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 5月4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清晨,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校友,擁入了美麗的實驗園。他們又回到了久違的母校,慶祝母校的七十五華誕。</p><p class="ql-block"> 母校展開了她寬闊的臂膀,把她的每一孩子都擁入了自己溫暖的懷抱???;丶?,回家,回家的感覺是多么美好!</p> <p class="ql-block"> 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仿佛又回到了遙遠的從前……</p> <p class="ql-block"> 拍一張珍貴的照片吧!畢竟不能時光再現。</p> <p class="ql-block">66屆高三三班同學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三屆初三二班和六六屆高三三班同學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對于六六屆高三的學生來說,從60年入校 到68年下鄉(xiāng),他們就在校一塊生活了八年,且不說以后的下鄉(xiāng)和工作了……。他們之間的友誼真的是"地久天長"!</p> <p class="ql-block"> 1968年 2019年 2024年 三張同樣是在理化館前的合影,有多少光陰里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 小學 初中 高中的同窗,七十年 校慶 七十五年校慶還能同框,真是一件幸事。</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些六六屆老高三的同學雖已經年近八旬,但童心未泯,在母校 校園中難得的放松,大家毫無顧忌,盡情地說說笑笑。仿佛時光倒流,又變成了一個頑皮好動的中學生。</p> <p class="ql-block"> 當年教俄語的楊 沈二位老師是一對將近百歲高齡的夫妻。校友們紛紛過去問候拍照,向二位德高望重的老師致敬!</p> <p class="ql-block"> 我班的任 王二位同學是一對模范伉儷,熱心為同學服務。這次校慶,特地從外地趕來,為母校慶生。</p> <p class="ql-block"> 在校園里偶遇初中班的小校友。過去僅在作美篇中有過書面交流,初次見面格外開心。</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們曾經那么熟悉的大禮堂里,正在舉行母校七十五華誕的慶祝大會。功成名就的校友們的講演,使我們更加為母校感到驕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中午,學校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 來到昔日的大操場,這里正在舉行校友隊與教工隊的足球賽。</p><p class="ql-block"> 當年,我們也在這里做著各種運動,當然,那巳經是半個多世紀前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 走進教學樓,看看有沒有校友的活動。大部分教室都是空的,只有208室有人。推門一問,原來是初二的小校友正在活動。雖然不是一個年級,一聊起來 許多話題都不陌生。有一位女生的哥哥還是我們高三一班的同學,倍感親切!不愧說,實驗中學就象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在校史展覽處,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領導和老師的照片。其中,在特級教師欄中,我們當年的班主任,于長盈老師特別令人懷念,望著老師昔日的照片,一段段往事涌上心頭……</p> <p class="ql-block"> 走出教學樓,我們幾個同學又在校園的涌路上轉了轉,靜靜地想體會一下,當年晚飯后,從宿舍樓走到教學樓散步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母校是我們永遠的眷戀,回到了母校,就象回到了久別重逢的家。但愿我們這些已步入老年的學子,在母校八十華誕,甚至于更遠的將來,還能回家為母校慶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