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是一篇遲發(fā)的稿子,因為距離我家文殊蘭開花已經(jīng)過去四十多天了。因為太忙,暫時把它冷藏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文殊蘭,在北方屬于不太常見的花卉。我雖然養(yǎng)了多年,也開過幾次花,但終究沒達到我希望的理想狀態(tài),原因是我管理不善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文殊蘭是石蒜科文殊蘭屬的多年生粗壯草本,鱗莖長圓柱形,就像綠色“洋蔥頭”;葉深綠色,線狀披針形,邊緣波狀,先端漸尖具尖頭;在我們石家莊一般夏季開花,像蒜苗抽苔一樣從鱗莖中心抽出花莖,像“蒜苔”般亭亭玉立,長約六七十厘米不等,幾乎與葉等長;頂端總苞片披針形,裂開后即現(xiàn)出一個個花苞,約十余個不等,按照從下到上順序依次開花,花瓣潔白細(xì)長,向下翻卷,妖嬈多姿,有香味,可稱為優(yōu)良的觀花觀葉植物。</p><p class="ql-block"> 約十幾年前,我在我家舊房青園小區(qū)大門口見到一個賣花人展示的文殊蘭,株高一米多,鱗莖有碗口大,葉片展開,非常漂亮。后來,我也就開始養(yǎng)起來了。養(yǎng)起來后我才知道它適應(yīng)性極強,它雖然喜光,但耐半陰,耐鹽堿,但不耐寒,在北方不宜露地栽培,適合盆栽。文殊蘭繁殖可以播種和分株繁殖。因為我養(yǎng)的沒有結(jié)過種子,所以只能分株繁殖。它的鱗莖基部經(jīng)常會孳生一些新芽,每個新芽下部會慢慢生出須根來。待新芽長到十幾厘米高時,可小心從根部連根把它切下來,栽到另一花盆即可,注意分株時帶的須根越多越容易成活。如果不想分株繁殖,在幼芽冒頭時就直接把它“計劃”掉,只保留主莖,那么,鱗球莖就會生長得快了,迅速膨大之后觀賞價值就高得多了!</p><p class="ql-block"> 據(jù)資料介紹,文殊蘭葉子與鱗莖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跌打損傷、風(fēng)熱頭痛、熱度瘡腫等癥,全株有毒,以鱗莖最毒,不懂中醫(yī)的最好別動它,免得中毒。同時要防止家畜家禽接觸,以免誤食引起中毒。</p><p class="ql-block"> ——武鋒(一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