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溯源而上——晚秋長江行《五》無限風光在險峰

芬芳如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文/芬芳如蘭</p><p class="ql-block">部分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逆水行舟,緩緩西進,10月24日,我們到達了九江市。當天的行程安排有兩個方案: A 半天游覽景德鎮(zhèn),半天在船上休息,B 全天游覽廬山,下午4點回船。我們選擇了B方案,游覽廬山,在古稀路上,悠然高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江是全國十大宜居城市之一,風景優(yōu)美,生活節(jié)奏慢。境內(nèi)的廬山是世界地質(zhì)公園,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廬山北臨長江,東接鄱陽湖,海拔1474米。江西境內(nèi)有列入世界自然遺產(chǎn)的三清山,龍虎山,二者都是道教圣地。相比之下,廬山并非風景最美,但是由于特殊的政治因素,它獨具一格,成了政治名山,受到眾多旅行者青睞。我們此去游覽三個地方,一個是花徑公園,一個是錦繡谷,還有一個是美廬別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花徑公園里有白居易草堂,白居易被貶至江州時(九江古稱),住的茅草屋,現(xiàn)在經(jīng)過整修,變成了二室一廳的房子。(因為是后修的,太現(xiàn)代了,沒拍照)白居易在這里留下了兩首著名的詩,其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句子令人陶醉,還有一首616字的琵琶行,道盡了他和琵琶女的人生坎坷,官場憤懣,同是天下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金句,千百年來,觸動到多少同仁,知己,朋友的心靈深處,和偉大的詩人一起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琴湖是廬山三大人工湖之一,于1961年修建,從高處俯瞰,湖面如一把小題琴,山泉流入叮咚作響,如琴聲悅耳。該湖海拔1160米,面積11萬平方米,周圍蒼松含翠,樹葉紅黃暈染,倒影如鏡,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廬山海拔1474米,由于廬山水汽大,一年有200多天是陰雨天,山上山下溫度相差7—8度,夏天更是相差10度。所以春秋季節(jié)每天上山5000人左右,夏季是旺季,每天上山達5萬人左右。上山的北山公路于1952年修建,有400多個彎道,南山公路是1970修的,有200多個彎道,南昌、贛州、廣州來廬山,一般從南路上山,東面從山腳爬到山頂需要往返3000多個臺階,都是45度角,比較辛苦,纜車索道于2017年修建,7至8分鐘就到達廬山頂牯嶺鎮(zhèn)。我們乘坐纜車上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于1957年.1961年.1970年三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八屆八次會議,中共中央會議,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都是從北山公路乘車上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廬山整體面積302平方千米,有474個大小景區(qū)。錦繡谷是其中的一個著名景點,由火林峰和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紀冰川的作用,面向西南的山凹地,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蒼翠碧綠,丹楓綴之,山花爛漫,四時錦繡,故而得名。它全長1.5千米,300多個臺階,路不好走,全程貼山而建,有些地方有欄桿,有些地方就是懸崖峭壁,無法安裝欄桿,只能在崖邊石頭上劃出紅黃線標識,警示危險。導游一路不斷提醒不要貼近懸崖拍照,不要看手機,注意腳下。風景好看,道路濕滑,不敢有絲毫懈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古至今,登廬山的文人眾多。司馬遷于公元126年登上廬山,成為中國文人登廬山第一名,后來陸續(xù)有白居易、陶淵明、蘇東坡、李白等文人詩圣相隨。李白的廬山瀑布是他26歲時第一次登廬山所作,那只是一個小瀑布。后來有3000多個臺階的大瀑布,是宋代一個樵夫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有155米,如果李白活到宋朝,不知會有怎樣的金句描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廬山素有“奇、秀、雄、險”之稱,沿途數(shù)不盡的高山奇谷,懸崖峭壁。霧很多,天空不是很通透,比起一年中的200多個陰雨天,這已經(jīng)是廬山的高光時刻了。山間空氣清新,但是濕冷,我們都穿薄羽絨服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錦繡谷是從天橋出發(fā),沿途千巖競秀,萬壑藏錦,走過石頭鋪成的蜿蜒小路,沿著臺階穿梭于峭壁懸崖之間,人忽而穿云中,忽而立松下,騰云駕霧,恍若仙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錦繡谷的奇石很多,造型獨特,但是不能靠近,只能遠觀,因為上面都有紅黃標識,巨石周圍沒有欄桿,一不留神,就有跌入深淵的危險。據(jù)導游介紹,每年都有一些游客因不慎遇難。</p><p class="ql-block">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錦繡谷的山路大部分是這樣的。</p><p class="ql-block">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們行走錦繡谷的其中臺階,又陡又窄,要全神貫注的行進,導游一再囑咐不要拍照。</p><p class="ql-block">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無限風光在險峰,看著這塊石刻,想起了毛主席的詩詞,我們不經(jīng)意的都大聲朗誦出來,那是伴隨我們整個年輕時代的詩歌,此時此地回想起來,不禁感慨萬分。