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2024年高考語文作文試題</p><p class="ql-block">新課標I卷</p><p class="ql-block">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p><p class="ql-block">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p><p class="ql-block">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 class="ql-block">新課標II卷</p><p class="ql-block">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p><p class="ql-block">本試卷現(xiàn)代文閱讀I提到,長久以來,人們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隨著“天問一號”飛離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遙遠的深空……</p><p class="ql-block">正如人類的太空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在不斷抵達未知之境。</p><p class="ql-block">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 class="ql-block">全國甲卷</p><p class="ql-block">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p><p class="ql-block">每個人都要學習與他人相處。有時,我們?yōu)楸苊鉀_突而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坦誠交流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相遇。</p><p class="ql-block">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p><p class="ql-block">北京卷</p><p class="ql-block">微寫作(10分)</p><p class="ql-block">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p><p class="ql-block">(1)微信朋友圈有“點贊”功能。有人關注“點贊”數(shù)量,有人熱衷于給人“點贊”……對“點贊”現(xiàn)象,你有什么看法?請說明你的觀點和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有理。</p><p class="ql-block">(2)年級準備開展“走進名人故鄉(xiāng)”主題研學活動,計劃在目的地研學兩天,現(xiàn)征詢同學們對目的地的建議。你建議去哪里?請說說理由。要求:明確寫出名人及其故鄉(xiāng),重點陳述理由,理由合理。</p><p class="ql-block">(3)請以“月的獨白”為題目,用月亮的口吻,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作文(50分)</p><p class="ql-block">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區(qū)、學校及個人信息。</p><p class="ql-block">(1)幾千年來,古老的經(jīng)典常讀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亙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時間的淬煉中,愈顯活力和價值。</p><p class="ql-block">請以“歷久彌新”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p><p class="ql-block">要求:論點明確,論據(jù)充分,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p><p class="ql-block">(2)個人成長需要打開視野,人際交往需要打開心扉,科技創(chuàng)新需要打開思路……打開,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打開,帶來新的氣象。每一次“打開”,都有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請以“打開”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p><p class="ql-block">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充實、合理,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p><p class="ql-block">天津卷</p><p class="ql-block">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p><p class="ql-block">在繽紛的世界中,無論是個人、群體還是國家,都會面對別人對我們的定義。我們要認真對待“被定義”,明辨是非,去蕪存真,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過“自定義”來塑造自我,彰顯風華,用自己的方式前進。</p><p class="ql-block">以上材料能引發(fā)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結合你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p><p class="ql-block">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p><p class="ql-block">上海卷</p><p class="ql-block">寫作 (70分)</p><p class="ql-block">生活中,人們常用認可度判別事物,區(qū)分高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認可度”的認識和思考。</p><p class="ql-block">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p><p class="ql-block">二、2024年高考語文全國卷作文試題解析</p><p class="ql-block">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制的語文作文試題共3道。試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教育強國”重要論述的精神,聚焦發(fā)展新質(zhì)生產(chǎn)力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著力考查學生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解決真實問題,學會溝通、善于表達。</p><p class="ql-block">激發(fā)探究意識,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按鸢概c問題”聚焦技術發(fā)展背景下“問題”內(nèi)涵與外延的變化,思路開放、多元;“抵達未知之境”突出不懼失敗、不斷嘗試、放眼未來的品質(zhì);“真正的相遇”引導學生結合切身的體會或?qū)ι鐣挠^察去思索成長中的典型問題。3道作文題均以“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為中心,融合社會與個人、科學與人文,強化對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潛質(zhì)的考查。</p><p class="ql-block">貼近學生生活,彰顯青春氣象。