng)濟部前身為財政部,設于1932年3月9日,掌理稅務、專賣、貨幣、金融、統(tǒng)制及國有財產(chǎn)等,1937年偽滿洲國政府實行機構改革。依據(jù)1937年6月5日敕令第120號公布的國務院官制,廢止財政部,并于7月1日設立經(jīng)濟部。</p> <p class="ql-block">另一個八大部舊址:偽滿司法部,現(xiàn)在是吉林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偽滿司法部的職能是監(jiān)督為滿洲國各地法院、檢察廳及其監(jiān)獄工作,掌管有關民事、刑事、行刑、非訟事件和民籍、地籍的司法行政審批事項,為日本關東軍和為滿洲國欺壓東北人民制訂法律法規(guī),提供法律支持。</p> <p class="ql-block">路過這幢看上去有點年代感的大廈,看門口掛著兩塊牌子,吉林省紅十字會和吉林省編纂委員會。</p> <p class="ql-block">果然,旁邊還有兩塊黑色的銘牌:這里曾經(jīng)是偽滿時期大興會所舊址,在偽滿時期是一家金融機構,主要從事典當和金融業(yè)務。業(yè)務包括典當、釀造、油坊、雜貨代理等,該建筑不僅是當時經(jīng)濟活動的中心,也見證了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午餐就在酒店對面的萬象城吃了便飯,附近的長春國際金融中心讓我們眼前一亮,后來才知道這是迪拜棕櫚島的設計者菲利浦·考克斯先生的“封箱之作”,大膽創(chuàng)意,將中國書法與現(xiàn)代建筑完美結合,被國際建筑雜志譽為建筑史上首個“文化建筑”,它不僅是長春的地標,還是吉林省最高的大樓,確實很有腔調。</p> <p class="ql-block">酒店門口就有地鐵站,回房后稍作休息,我們就乘地鐵去吉林省博物院??吹竭@三塊牌子我記起來了,四年前我曾經(jīng)來過這里(口罩時期),只是因為時間晚了沒能進來。</p> <p class="ql-block">圖為吉林省博物院,也是國家的一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我們主要看了吉林省博物院,這里從王府屯仙洞人、安圖人、榆樹人開始拉開了吉林省的歷史帷幕,關健是可以看到扶余國、高句麗、渤海國,契丹、女真等文物展覽和相關的歷史文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歷史上這里曾經(jīng)是中國最大的沿海省,但如今卻是一個內陸省,一寸海岸線也沒有了。</p> <p class="ql-block">館藏的年久長遠的陶器,每一件都是歷史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東北是滿族文化的發(fā)源地,這個題材博物院也比較濃墨重彩,圖為八旗甲胄,這個屬于閱兵禮服。</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酒店附近散步,看到了這家。行,晚餐就在這里吃了。</p> <p class="ql-block">叫了三個萊,蠻有當?shù)靥厣?,至于味道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lt;/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覺睡到自然醒,中午我們將要按原計劃前往邊境小城琿春,11點14分的高鐵,我們乘地鐵前往火車站,哎,長春火車站外觀不錯哦,有別于其他地方千遍一律的設計。</p> <p class="ql-block">三個小時16分后,暉春站到了。暉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縣級市,人口22萬左右。站臺上文字除了漢字,還配有朝鮮文。</p> <p class="ql-block">暉春的酒店事先沒定,火車站直接打車來到了全季酒店。發(fā)現(xiàn)這里的酒店好貴啊,含早630一晚。</p> <p class="ql-block">標房,這種房型在其他城市也就300左右,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時發(fā)現(xiàn)一半是俄羅斯人,可能這就是這個小城酒店貴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把行李放在酒店后,我們就出去了。天氣不好,下著小雨,第一個目的地:歐式街。顧名思義,這里的建筑以歐洲風情為主,只是沒什么人。</p> <p class="ql-block">這個歐式古典火車頭的孤零零地拋在街上,在雨中顯得特別落寞。</p> <p class="ql-block">這一面墻上是琿春主題攝影展,上方的俄文吸引了我,當時有點納悶,后來才知道琿春已被俄羅斯人占領了。</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前臺的推薦下,我們在大雨中化了很大勁經(jīng)過步行加打車才到了這里—漢唐街。這里所有的打車軟件都失靈,原因是司機不加入平臺派車,招手即停,車費基本在10元左右,更多的只有5塊錢。用司機的話說我看到路邊順眼的就讓他上車不香嗎?</p> <p class="ql-block">想到這里吃晚飯,可是雨太大了,總不見得在雨中站著吃.我們繼續(xù)向前。