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D15:今天我們要去黃河源景區(qū)(兩湖一碑)。</p><p class="ql-block">我們曾經(jīng)兩次去過黃河壺口瀑布,在蘭州看過穿城而過的黃河,去過內(nèi)蒙的老牛灣(長城與黃河第一次握手的地方),還有瑪曲的黃河第一灣……黃河的源頭在哪里?多年前《遠方的家》其中一集介紹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也稱做高原姐妹湖,黃河便是在這里流出。從此,溯源黃河的愿望便根植于心。</p><p class="ql-block">昨晚我們在酒店得知,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黃河源頭牛頭碑一帶已經(jīng)封閉了,如果一定要去,必須在7點工作人員上班之前趕到景區(qū)大門!今早簡單洗漱后,5:15從酒店出發(fā)。</p><p class="ql-block">這里與內(nèi)地差不多有兩個半小時的時差,夜色還籠罩著整個小縣城,大街上一個人也沒有,被兩旁昏黃稀疏的路燈映射下,顯得格外幽暗……幸好在酒店的停車場有兩輛車正在啟動,與我們同路,有他們帶路,心里踏實了很多。不過還是有一段誤入歧途,果斷甩掉他們,走上了正路。待我們下山時才又相遇。</p> <p class="ql-block">漸漸地天邊已經(jīng)露出了“魚肚白”,四周的景物也清晰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從瑪多縣城到牛頭碑全程90多公里,基本是縣、鄉(xiāng)道,其中有一半是搓衣板路,車輛只能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龜速前行,據(jù)說是為了保護三江源野生動物的安全刻意沒有把路修好。</p> <p class="ql-block">不知什么時候,路邊出現(xiàn)了河流相伴,河面無比寬闊。藍天映在水中,靜靜地猶如一個溫婉的少女。</p> <p class="ql-block">早上6點半,終于遠遠地看到了“黃河源園區(qū)”的大門,景區(qū)大門果真沒有關(guān)上,也沒人看守!“進來了!進來了……成功進來了!OK了!”此時感覺自己就像一名足球講解員,當看到皮球被踢進大門后,興奮得抑制不住,大聲狂呼起來!</p> <p class="ql-block">此時的黑夜已經(jīng)完全退去,天空換上了一身藍色的外衣,在東邊初升朝陽的照耀下,讓這身外衣又鑲嵌上了一層閃閃發(fā)光的“金邊兒”。今天是一個難得的大晴天!</p> <p class="ql-block">汽車行駛在砂礫路上,兩旁是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遠處的小山坡總是這么近,卻又是遙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黃河源頭地區(qū)蓄水量最大的高原湖泊。2018年5月,因旅游活動已嚴重影響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游客被禁止進入該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是鸕鶿、雁鴨類和鷗類的重要繁殖地,即使在冬季,鄂陵湖邊仍有很多水鳥聚集,一片祥和景象。</p> <p class="ql-block">行駛在無人的土路上,間或成群的黃鴨、黑頂鶴飛掠而過,路邊也不時出沒一群群藏野驢,平添了幾份生趣和驚喜。</p> <p class="ql-block">從景區(qū)大門又行走了大約30公里,眼前忽見水天一色,廣闊無比的湖面令我們無法想象,看路旁石頭上的大字,才知道鄂陵湖到了。</p> <p class="ql-block">真的見到鄂陵湖,才發(fā)覺它的巨大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無論誰都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藍的透亮、藍的像畫上去一樣、藍的不真實。雖一路顛簸,看到眼前的場景早已忘記了旅途的疲憊。</p> <p class="ql-block">從鄂陵湖石碑到牛頭碑大概還有總路程的一半,可能是因為需要翻山的緣故,總覺得一直到不了目的地,路程真是又顛簸又長。好在還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黃河水描繪出的和諧畫卷相伴,</span>路程走得還快些。</p> <p class="ql-block">母親河黃河從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發(fā)源后,經(jīng)星宿海匯流兩湖之地,被巴顏郎瑪山和錯爾朵則山環(huán)抱隔阻,形成源頭第一個大湖——扎陵湖。湖水從東南流出,經(jīng)過一條長約20公里、寬約300多米的黃河峽谷,分九股注入第二個湖泊——鄂陵湖。</p> <p class="ql-block">真的很佩服生活在這里的牧民,海拔高不說,他們每天走這樣的路進進出出,得是啥心情???</p> <p class="ql-block">當我們一路翻山越嶺來到一個小村子旁時,牛頭碑就不遠了,此時距離黃河源的牛頭碑只有6公里了,距離扎陵湖還有幾十公里。