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艾繪習(xí)第41期B6組《孔子傳》24.8.23號讀書心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姐姐來助陣,哈哈!又給我們拓展了好多知識點,這些故事聽來很受啟發(fā),從古至今,讓我們有了更深的反思。任重而道遠,我們也要將傳播正能量為己任,至少在當下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盡力為之。</p><p class="ql-block"> 整個國家的風(fēng)氣,人人都有責任去承擔,中國是文明古國,是禮儀之邦,古代的人都很注重禮儀禮節(jié),現(xiàn)代有很多禮儀簡化了,但是心中的禮,那份敬畏心,卻也隨之而淡薄了,所以像孔子那樣已經(jīng)將禮與他自己融為一體,他一行出來就是禮,這樣的境界非常人所能至,但是自我們自己開始,重拾這樣的敬畏心,敬畏心本就是自心里發(fā)出來的,不是做給任何人看到。心中有方能行出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晚年刪述六經(jīng),為我們留下這些好的東西,他主張隱惡揚善,昨晚陽明心學(xué)課上立平老師講的就是激昂大我,去除小我。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合乎理的,我們不去觸碰它。一個人的外在是內(nèi)心的呈現(xiàn),與他人相處當時時帶著恭敬心,人人皆我?guī)?,小組內(nèi)每一位書友都是我的老師,我們是五個8090后,與一位10后,年齡并不影響大家的融洽相處,蔡蔡這位十幾歲的孩子也跟著一起堅持了這么多天,這期共讀已接近尾聲,大家都特別自律,蔡蔡更是每天堅持參加共讀、分享,按時完成心得,這一份自律,非常值得我學(xué)習(xí),我想在我跟蔡蔡同樣年齡的時候,我好像還只知道上學(xué)和干農(nóng)活兩件事吧,從沒思考過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蔡蔡身上看到了祖國的未來,很欣慰。中國必將成為文化強國,創(chuàng)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望也必定實現(xiàn),因為這是符合天道的,這與孔子講的泛愛眾而親仁,與陽明先生的天地萬物為一體,是一樣的,是為了整個人類的發(fā)展。而我們作為其中一員,既感到榮幸,也要做好自己的擔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銘澤分享了孔子與其愛徒子路初識的故事,孔子的確很愛這個弟子,在眾多弟子中,孔子說如果他的道行不通了,乘桴浮于海,唯有子路會陪著他,這是對子路忠心的一種贊揚,也是對子路的一份信任,而子路是陪伴孔子最長的,也是敢于進言的一位弟子,他對子路責善的多,正是因為他看到了子路身上的勇,在孔子看來,勇既能用于做好事,也可用于干壞事,需要“義”的節(jié)制。我想了一件事,凡事不能太執(zhí)著,因為過尤不及,過了不好,不及也不好,凡事還要經(jīng)過自己的價值判斷,可為與不可為,同樣一件事在不一樣的情況下,處理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子路好勇固然是好,還需有人時時提醒他,所以孔子每每對于子路的打擊批評,何嘗不是對他的一種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子貢也是孔子最喜愛的弟子之一,他是個商人,還是出色的外交官,自孔子開始興辦私學(xué),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以學(xué)習(xí),其實這對整體社會而言是一大幸事,因為人人學(xué)禮學(xué)道德,整體社會風(fēng)氣就是向上的,而像子貢這樣的商人學(xué)禮,同樣能夠推動整體社會像好的方向發(fā)展,他們這幾個徒弟對于后世的影響也是有很大貢獻的。子貢的才華,在其各個方面都能被世人所看到,所以有人就說子貢比孔子厲害,但是子貢不僅是表面維護老師,是他在心里就對孔子非常敬重,他同樣看到自己與老師境界的差距。所以才用譬之宮墻來形容老師的學(xué)問之高深,外人連門都找不著,根本看不到里面的風(fēng)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總之孔子能夠得到顏回、子路、子貢這樣的一批英才而培育之,是孔子人生的樂事。而顏回、子路、子貢這樣的英才能追隨孔子,沐浴在孔子的德風(fēng)之下,更是他們的人生樂事。鮑鵬山教授能夠如此深刻的洞察歷史,將孔子的畢生經(jīng)歷以及思想,在書中如此清晰透徹的呈現(xiàn),不僅通俗易懂,還令人產(chǎn)生無盡感慨,透過作者的視角,去了解孔子,去了解他的思想,去感受這樣一位圣人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總是趨利避害,這是天性里就有的,這是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能夠克己,克除自己的私心雜念。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其中“精”字,就是指大米去除外面谷皮的過程,就是去人欲存天理的過程,人一生就是要走在致良知的路上。感恩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