</p> <p class="ql-block">大雨中的漢唐街沒幾個人,我們隨便找了一家烤扇貝的店鋪買了一些吃的,在他們搭的棚里坐下來吃晚飯。扇貝10塊錢一個不便宜哦,在暉春待了這幾個小時,對它沒啥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氣放晴,一早包車去防川口岸。第一站,圈河口岸,這是一個貿(mào)易口岸,主要是我們這邊的輕工材料、糧食、服裝用一輛輛大卡車運送到朝鮮,而朝鮮那邊的海產(chǎn)品、廢舊鋼材和木材源源不斷地運到我國。這個陸路口岸造得很有氣勢,只是人氣不夠,除了崗亭里一個哨兵,沒見有人出入境。</p> <p class="ql-block">乘上電瓶車,從側面看看我們的國門,今天這里的口岸靜悄悄,既沒有我們這邊的人和車過去,更沒有那邊的人和車過來。</p> <p class="ql-block">圖門江隔開了中朝兩國,上面架了一座橋,這是中朝兩國的國境橋,為圈河-元汀公路大橋,由中朝兩國各管理一半,兩邊橋墩不一樣,靠近我們國這一邊的橋墩粗壯敦厚,朝鮮那邊的橋墩是細長的圓柱型。</p> <p class="ql-block">這塊標記為第119號的界碑,是圖們江沿線口岸的最后一塊界碑。根據(jù)中朝協(xié)議,我方的界碑為1號界碑,朝方為2號,這些都在界碑上被雕刻標記。沈先生在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下的界碑旁拍照片打卡。</p> <p class="ql-block">界碑附近有一張地圖,看得我們好憋屈啊。想起省博物館里的那張地圖,與現(xiàn)在的地圖差別好大啊!那時我們有遼闊的通向日本海的出???,現(xiàn)在土地被大鵝侵占,出海口完全被堵上了。</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我們就到了防川風景區(qū),這個風景區(qū)處于中朝和朝俄界河的圖們江日本海入???,即中朝俄交界的鼎足地帶。這里依山傍水,涉江臨海,一直以來就有“雞鳴聞三國,犬吠聞三江”的說法。圖為龍虎閣,我們必須登上龍虎閣感受“一眼望三國”。</p> <p class="ql-block">電梯直達11樓,這邊是室內觀望,我們走下樓梯到十樓,今天天氣晴好,在龍虎塔的十樓可以清晰地看到俄朝友誼大橋,就是這座橋,把我國的出海口完全堵住了,吉林省也成為了內陸省。所謂的“一眼看三國”,望得胸口悶。</p> <p class="ql-block">圖為朝鮮羅津先鋒市豆?jié)M江洞,居住著約13000人,那邊有學校、火車站、木材加工廠。</p> <p class="ql-block">圖為俄羅斯濱海邊疆哈桑區(qū)的包德格爾那亞鎮(zhèn),人口約為800人,其中大部分為鐵路工人,少數(shù)為農(nóng)民和家屬。</p> <p class="ql-block">琿春的邊防哨所,欄桿過去就是俄羅斯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圖門江的下游,中、朝、俄三國陸路相連,中、朝、俄、日、韓五國水路相通,也是連接朝鮮半島,俄羅斯,日本、蒙古的重要貿(mào)易走廊,琿春也被稱為東北亞的“金三角”,長途跋涉來到這里,打卡是必須的。</p> <p class="ql-block">沈先生站在10樓觀景臺,背對朝鮮,面向祖國,右手邊方向就是俄羅斯。</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就到了這個立著牌坊的東方第一村。這個所謂的防川村,應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村莊,里面都是飯店、民宿,沒看到啥村民,就是一個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天氣晴好,藍天上飄著朵朵棉花糖般的白云,延邊特色的亭子,這一切,讓人眼前一亮,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所謂的村莊,基本是一家連一家的民宿,所以沒啥好逛的,我們趕緊找了一家飯店,分別點了石鍋拌飯和朝鮮冷面,但是味道很一般。</p> <p class="ql-block">回程途中車行到離酒店不遠的地方,看到了這個充滿俄羅斯風情的景區(qū),大小洋蔥頭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像極了童話世界。我趕緊叫司機停車,一個人下車拍了兩了兩張照。</p> <p class="ql-block">這個叫哇斯托克風景區(qū)的地方從外觀看挺好看的,充滿異域風情。門口的俄羅斯大娃娃讓人誤以為身處異國,難怪這個邊境小城隨處可見俄國人。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這個景點主要是過山車,大轉盤之類的游樂設施,與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沒啥關系,故也沒買票入場,在外拍了兩張照片走人。