不過這6公里也是最難開的6公里!不僅路況很差,而且坡陡彎急!還好對面沒有車輛來,基本上全部都是回頭彎,駕駛技術(shù)差的還是不要嘗試了(此處為我家的老司機點贊)!</p> <p class="ql-block">這里正在修建一座寺廟,鎏金屋頂從遠處看格外耀眼。從寺邊的小路開始拐彎爬山,這是真正的盤山了,這座山叫措日尕則山,而牛頭碑就在它的山頂處。</p> <p class="ql-block">高原上的牦牛是幸福的,每一個生靈都是幸福的。以前總覺得文成公主離開大唐千里迢迢遠嫁吐蕃是不幸的,如今很多人把一生必須踏上一次高原作為奮斗目標,也許這就是高原的魅力。我想文成公主當年在看到藏區(qū)的一山一湖也真正的觸動了心靈,進而愛上這個地方。</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山路,更顯上山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4個多小時后,隱隱約約可以看到“牛頭碑”的身影,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沉住氣再往上盤爬,爬過幾個胳膊肘彎,我們終于登上海拔4610米的措日尕則山頂。</p> <p class="ql-block">車開到山頂停車場,爬到牛頭碑上面也是挺累的,畢竟海拔4600米以上不說,風還很大。</p> <p class="ql-block">黃河源牛頭紀念碑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間的海拔4610米的措哇尕則山的頂峰。為開辟黃河源頭的旅游業(yè),瑪多縣人民政府于1988年修建了這座華夏之魂河源牛頭碑,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寬2.8米,碑體用純銅鑄造,總重5.1噸。十世班禪大師和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分別用藏漢文為紀念碑題寫了“黃河源頭”四字。碑上刻有瑪多縣人民政府撰寫的碑文,碑文均用銅版鑄模鑲嵌,碑式別致,字體雄渾。</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造型選擇了原始圖騰神圣的崇拜物——牛,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象征著中華民族歷經(jīng)滄桑的悠久歷史和勤勞樸實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曾經(jīng)被定義為的黃河源頭,但自從“兩湖”被確認為黃河源頭伊始,就爭議不斷。持不同意見的主要是來自當?shù)?。他們堅持認為“兩湖”也另有水源,還不能算是黃河真正的出水口。于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國家再次組織了對于黃河源頭的較大規(guī)模的全面勘察,發(fā)現(xiàn)黃河水源的確另有來處。于是考察隊追蹤尋源,到了喀喇昆侖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與約古宗列盆地,終于在“兩湖”以西接近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的地方,找到黃河的兩個出水點。因為此處是在青海玉樹州曲麻萊縣版圖之內(nèi),所以這一來,玉樹藏族自治州從原來的兩江(長江和瀾滄江)源頭,一躍又擁有了“母親河”黃河源頭的身份,成為名副其實的,集三條大江源頭于一身的“中華水塔”。</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要在這里豎立一座河源牛頭碑呢?據(jù)資料記載,這同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頗有關(guān)聯(lián)。</p><p class="ql-block">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干布率領(lǐng)侍從和衛(wèi)隊從拉薩前往柏海,也就是措哇尕則山下的扎陵湖與鄂陵湖附近等待文成公主,后來這片河灘被稱為“迎親灘”。</p> <p class="ql-block">站在海拔4610米牛頭碑的山頂,一邊可以看到浩瀚的鄂陵湖,另一邊則可以遠眺扎陵湖。這時的鄂陵湖在你的眼中是那么的寬闊,山下遠處的寺院則顯得如此渺小,湛藍湛藍的湖水是那么的清純和寧靜,這就是我們黃河母親美麗純潔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牛頭碑”旁的插箭臺,據(jù)說是格薩爾王英勇奮戰(zhàn)的紀念;被稱為“黃河源頭第一縣”的瑪多是英雄格薩爾賽馬稱王的福地。</p> <p class="ql-block">“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發(fā)祥地,黃河沖破高山峽谷,蕩滌歷史沉渣,澆灌中華大地,直下東海,一瀉千里,黃河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在藍天白云之下,高山平湖之上,那凌厲的風讓五色的經(jīng)幡發(fā)出獵獵的聲音,這牛頭碑的碑文再一次激起我們對黃河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依偎在古樸、雄渾、粗獷的牛頭紀念碑圍欄旁,那披銀掛甲的巴顏喀拉山遙遙在望,高聳入云,皚皚雪山下,草原碧綠如洗。