作文題與考生生活息息相關,每道題可寫的空間與切入角度都很多,學生既可以書寫時代主題,也可以結合個人生活與學習,從身邊具體事例談起,表達個人成長中的感悟與思考,彰顯直面成長、勇立潮頭的青春擔當。</p><p class="ql-block">精選典型素材,引導解決問題。作文材料文字簡潔,意蘊豐富,引導學生針對特定的現(xiàn)象去觀察、歸納,凝煉想法、提出問題,或生動記敘,或深入論證,體現(xiàn)思維的形象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獨創(chuàng)性。</p><p class="ql-block">2024年高考3道作文試題緊扣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教育強國”重要論述精神,精心選材,合理布局。試題言簡意賅,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結合生活體驗或社會議題都能找到寫作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個性寫作,助力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p><p class="ql-block">三、新課標Ⅰ卷命題思路</p><p class="ql-block">本題材料由兩句話組成。“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這句話,聚焦于在科技發(fā)展應用的背景下“遇事不決問搜索”這一人人皆知且時時為之的常見現(xiàn)象:而“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則把話題導入“答案與問題”這一對核心概念。材料以問句作結,結合引導語“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可知,本題并不局限于要考生就問題本身回答“是”與“否”,而重在考生的“聯(lián)想和思考”上。題面文字簡潔,指向明確審題并沒有難度;話題發(fā)人深省,意蘊豐富,給寫作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間。本題具有較強的思辨性,考生可以思考的維度很多: 比如問題的“多與少”,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但人類還在不斷思考,伴隨著舊問題的解決,新問題會不斷產(chǎn)生,推動人類不斷邁上新臺階。</p><p class="ql-block">又如問題的“淺與深”,最容易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的,往往是知識性的問題,而更深層次的開放性問題、復雜性問題、涉及價值判斷的問題,卻很難直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皽\問題”的迅速解決會助推人類更好地向“深問題”探尋。再如問題的“得與失”,當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人類是否會變得習慣于讓機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識的積累過程和難題的探索過程,人們是否會越來越喪失提問的能力?表面的“問題”少了,但深層的“問題”是否會更嚴重?本題立足于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考生可以就某個論題加以充分論證對某個現(xiàn)象進行深度揭示,甚至也可以從更為樂觀積極的角度去暢想未來科技的發(fā)展。一篇回應時代之問的議論文、一篇感悟獨具的記敘文、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文,都是本題的合適表達。</p><p class="ql-block">四、新課標Ⅱ卷命題思路</p><p class="ql-block">本題從本試卷內(nèi)的閱讀材料引出相關的作文話題。作文材料關聯(lián)本試卷現(xiàn)代文閱讀I,以材料三為主,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詞照應材料一,展現(xiàn)出人類的月球探索歷程。作文材料最后一句“正如人類的太空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在不斷抵達未知之境”,將偉大的人類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生活學習情景,其中的關鍵短語“抵達未知之境”,既包含了“抵達未知之境”之前的探索進程,充滿艱辛,飽含期待;也蘊含著“抵達未知之境”之后永不止步的愿望,充滿信心,渴望再度踏上征程。與考生此刻身處考場的情境不謀而合。</p><p class="ql-block">考生立意作文,不能止步于對“航天精神”的謳歌,而要回到“我們每個人這一語境,使“抵達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與青少年的成長發(fā)展之間構成一種新的觀照維度。成長過程中的艱辛與喜悅、新的人生起點的憧憬與期盼,都是考生展開聯(lián)想與思考的著力點。材料中的“未知”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拔粗北澈蟮摹安淮_定性”,讓探索變得迷人,而好奇心在驅(qū)遣我們?nèi)ハ胂螅苿游覀內(nèi)ニ伎?,由此考生可以生發(fā)出深邃的議論與獨到的觀點。如果考生能以日常學習生活的成長進步為切入點,寫出生動形象、感情真摯的記敘文,寫出學習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探究精神”,都是符合作文命題指向的。</p><p class="ql-block">五、全國甲卷命題思路</p><p class="ql-block">本題選擇“相處”“相遇”這樣一個高中生的常見話題,從貼近學生生活的現(xiàn)象出發(fā)構建作文素材,希望借此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文字表達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或真情實感。</p><p class="ql-block">“每個人都要學習與他人相處”,是作文材料預設的一個前提,更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多數(shù)青少年為此迷茫過、困惑過?!拔覀?yōu)楸苊鉀_突而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是青少年在“學習與他人相處”過程中遇到的常見現(xiàn)象,“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可能成為封閉型人格形成的一個起點,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材料最后提出問題的正確解決之道一-“坦誠交流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相遇”,不回避矛盾與分歧,充分表達自己,坦誠交流,才能交到知心的朋友,與他人、與社會和諧相處。材料三層語境,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罢嬲南嘤觥笔乔嗌倌瓿砷L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材料中的關鍵詞語,意味著你我之間心無芥蒂,無話不談,共同成長。</p><p class="ql-block">材料是一個觀點的陳述,沒有設限定性的情境任務,這給考生的寫作留下了足夠多的思考空間??忌梢試@這個論題,針對三層語境,結合個人的生活體驗,及觀察到的相應社會現(xiàn)象,通過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認識??忌梢葬槍φ麄€材料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辯,可以將其中的前提、現(xiàn)象、答案作為立論的基礎也可以圍繞其中的關鍵詞語凝煉觀點。而用“相處”與“真正的相遇”、“沖突”與“交流”“坦誠交流”與“真正的相遇”等進行組合思辯,也可寫出切合題意思想深刻的好文章來??忌绻x擇“相處”“相遇”“坦誠交流”等話題,切合作文材料內(nèi)容,擇取一個現(xiàn)象、一個故事、一段經(jīng)歷寫出有真情實感的記敘文也是我們所期待的。</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