</p> <p class="ql-block">這個劇場索性就叫套娃劇場,只可惜那天沒什么人,也沒什么表演,但是也是這里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這天晚上,我們來到了這個叫“喀秋莎”的俄羅斯風味餐廳用餐,這是白天的包車司機介紹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先點的湯,我點了鄉(xiāng)下濃湯,沈先生點了蘑菇湯,一嘗味道果然正宗,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烤羊肉串,肥瘦相間的羊肉串,沾上孜然,味道也不錯。</p> <p class="ql-block">薯條、披薩,這頓西餐倒蠻好吃的,偶爾換換口味真不錯。</p> <p class="ql-block">餐廳里還請了俄羅斯大嫂唱歌助興。</p> <p class="ql-block">原計劃在琿春待四天,無奈這座小城沒啥更多的景點讓人留連在這里,我們臨時決定去延吉市,馬上買好了高鐵票。然而看了介紹,我們又打了退堂鼓,那個城市住宿貴(可能是新晉網(wǎng)紅城市),全季酒店也要800一晚,至于美食,主要是烤肉、朝鮮冷面、打糕,還有就是拍寫真啥的,算了,這更多是年輕人的菜,于是我們先上高鐵然后補票去敦化。圖為琿春高鐵站,雖然沒啥人,但是外觀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p> <p class="ql-block">一個半小時不到,我們就到了敦化,乘著高鐵去旅行就是這么便捷。</p><p class="ql-block">敦化市位于東北東部長白山腹地,是屬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縣級市,人口44萬,面積10975km2,占延邊州的4/1,森林覆蓋率達84.9%。境內有廣袤的森林和農(nóng)田。是吉林省幅員面積最大的縣域城市。</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稍作休息,我們就來到了六鼎山文化旅游區(qū),游覽車停下來的第一站,就看到了這個三足青銅寶鼎: 三足青銅寶鼎高9米,直徑3.6米,重7噸,其材料為銅質圓形,有三足,鼎是權力的象征、祭祀的圣物,其寓意是保佑萬民,鼎盛千秋。</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一點,就可看到這座清祖祠,這座祠是2012年新修的,值得一提的是“清祖祠”牌匾由末代皇帝溥儀的堂侄、中國最后一位恭親王愛新覺羅毓嶦題寫,更增添了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進入祠內大殿正中,首先就看到一尊清始祖布庫里雍順青銅坐像,圍繞銅像,兩側排列著清歷代帝王的雕像。布庫里是生于敦化并在此平定三姓之亂,建立了滿族第一個政權滿洲國。在清朝統(tǒng)一中國后,被清皇室追封為“清始祖”。</p> <p class="ql-block">在外圍,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看到這座大佛。用手機廣角拍了照,非常清晰地看到了這座慈眉善目的釋迦牟尼銅像。其實,到敦化,就是奔著到六鼎山景區(qū)看大佛的,敦化人都相信這座世界最大的釋迦牟尼青銅坐像一直在護佑敦化一方土地。也護佑著來到這里的旅客吉祥安康。</p> <p class="ql-block">進入內山門,廣場上有一尊佛手,手掌上還雕有一尊法輪,佛手法相莊嚴,法輪常轉吉祥。離開的時候,我在巨大佛手下拍了照,此刻,我的人顯得多么渺小啊。</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就去看正覺寺,遠眺過去,這就是個廟宇群,金燦燦的,看上去新修不久。</p> <p class="ql-block">正覺寺廟門外的同輝小佛是一尊與山頂大佛等比例縮小的佛像,這是為了讓身體不便無法上山禮佛的信眾而特意安置的。佛像金光燦燦,端坐在蓮花座上,讓信徒們近距離地瞻仰和膜拜。</p> <p class="ql-block">正覺寺是世界最大的尼眾道場。始建于清光緒初年(19世紀八十年代),解放后寺廟漸漸沒落,到70年代徹底損毀。上世紀九十年代寺廟重建。我們今天所見的寺廟建筑就是九十年代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所在的位置(底下)仰望大雄寶殿,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因為從我們的角度看過去釋迦弁尼青銅像的頭部正好在大雄寶殿屋頂?shù)恼?,雙目微閉,似乎在為萬眾信徒祈福。匾額四周全是瓷磚壁畫,精美絕倫。</p> <p class="ql-block">這個觀音殿怎么這么漂亮啊,是寺廟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六角六亭式建筑。旁邊圍繞著的幾個小殿,頂部的圓頂都都鑲嵌著一幅幅古色古香的國畫,具有極大的觀賞性。</p> <p class="ql-block">觀音殿頂部居然是六個觀音佛龕,如果你稍有留意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觀音動作各有不同,讓人印象深刻,遠遠望去也具有觀賞性。</p> <p class="ql-block">晚飯我們找到了在紅旗大街郵政銀行那邊的一家燒烤店,叫了一盤烤羊排,食材質量可以,相對于兩個人來說量也足夠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盤萊上來了,烤鰻魚,這個量有點大啊,但是味道還是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加上烤羊肉串和拍黃瓜,這一餐吃得有點多?。]