那撒滿山岡、湖畔的牛羊,安然游動;黑白相間的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上,似扁擔,如蘑苦,青煙繚繞,牧笛悠悠。這優(yōu)美恬淡的絕艷風景,使人樂而忘返,回味無窮,頓生心蕩神馳之感。</p> <p class="ql-block">99%的游客驅(qū)車前來三江源往往止步于牛頭碑,因為從牛頭碑再前往扎陵湖便是真正的蠻荒之地,我們也就止步于此,終將沒有成為那1%的人。</p> <p class="ql-block">“牛頭碑”的山腳下的藏傳佛教寺院,似乎在默默守護著黃河的“雙眼”。</p> <p class="ql-block">我還發(fā)現(xiàn)有羚羊,也不知道是不是藏羚羊!這些精靈還是很有意思的,也不太怕人,慢慢地走著!</p> <p class="ql-block">走近湖邊,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水面顏色隨著光線抽象畫般從近到遠呈現(xiàn)多種遞變,縱橫著青藍、粉藍、蔚藍。水波在明藍色的天空下蕩漾,天上的云彩,周圍的山嶺,倒映在水中,被稱為“藍色的長湖”真是名副其實。</p> <p class="ql-block">面對水天一色的仙境,任何人都難以抑制心中的狂喜。那個時候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稱為“黃河源頭姊妹湖”。在河源地區(qū),大河還叫作瑪曲,從鄂陵湖流出后才真正地叫作黃河。這里的黃河沒有奔騰洶涌,也沒有攜泥帶沙,它似一條哈達,吸收著天地的愛與光華,蜿蜒在草原上。難以想象,那氣勢磅礴、洶涌奔騰、可以裹挾黃土、蕩滌淤泥的母親河——黃河,她的源頭竟像個純美的小姑娘,從濕地、小溪,到蔚藍的高原雙湖,是那樣的安靜清澈,溫婉嫵媚,河邊鷗鳥成群,儼然一幅天堂里的圖畫,讓人沉醉而不忍打攪,同時也深感大自然的神奇與神秘!</p> <p class="ql-block">李白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蹦敲矗@里便是“天上”!</p> <p class="ql-block">看完兩湖一碑,我們的主要心愿也已經(jīng)順利實現(xiàn),青藏之行也接近了尾聲。</p> <p class="ql-block">鄂陵湖、扎陵湖最美的季節(jié)應(yīng)該是夏天,湖邊的草原上開滿鮮花,綠綠的牧草、五彩的鮮花和藍藍的湖水相映襯,顯得格外美麗。因為這里地處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極其脆弱,希望這種美麗不要被無序的開發(fā)所破壞,愿我們每個人能共同去維護那里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原路返回瑪多縣城已是中午1點多,午餐后繼續(xù)上路,西寧方向。</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開始都是為了有個圓滿的結(jié)束,當我邁出第一步的時候,當我在路上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我?guī)缀趺恳豢潭荚谙胧裁磿r候才能到達終點?而當要離開終點的時候,我又很舍不得,舍不得結(jié)束。再見了牛頭碑!再見了鄂陵湖!再見了天上瑪多!</p> <p class="ql-block">西麗高速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人們都說出門看人品,不信還真不行。從牛頭碑下山后天氣陰沉,不時的還有淅淅瀝瀝的小雨,有一段在高速路上居然下起了大暴雨,待我們到達湟源時,雨停了。今天司機哥哥一腳踹了將近700公里,爛路、堵車外加雨天,大贊??</p> <p class="ql-block">D16:西寧—北京</p><p class="ql-block">昨晚宿湟源,距離西寧機場1小時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青海的最后一次午餐,最最留戀那穆甄酸奶。</p> <p class="ql-block">人們總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目的是欣賞沿途的風景。而我想說,旅行,不只是風景,再用雙腳丈量大地的同時,更多的是對靈魂的洗滌和凈化,是自身的成長。</p> <p class="ql-block">最后說說高反:首先是戰(zhàn)勝心里的恐懼,再而有所準備。曾經(jīng)甘南、云南、川西等的高原旅行為這次青藏之行也奠定了些基礎(chǔ),服用高原安(不知其效果,有可能是安慰劑),攜帶氧氣(袋裝和瓶裝,基本未用),晚上服用佐匹克?。ò裁撸┖头冶氐谩?傊?,一路上還順利,沒啥大問題,就是沒有食欲,可能也是高反之一。經(jīng)驗之談,可以借鑒,但存在個體差異,高原行,需謹慎!(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