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從娘胎十月呱呱落地,咿呀學(xué)語,蹣跚學(xué)步。一步步從懵懂無知的稚童蛻變與成長,褪去了的青澀,磨去了輕狂,從父母滿眼恍惚不舍我們離家的神情,而又輪回為我們望著漸行漸遠孩子的身影失魂落魄,還沒有來得及擁抱晨曦清純的陽光,就已經(jīng)手握黃昏的降臨,尷尬不惑的年紀眼前有了近憂,身后有了遠慮,要經(jīng)歷喪親切骨之痛,還要嘗盡生老病痛的孤獨,盡其所能卻又力所不及。話不能隨口,事不能從心。</span></p> <p class="ql-block">常會拾起猶如昨天母親在昏黃的燈下做針線活,父親白天為溫飽生計奔波,那個年代的父母輩都是如此,每一天都像螻蟻一樣忙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疲勞而歸酣然入睡,都是棍棒手中教子,依然沉浸在無暇天真,卻不懂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的過去時光里,如今又奢望孩子施舍的一個電話一句問候,所以只有默默關(guān)注著微信里面的步數(shù),從步數(shù)分析她當時的狀態(tài),癡迷于在孩子面前唯唯諾諾的卑微的像塵埃里的一粒沙塵。無論你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世事難求半稱心,終將無解意難平。</p> <p class="ql-block">所謂夏盼秋涼,冬盼春暖。時光總是這樣,給點甜頭,再給點盼頭,日歷漸薄,歲月漸厚,人到中年,便等于走入了人生的秋季,過的其實已經(jīng)不是日子,而是被歲月沉淀的心境,是每天生活在矛盾之中,時而處于淡定,時而處于糾結(jié), 時而迷茫,時而清醒, 一瞬間的情緒, 一瞬間的脾氣,不斷的崩潰,又不斷的自愈,是時光和自我較量后放下的妥協(xié)和自我和解 ,坦然接受自然規(guī)律的生離死別,接受世態(tài)炎涼淡薄,人間煙火各有遺憾,生活哪有什么詩情畫意,終是柴米油鹽最為真實,只要每一天能夠迎接明媚的陽光,無病無災(zāi),溫飽無憂,何須千愁萬縷上心頭,自尋煩惱暗自傷,知足常樂何樂而不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