吃完),總價為173元,相比上海,這里的物價好感人啊……</p> <p class="ql-block">回程的時候,路過了這個酒店附近的中心市場,走,進去看看當?shù)氐臒熁饸狻?lt;/p> <p class="ql-block">這個市場好大啊,主要賣的是食品,所有吃的應有盡有,琳瑯滿目,看得我們眼花繚亂。</p> <p class="ql-block">水果的品種多得讓我們目不暇接,而且攤位一家連著一家。</p> <p class="ql-block">這些東北大西瓜看著就讓人忍不住想帶一個回家。</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人有很多是朝鮮族,泡萊是這里不可或缺的食品。</p> <p class="ql-block">雖說都是簡易的路邊攤,但是蔬菜品種多,價格便宜,讓我們不禁感嘆:相比大城市的快節(jié)奏,小城的小確幸有時更讓人羨慕,滿滿的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8月25日早上9點06分,我們又乘上了高鐵,離開敦化,55分鐘后到達吉林市。</p><p class="ql-block">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東,東北腹地。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南與白山市、通化市、遼源市毗鄰,總面積27120平方千米。吉林別名“江城”,因清康熙皇帝東巡曾寫下詩歌《松花江放船歌》,其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的詩句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網(wǎng)上用積分換了一天的免費住宿,這家酒店離高鐵站蠻近的,設施也還行。</p> <p class="ql-block">用了簡單的午餐后,我們直奔松花湖景區(qū)。到那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看豐滿水電站大壩。圖為環(huán)湖小船上欣賞周邊美景,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湖水波光粼粼,湖邊的亭臺樓閣和如畫的遠山,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在船上遠眺了豐滿水電站,這個水電站是1937年日本侵占東北時期開始興建,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只完成了89%,1953年才完成了大壩建設。2014年7月在原壩下游120米處又建造了新的大壩,2018年老壩結束了歷史使命被拆除,只保留了部分老壩遺址。</p> <p class="ql-block">站在船頭,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留下了美好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回程后,找到這家老字號蒸餃店,店的外觀裝修樸實,有著濃郁的中國風和東北風。</p> <p class="ql-block">我們點了大拉皮、蒸餃,羊肉片等幾個菜,飯菜的量太大了,吃得扶墻而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們去了北山公園。北山公園是吉林市著名旅游勝地,是一座久負盛名的寺廟、風景城市園林。我們是奔著北山公園的古建筑去的,那里主要有玉皇閣、藥王廟、坎離宮和關帝廟。</p> <p class="ql-block">玉皇閣又名大雄閣,北山名剎,<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三十九年(1774)創(chuàng)建。</span>位于坎離宮后,居古廟宇群西端,是北山寺廟群中地勢最高、建筑最宏偉的廟宇,廟內各殿堂供奉的神祗集佛、道、儒、民俗文化于一寺,體現(xiàn)了吉林北山“佛”、“道”、“儒”及民俗文化并存的文化特色。其為兩進院落。正門內兩側有四大天王塑像,門外兩側有鐘鼓二樓,前院牌樓門東側有祖師廟數(shù)間,供道、釋、儒三教始祖,即太上老君、如來佛和孔子。</p> <p class="ql-block">小廟堂里供道、釋、儒三教始祖,即太上老君、如來佛和孔子。</p> <p class="ql-block">二門牌樓懸"天下第一江山"匾額,為曾任吉林將軍的松筠(字湘浦)所書。系二層樓閣式磚木結構,樓上正中主奉玉皇大帝坐像。在朵云殿及兩側東西配廡(禪堂、萬緣軒和吟秋閣)舊有許多匾額和楹聯(lián)。</p> <p class="ql-block">坎離宮,始建于1897年,此廟名源于《易經(jīng)》,“坎”代表水,“離”代表火,所以坎離宮又名“水火神廟”,原是道家道場,現(xiàn)已改為佛家廟宇,它是北山寺廟群中最小的廟宇。有正殿3間,東配房3間。正殿正中主祀日、月神,兩側配祀土地、山神、龍王、雷公和火德神等。