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和服是由中國漢唐服飾演進到日本,然后經(jīng)過了若干變化后出現(xiàn)的一種服飾文化,其在日本比較盛行,但本質(zhì)上是借鑒了中國古代漢朝和唐朝服飾的,所以它的歸屬在不同的人看來答案不一樣。亞洲很多國家的穿著都有中國服飾的影子,因為我們國家歷史悠久且影響深遠,對周邊國家的穿著、飲食以及文化等等都有較大的影響,所以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的民族特色服裝里,都離不開中國服飾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和服分為留袖、振袖、小紋、訪問、素色、付下等等不同種類,它的主要構(gòu)造是掛衿、本衿、左右之前身頃、袖、訣、左右衽、劍先、身丈、絎丈等等組成,而且工藝的發(fā)展變化較多,并且有專門的做工和標準,而像上方就是最傳統(tǒng)和典型的和服。</p> <p class="ql-block">和服的由來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左右,據(jù)《魏志·倭人傳》中記載:“用布一幅,中穿一洞,頭貫其中,毋須量體裁衣?!边@便是和服的雛形。</p><p class="ql-block">歷史:</p><p class="ql-block">1、平安時代:由于國風的盛行,日本和服漸漸擺脫外來的影響,發(fā)展出獨有的奢美與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開始多樣化,衣袖也向?qū)挻蠓较虬l(fā)展。舉個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聽過“唐衣”和“十二單”。唐衣是盛裝(禮服)的一種,以紫、緋為貴,金碧輝煌,美麗異常。十二單實際是一種穿著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層單衣,而是在單衣上疊十二層被稱為袿的服裝,袿輕薄透明,多層袿疊起時仍然能隱約看見單衣或表著的顏色,倍添朦朧恍惚的美感。</p><p class="ql-block">2、鐮倉時代:鐮倉時期,相對精干、簡易的武家文化出現(xiàn),這一時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裝上。另外,當時,元朝統(tǒng)一中國,并連續(xù)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為了便于戰(zhàn)爭,服裝又回復樸素,寬袖又變回窄袖。</p><p class="ql-block">3、室町時代:室町時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紋(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紋,估計家紋數(shù)目超過二萬種),便服設計開始禮服化。直垂和侍烏帽子是時髦的男裝,普及很廣。而女裝則更朝簡單化發(fā)展。</p><p class="ql-block">4、桃山時代:桃山時代,人們開始講究不同場所穿不同服飾,于是出現(xiàn)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從左肩、左袖到襟、裙成一幅圖案),以及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jié)、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p><p class="ql-block">5、江戶時代: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時期,其時,男裝、女裝雖有變化,(如女裝的小袖形狀變得接近現(xiàn)代,而男裝流行羽織<以黑五紋為正裝,茶、黃次之>,帶結(jié)開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時代,意義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我們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續(xù)了江戶時代服裝特式</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穿和服的重要原因是揚長避短,傳統(tǒng)的榻榻米起居方式及世代相傳的跪坐與盤腿坐,使日本女人的雙腿受盡扭曲和壓迫,和服這項偉大發(fā)明巧妙的遮蓋了日本人身材缺陷,如矮小身軀、粗短雙腿、倒三角身形等。曾有人尖刻的評論說日本人是最不適合當模特的。張弛有度才算完美,只藏不露不能算是妙物,遮掩的同時,和服還不忘露出胸脖那塊白細潤滑的肌膚,讓男人心神蕩漾。這就如同中國古代的男人病態(tài)的迷戀“三寸金蓮”一樣,日本男人偏愛女性的脖子與后背,和服在這方面特殊眷顧,精心剪裁,講究露的恰到好處,既令人陶醉,又不帶有低俗氣。身著精美艷麗的和服,襯著若影若現(xiàn)的后脖,配上優(yōu)雅的舉止,你們夢寐以求的和服女神就這樣誕生了。直到現(xiàn)在,日本大街上穿和服的妹子并不稀有,尤其在各大節(jié)日。</p> <p class="ql-block">和服的由來和歷史</p><p class="ql-block">1、中國漢唐時期,文化和經(jīng)濟實力雄厚,服飾文化對周邊的影響也較大,在公元三世紀的時候,隋唐服飾流傳至日本后,被當?shù)氐木用袼矚g,而且在德川幕府里屬于高級紡織品,并被固定使用,在當時叫做吳服。</p><p class="ql-block">2、之后在日本一些重要的場合和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他們會穿著比較端莊的和服參加,并且服飾也經(jīng)過了許多的改進,比如用蠶絹作為面料,然后在1957年的時候,成立了專門的連合會。</p><p class="ql-block">3、不過和服的稱謂其實很早就開始出現(xiàn),最早的時候是在三國時期,但以前的吳服和現(xiàn)在的和服已經(jīng)完全不同,只是概念上會有重疊,而先真多賣和服的店,實際上也叫作吳服屋,所以基本上也就同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