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錦州筆架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遼寧省錦州市天橋鎮(zhèn)的遼東灣。景區(qū)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28平方公里,是一個(gè)集自然風(fēng)光,文化底蘊(yùn)和娛樂體驗(yàn)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qū),也是國家4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筆架山就是近海中的連陸小島,其形狀酷似筆架而稱名為筆架山。</p><p class="ql-block"> 在筆架山東部海中,也有一個(gè)形如筆架的小筆架山與之遙相對應(yīng),故稱為“大筆架山”。</p><p class="ql-block"> 小筆架山位于錦州經(jīng)濟(jì)開發(fā)區(qū)王家窩鎮(zhèn)東,距海岸約一公里,可惜沒有找到其圖片。</p> <p class="ql-block"> 這是過“天橋”前或出海前經(jīng)過的大門,叫做“海門”。</p> <p class="ql-block"> 此門由清華大學(xué)建筑設(shè)計(jì)并建造,海門主體部分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分是一道彩虹形的石拱橋,象征著筆架山的天橋,南側(cè)部分有兩根鑰匙形的石柱組成,象征著游人開啟神圣筆架山的鑰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座雕像為“仙女造橋”,高14.2米,有108塊雕刻的花崗巖組成。根據(jù)神話傳說,為了紀(jì)念兩位九天仙女下凡造天橋而建立仙女造型。</p> <p class="ql-block"> 仙女造型美麗動(dòng)人,一臥一立,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于2002年8月,在本溪農(nóng)行明山支行工作期間,和行內(nèi)員工來筆架山觀光的合影,時(shí)間真快啊,20多年過去了,我退休都快5年了。</p> <p class="ql-block"> 美麗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神話傳說中,很久以前,上天九霄宮三元仙子,每年中元節(jié)都去承受人間的“香火供奉”,不巧這一年上元仙子在爐中煉金丹未成而不能離開。這樣只好由中原和下元兩位仙子駕五彩祥云飛下天界,來到渤海筆架山。見這里海秀山奇,人民淳樸,兩位仙子見海島與大陸交通不便,決定修一座橋連接起來,以造福人間。</p><p class="ql-block"> 于是施用移山填海的法力,頃刻間,那海橋既修造成功。渤海有條黑龍兇殘貪庚,常吞噬人畜。它發(fā)現(xiàn)兩位仙女在筆架山修造神橋,大為震怒,便興風(fēng)作浪,妄圖破壞。中元下元兩位仙子與它搏擊苦斗,又請來金翅大鵬助戰(zhàn),終于降服了作惡多端的黑龍。</p><p class="ql-block"> 天朗云上,明月浮躁,一條神橋鋪設(shè)在海上,溝通大陸山島,自此它潮落現(xiàn)出,潮落隱沒,神奇絕妙,變化萬千,堪稱“天下一絕”。</p><p class="ql-block"> 這種天下奇觀,據(jù)說廣東還有一例。</p> <p class="ql-block"> 在海岸線上拍筆架山。</p> <p class="ql-block"> 這是漲潮時(shí)“天橋”被海潮淹沒的海面情況。</p> <p class="ql-block"> 剛剛開始退潮,所以此時(shí)要盡早登上筆架山,有兩處就得涉水而過。</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2002年8月來筆架山,走在“天橋”上所拍,也記不住是哪位同事給拍的照片,真的很感謝啊,留下了美好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說棧道顯得不專業(yè)了。</p> <p class="ql-block"> 行進(jìn)在通往筆架山的“天橋”上。</p> <p class="ql-block"> 我們正涉水而行。</p> <p class="ql-block"> 在“天橋”上,拍東部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 筆架山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 我在筆架山很想你!</p> <p class="ql-block"> 登島后,首先看到的是這些標(biāo)志性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這是“五母宮”。</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不同角度拍“三清閣”。</p> <p class="ql-block"> 這是站在三清閣上所拍。</p> <p class="ql-block"> 這個(gè)說法不正確了,應(yīng)該是站在筆架山島的最高處,也就是三清閣上所拍為最準(zhǔn)確了,也就是說拍海島的南側(cè)。</p> <p class="ql-block"> 這是站在三清閣上拍海島的北側(cè)高地。</p> <p class="ql-block">筆架山為道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氣勢恢宏。</p> <p class="ql-block"> 這里建有觀音殿,財(cái)神殿等等,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 建筑高低錯(cuò)落有致,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 順山勢而建,堪稱完美!</p> <p class="ql-block"> 我們觀看島上建筑后,順勢來到東側(cè)的環(huán)島 觀光路上,再由此返回游船碼頭,也就是筆架山下的“天橋”之上。</p> <p class="ql-block"> 我曾不只一次來筆架山游覽,但那也都是看完了筆架山的三清閣后,也就從登山的原路返回到筆架山的“天橋”上,也許那個(gè)時(shí)候還沒有修環(huán)島路和棧道。</p><p class="ql-block"> 我看后感到驚奇,沒想到這里的山勢如此特別,美麗之極。</p> <p class="ql-block"> 巖層斜躺有序。</p> <p class="ql-block"> 在海邊的環(huán)島棧道上再拍三清閣。</p> <p class="ql-block"> 這應(yīng)該是人為所致吧,是什么動(dòng)物的頭部,我也沒有搞清楚。</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比較直觀的反映了棧道和環(huán)島路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 你看到了山崖上的中國地圖了嗎?</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地殼活動(dòng)的遺跡吧,反映了巖層剝落情況。</p> <p class="ql-block"> 這兩幅圖片就更加上眼了。</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這是筆架山東側(cè)山崖下,拍筆架山東側(cè)山崖的整體情況,規(guī)模不大,但很是壯觀??!</p> <p class="ql-block"> 人們在趕海。</p> <p class="ql-block"> 海面上海鷗在飛翔。</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乘坐快艇返航的。</p> <p class="ql-block"> 海鳥在覓食。</p> <p class="ql-block"> 這是錦州錦港大街的街景,我們在返程。</p><p class="ql-block"> 這次隨團(tuán)來錦州筆架山游覽,也屬舊地重游,二十多年過去了,固有的記憶猶存,如“天橋”和三清閣,但新奇也不少,如錦州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筆架山東側(cè)的山崖如此險(xiǎn)俊,如此奇妙,讓我驚嘆不少;還有筆架山景區(qū)的“海門”,設(shè)計(jì)精妙,寓意深邃。這些都刻在了我的腦海之中。</p><p class="ql-block"> 筆架山我還會(huì)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在遼陽段遭遇了暴雨,快到本溪了,前方天空又亮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謝謝欣賞。感謝姜力女士提供了部分圖片和視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 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