</p> <p class="ql-block">北山公園內峰巒疊翠,亭臺樓閣遍布,隨便一拍就是賞心悅目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北山出來,我們打車來到吉林鐵路總站舊址,這是由林徽因設計的,其實這個景點我已第二次來了,當時正值疫情期間沒開門,沒想到這次來還是沒開門(據(jù)說9月8號開門),哎,差了10天,有點遺憾。</p><p class="ql-block">吉林鐵路總站始建于1928年,1929年建成投入使用,曾用名八百攏站、黃旗屯站,吉林西站,占地面積897平方米,建筑面積1109平方米,有站舍和鐘樓組成,德式風格建筑。吉海鐵路是吉林第一條由中國人自主籌資、設計、修筑、管理的鐵路線路。由時任吉林省長張作相主政時期主持修筑完成,是民國時期中國東北鐵路站舍中頗具代表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又去打卡了吉林市天主教堂,這個教堂既是史跡,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于1926年建成,是典型的歌特式建筑,并且現(xiàn)在仍然開放供教徒們使用,游客也可以入內參觀。教堂前部有三坐尖塔形建筑,中間鐘樓高45米,塔尖上立有2米高的鐵十字架,樓內懸掛銅鑄大鐘一鼎,每逢禮拜日或天主教節(jié)日,教堂鐘聲傳到數(shù)里之外。</p> <p class="ql-block">這個天主教堂是1898年法國天主教堂傳教士蘭祿業(yè)和古若瑟在吉林市建造,入內,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是一座磚石拱型建筑,全堂有14根高大的石柱支撐。</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玻璃窗全部釆用彩色圖案玻璃,上面繪有花卉和圣經(jīng)故事。</p> <p class="ql-block">吉林市這個宗教多元化的城市讓我們有了意外的驚喜,忍不住在這個城市的地標打卡。</p> <p class="ql-block">24年8月26號這天我們回到長春,第二天就要回滬,我們住進了第一天訂錯日期的那家酒店,這是一幢偽滿時期的老建筑,說是偽滿時期的軍官俱樂部改建的。</p> <p class="ql-block">酒店的裝飾蠻贊的,充滿了民國風情,我喜歡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在酒店吃完早飯閑逛,發(fā)現(xiàn)酒店的后院也布置得別出心裁,讓人難忘。</p> <p class="ql-block">下午就要去機場回滬,看看還有時間,我們一早去了般若寺,</p><p class="ql-block">“般若”二字是音譯過來的,意指“智慧”,但卻與我們理解的聰明智慧有所不同,它的意思是一種洞察,一切明了的無上智慧。也是佛法當中的無上偉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座寺廟占地面積不大,位于城市的居民區(qū),創(chuàng)建之初僅有7000多平米,直到1932年遷址重建后經(jīng)過擴建,至今也僅13700平米,與他處十萬、幾十萬平米的寺廟無法相比,不過這里與其他寺廟并無太大區(qū)別: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觀音殿、伽藍殿、祖師殿、鐘樓、鼓樓、齋堂一個不少。從這座圓洞門的外面看過去,看到了一個大大的“佛”字,詮釋了佛教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般若寺出來,我們又去了沙俄領事館舊址。這是一座具有濃厚歌特式建筑風格的老房子,也是百年歷史的建筑,始于1904年,現(xiàn)在的建筑完全復原了原來的風貌。</p> <p class="ql-block">進入里面,大量的照片,記錄了長春這個僅有200多年的城市,卻在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史中飽受摧殘,曾經(jīng)在長春這片土地上出現(xiàn)七處領事館。百年滄桑,歷史變遷,一層四個展館主要展現(xiàn)了長春中東鐵路,寬城子領事館的各種歷史,警酲后人不忘歷史。沈先生喜歡人文,看得非常認真仔細。</p> <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的最后一站是長春電影制片廠,到這里,是為了一種情懷。小時候是看著長影廠的電影長大的:英雄兒女、五朵金花、白毛女。。。那時候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永遠留在了回憶中。</p> <p class="ql-block">長影廠出片的電影,都有這個Logo,本篇游記的最后一張圖就用這張圖來結束。長春這個城市,近幾年我已來過三次,偽滿皇宮博物院啥的景點早已去過,這座城市作為這次旅行去往別的城市的中轉站,讓我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這次東北吉林之行的點點滴滴,也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難以忘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