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2306279</p> <p class="ql-block">武漢,這是一座全世界都難以再找到的“浮在水面上的城市”——165條大小河流奔流不息,166處湖泊猶如一塊塊翡翠鑲嵌。</p><p class="ql-block">萬里長江滾滾向東,串起這顆璀璨明珠;三千里漢水在此匯流,形成江漢朝宗之壯景。</p><p class="ql-block">“兩江浮廣廈,三鎮(zhèn)聳云中;渺渺千帆盡,滔滔碧浪東?!币郎桨淖匀惶卣?,成就了絢爛奪目的城市格局和獨特的城市地理氛圍,也造就了這座城市的“江湖浪漫”。</p><p class="ql-block">在水中央,因水而盛。水,便是武漢之魂。</p><p class="ql-block">漢江之口因水而生的“江城”</p><p class="ql-block">1954年夏天的一場洪水,揭開了武漢的“身世”之謎。</p><p class="ql-block">那年,為筑堤抗洪,人們前往武漢府河北岸的盤龍湖區(qū)域取土,卻意外挖出了石器、陶器、青銅器等碎片。歷史可上溯至3500 年前的商朝城市遺址“盤龍城”,就此浮出歷史的水面,被稱為“武漢城市文明之根”。</p><p class="ql-block">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從誕生之初,“水”就為這座城市注入了靈魂。古城建在府河岸邊,其青銅器冶煉原料從長江下游運抵于此。武漢的城市文明正是從府河河畔,走向了大江大湖。</p><p class="ql-block">水是武漢城市格局的規(guī)劃師。</p><p class="ql-block">“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比龂鴷r期,長江兩岸的龜山和蛇山各興起一城— —卻月城、夏口城,對應(yīng)今天的漢陽和武昌。明憲宗成化初年,一次大水令漢水離開故道,從龜山北側(cè)與長江匯流,漢陽城的位置因此從漢水北面移至南面,并新增了一塊早期以淤泥地和蘆葦為主的新地——漢口。</p><p class="ql-block">長江漢江交匯涇渭分明明代《江漢攬勝圖》中,黃鶴樓與晴川閣隔江而望,而剛剛興起的漢口則是一排碼頭。武漢三鎮(zhèn)“隔江鼎立”的城市格局就此開始形成。</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漢口已是天下“四大名鎮(zhèn)”之一,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清末后,漢口被辟為商埠,經(jīng)濟更是迅速發(fā)展。</p><p class="ql-block">商業(yè)的繁榮吸引了更多人前往漢口謀生。大大小小的碼頭上,一時匯聚了南來北往的商販、腳夫。據(jù)傳,武漢美食“靈魂”熱干面的發(fā)揚光大就和他們有關(guān)——這種面食制作簡單,熱量大,適合從事重體力活兒的人食用。</p><p class="ql-block">武漢方言中有“打碼頭”的說法,原指封建幫派碼頭爭斗,后有“打基業(yè)”和“勇敢闖蕩”之意。那些依靠正義和智慧來“打碼頭”的人,打出了自己的精彩和豪邁,也打出了江城的興盛和輝煌。</p><p class="ql-block">1926年,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合為“武漢”,“江城武漢”由此誕生。</p><p class="ql-block">在人與水互動的歷程中,橋體現(xiàn)著人類的智慧。</p><p class="ql-block">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萬里長江第一橋”橫跨在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的江面,上層可供汽車和行人通行,下層可通鐵路。京漢鐵路、粵漢鐵路就此連通,成為“京廣鐵路”。</p><p class="ql-block">武漢三橋同框夜景如今,整個武漢擁有大大小小的城市橋梁已近700座,其中11座大橋橫跨長江。橋是武漢人上班、游玩、歸家繞不開通道,也在新時代提升了武漢“九省通衢”的能級。</p><p class="ql-block">漢口百年老街“江漢路”,依然保留著風(fēng)格各異的建筑。歷史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武漢人喜歡在附近找一處彎彎繞繞的深巷漫步,在咖啡館里享受一段寧靜時光?;蚴堑奖3陕返囊故?、水塔街的美食街,在人潮中感受一座城市熱氣騰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今天,作為建設(shè)中的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jīng)濟帶核心城市,武漢“向水而興”的歷史仍在</p><p class="ql-block">大江大河大武漢。武漢之大,不僅僅在于其面積大,更在于其包容性。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2021年,光谷累計留下大學(xué)生55萬人。熱情善良、豪爽豁達的武漢人,用胸襟與氣魄包容和歡迎每一名來客。</p><p class="ql-block">武漢這片“江湖”,吸引各方人才匯聚,已成為“通江達?!钡膭?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新碼頭”。</p><p class="ql-block">獨特的江湖氣魄和浪漫</p><p class="ql-block">大江大湖孕育了武漢,生長于斯的人們,身上也有一股江湖氣。</p><p class="ql-block">因為這樣一股江湖氣,“勇于擔(dān)當、敢為人先”融入了武漢人的骨血,敢搞、敢拼,成為他們的性格底色。</p><p class="ql-block">漢江是長江最長支流,但在豪邁的武漢人眼里,不把漢江當“江”。就連沿漢江的主路,都叫“沿河大道”。漢陽人到漢口逛街,漢口人到漢陽吃飯,有輪渡可供往返,但總有些水性好的“狠人”游泳往返——橫渡長江都不在話下,何況是游一條“河”呢。</p><p class="ql-block">因這江湖浩蕩,武漢的市井生活也透著浪漫和灑脫。</p><p class="ql-block">天生江湖氣魄,自在人間煙火。生活在武漢這樣一座“浮在水面的城市”,“江湖”已經(jīng)融入武漢人每一個尋常日子里,化成真真切切的人間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一》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二》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三》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四》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五》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六》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七》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八》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九》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十》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之十一》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大美江城一一武漢》攝影:隗傳學(xué)</p> <p class="ql-block">《美麗武漢歡迎你》演唱:烏蘭圖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