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文殊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五臺山因文殊菩薩在此居住和演說佛法而聞名,成為眾多信徒心中的圣地。這次我們也懷著虔誠的心去朝拜了這座圣山。</p><p class="ql-block"> 第四站:走進五臺山</p> <p class="ql-block"> 五臺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地處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部。占地面積607.4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由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組成。《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云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p> <p class="ql-block"> 五臺山現(xiàn)有近200多座寺院,寶塔150余座等。多朝皇帝前來參拜。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主要的精華景點有五爺廟、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等。</p> <p class="ql-block"> 五臺山不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還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這里有許多古老的寺廟和宗教活動場所,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前來朝拜,體驗佛教修行生活。</p> <p class="ql-block"> 五臺山不僅在2004年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還在2007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 ,并于 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顯通寺,位于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zhèn)北側(cè),是五臺山規(guī)模大、歷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全山寺院之首,與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寺廟之一。</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公元69年),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時擴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華嚴寺”。明初重建,太祖賜額“大顯通寺”。</p> <p class="ql-block"> 該寺坐北朝南,面積約8萬平方米,各種建筑400余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中軸線建殿七座,分別為觀音殿、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殿、銅殿和藏經(jīng)閣。</p> <p class="ql-block"> 銅殿鑄于明萬歷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銅10萬斤,是中國國內(nèi)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1982年,國務(wù)院將顯通寺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23日,中央機關(guān)離開延安,向河北西柏坡進發(fā),4月9日毛主席率領(lǐng)中央前委機關(guān)途經(jīng)五臺山并夜宿至此。</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lǐng)導(dǎo),率領(lǐng)前委機關(guān)三千多人,離開陜北,東渡黃河,途徑山西,于四月九日來到五臺山,住塔院寺方丈院。在短暫的時間里,毛主席觀賞了青、黃廟古跡,訪問了漢、蒙、藏同胞;勉勵農(nóng)民努力發(fā)展生產(chǎn),武裝起來保衛(wèi)勝利果實。</p> <p class="ql-block"> 次日,從五臺山出發(fā),經(jīng)長城嶺,前往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指揮了著名的"三大戰(zhàn)役",徹底打垮蔣家王朝。解放后,按照原樣進行恢復(fù)陳列?,F(xiàn)保存有五個路居室,另有三個展廳,是山西省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