萬山之巔,放眼望去,群峰綿延,山高水遠,九江市盡收眼底,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人洞位于錦繡谷南端,傳說呂洞賓在此修煉成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運石顫巍巍的立在懸崖邊,導游一再提醒注意安全。但是大家還是爭先恐后的上下左右摸個遍,不管多大歲數(shù),經(jīng)歷多少風浪坎坷,祈求好運,是每一個人的樸素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是從圖片右下角進入,好運石在懸崖邊上,我們一群老頭老太太,小心翼翼的轉(zhuǎn)圈摸石頭?,F(xiàn)在看這個畫面,挺危險的,難怪導游緊張的跟著。</p><p class="ql-block">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間隱約的紅葉,傳達秋天的訊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廬山素有“一山藏六教,天下找不到”之說,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都相聚這里,僅10個歐美國家就有55個教會在這里修建了教堂或別墅,六教相聚,一山獨尊。因此,廬山也成為著名的宗教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廬山常年陰雨綿綿,蘇東坡來了多次都沒有遇到晴天,所以有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詩:</p><p class="ql-block">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p><p class="ql-block">廬山宗教寺廟都很好看,只是我們行程匆匆,未能一飽眼福。</p><p class="ql-block">廬山天池寺(網(wǎng)絡(luò)圖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崎嶇的山路上,還遇到一位50多歲的男子面色蒼白坐在那里,兩位女士站在旁邊。我走過去一段,覺得不對勁,又折回來,問明情況,得知男子安裝了心臟支架,這兩天感冒,早上沒吃啥東西,山上很冷,他們衣服單薄,現(xiàn)在男子呼吸困難,趕緊讓男子躺在一位女士懷里保持熱量,怕低血糖,拿出巧克力讓其吃下,她們沒藥,我又拿出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囑其舌下含服,不要慌。又趕緊打120,告知方位,提示必須攜擔架與心臟藥。廬山景區(qū)管理真是到位,25分鐘后,三位醫(yī)務人員抬擔架匆匆上山,我說了處置過程,他們覺得做的對,表示感謝,家屬也很感謝。雖然耽誤了時間,集合時間快到了,有些景點也看不上了,但是我心里很欣慰,幫助他人,比看風景有意義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廬山別墅群位于牯嶺路上,自東向西蜿蜒。公元1815年,英國傳教士李德立花200兩白銀,租用牯嶺長沖河一帶800畝地,建造避暑所。英國、德國、美國、荷蘭、加拿大等16個國家都在這里建造了636幢別墅,總面積為17萬平方米。這些別墅建造精致,風格奇特,被稱為萬國建筑博物館。其中名人別墅300余幢,文化積淀豐厚,是廬山特有的一處著名人文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廬別墅是1903年英國人蘭諾茲勛爵所建,1922年轉(zhuǎn)讓給赫莉女士,1934年,赫莉女士又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宋美齡女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蔣介石于1926年冬季北伐期間第一次來廬山,乘坐直升機??扣蛾柡叄嘶椭梁脻h坡,從蓮花洞進山。陪同的有宋美齡、宋慶齡、宋子文、孫科等國民黨要員,當時申報頭版報道。后來,這里就成了國民黨的夏都,國民黨的一些會議就在這里舉行。1948年蔣介石手書了“美廬”兩個字,并命人篆刻在石頭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了國共合作,調(diào)停雙方,馬歇爾曾經(jīng)八上廬山,并提出了劃江而治等方案,最終因蔣介石一心內(nèi)戰(zhàn)而夭折。后來馬歇爾計劃也成為暗喻計劃泡湯的文明調(diào)侃。但是,不管如何,拋開政治因素,這位老人八上廬山所付出的辛苦,也是不容易的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9年毛主席第一次上廬山,就去美廬別墅看了看,一進門就說,委員長久違了,你走了,我來了。他沒有住進特意安排的房間,說不要浪費,就住在這里吧。工作人員要把美廬兩個字磨掉,毛主席說不必了,這就是歷史。以后的幾次廬山會議,毛主席都住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廬山會議”舊址及別墅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廬山,唯一的國共兩黨最高領(lǐng)導人都居住過的地方,國共兩黨都在這里開過會的地方,因此有了濃濃的政治色彩,成了政治名山,這就是歷史,這就是現(xiàn)代史的一個側(cè)面。許多人來廬山,不僅僅是欣賞自然風光,更是要的是回望那一段風云變幻的歷史,感受歷史的風云波詭,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近22點的時候,游輪行駛到湖北武穴,一座大橋橫跨南北,在夜色中,宛若長龍,熠熠生輝。九江,長江邊上一座低調(diào)的小城市,因廬山而名揚四海;廬山,(匡山 匡盧)因臨接中國最大的江,最大的淡水湖而奇秀甲天下;因政治因素而意義非凡,卓爾不群;而我,古稀之年,近距離的拜訪了它們,欣賞到美麗的自然人文,感受到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底蘊,何其幸運,何其豐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謝謝朋友來訪!新春快樂!??</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