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東極撫遠”特指中國陸地最東端的縣級行政單位——撫遠市,是祖國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和“東方第一縣”之美譽。近些年來由于黑瞎子島的部分回歸,更是在國人心中產(chǎn)生了一探究竟的強烈愿望,但對于不會開車的吾輩來說只能是個夢想。</p><p class="ql-block">這次在夫人的閨蜜伉儷的幫助和陪伴下,終于實現(xiàn)了這一夢想。</p> <p class="ql-block">一、圖們江的遐想</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31日早晨七點我們從吉林市出發(fā),開始這次“東極撫遠”之行,一路驅(qū)車行駛在春末夏初的東北大地上,清新的空氣,油黑的田野,綠油油的秧苗,繁忙的農(nóng)村,~~一切都成為相機中的焦點,下午我們來到了吉林省琿春市的防川風景區(qū)。</p><p class="ql-block">防川風景名勝區(qū)為山區(qū),地勢起伏,瀕江臨海,依山傍水,素有“雞鳴聞三國,犬吠驚三疆”的美稱。景區(qū)內(nèi)有龍虎閣,內(nèi)有土字牌等歷史圖片,登上龍虎閣可以“一眼望三國”,看到中俄,中朝邊界線上的鐵絲網(wǎng)、界標、圖們江的自然景觀以及連接俄朝的鐵路大橋,可以令人無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二、二戰(zhàn)最后一戰(zhàn)</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件后日本為加強對蘇戰(zhàn)爭準備,從1934年起,關(guān)東軍在東起吉林省琿春,中部經(jīng)黑龍江省中蘇邊境,西至內(nèi)蒙古海拉爾(今呼倫貝爾)和阿爾山5000公里的邊境地帶,修筑了17個筑壘地域(要塞),筑壘帶總長800公里,共有4500個永備工事,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要塞由東向西分別為:琿春,東寧,鹿鳴臺,綏芬河,觀月臺,半截河,廟嶺,虎頭,富錦,鳳翔,霍爾莫津,璦琿,黑河,法別拉,烏諾爾,海拉爾,阿爾山。</p><p class="ql-block">而位于黑龍江省綏芬河地區(qū)的東寧市境內(nèi)的東寧要塞是侵華日軍為防御前蘇聯(lián)的進攻而修筑的重要軍事筑壘之一,由于是在1945年8月30日被蘇聯(lián)紅軍解放,被譽為二戰(zhàn)的最后一戰(zhàn)。2024年6月1日我們參觀了東寧要塞遺址,廣場上有李德生將軍的題詞:二戰(zhàn)最后一戰(zhàn)。</p> <p class="ql-block">三、綏芬河的夜色</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日晚我們來到了綏芬河市,黑龍江省的綏芬河市是著名的中東鐵路中國境內(nèi)的終端,地形起伏,有著諸多的二十世紀初的建筑:俄羅斯領(lǐng)事館,日本領(lǐng)事館,六大代表秘密聯(lián)絡站等,細雨中我們匆匆地打卡一過。</p> <p class="ql-block">四、興凱湖,晚霞</p><p class="ql-block">興凱湖位于中國黑龍江省密山市東30余千米處,面積4380平方千米,北屬中國,南屬俄羅斯,中方面積1080平方公里,是中國邊界上最大的界湖,由大小興凱湖組成,兩湖之間所隔沙崗,小興凱湖全部屬于中國。</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日下午我們來到興凱湖景區(qū),登上觀景臺,寧靜的小興凱湖景色盡收眼底,大興凱湖沙灘上孩子們在嬉戲玩耍,水面不時激起陣陣漣漪;隨后我們沿著沙崗一路駛向興凱湖農(nóng)場,追尋當年開拓者的蹤跡,在八五二農(nóng)場的稻田中巧遇落日余暉和暴雨前夕風云變幻的美景,駐足拍了幾張照片后,大雨傾盆而下,我們驅(qū)車前往虎林市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