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編者按:春風化雨耕耘路,桃李增華始信時。為進一步增強教師的職業(yè)榮譽感與認同感,培育踐行主流價值,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崇尚師道的良好氛圍,形成廣大優(yōu)秀青年爭相從教、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涌現(xiàn)的良好局面,區(qū)委宣傳部、區(qū)教科局共同舉辦“尋找身邊的好老師”征文大賽。大賽自發(fā)布通知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guān)注,收到了來自不同領(lǐng)域、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來稿?,F(xiàn)摘選部分優(yōu)秀作品進行微信推送,希望能以此引發(fā)更大范圍、更多層面的關(guān)注與支持。期待您的來稿,期待在您的文字中遇見“學高為師,行為世范”的前輩恩師,遇見“播種夢想,成就輝煌”的指路名師,遇見“春風化雨,靜待花開”的潛耘之師,感受大家都曾經(jīng)歷過的“亦師亦友、至親至善”的濃濃師生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老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劉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是不惑之年了?;貞浧疬@些年來作為一個語文老師的幸福,那必須感謝出現(xiàn)在我生命里的每一位語文老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童年的老師,埋下的是習慣的種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是在我村的村小上的。那個時候村小也算得上是全鎮(zhèn)比較大的學校了,一級兩個班,有五六百學生那么多。七歲那年的九月一號,我背上我媽用碎布頭給我拼湊縫制的書包,花花綠綠的好看的很,頭發(fā)梳光,把臉洗凈,帶上二十塊錢高高興興的自己就跑去學校了。村小不太大,大門是用鐵棍兒焊的,大門口有一棵一抱粗的絨線花樹,誰種的,啥時候種的不知道,但這種長的慢的樹能長那么粗,年代肯定很久遠。走進教室,就看到了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女教師,齊耳短發(fā),好像有些燙過的卷卷,濃眉大眼的。尤其是眼睛,雙眼皮,長睫毛,忽閃忽閃的真好看。她一邊強調(diào)以后到校的時間,一邊給我們發(fā)書,從我身邊走過,我們能聞到她身上散發(fā)的淡淡的郁美凈擦臉油的味道,很香。第一節(jié)語文課,我更是被她整齊的粉筆字吸引住了,一點一畫,橫平豎直,寫下一行字---歡迎新同學。那字寫的真是太美了,讓我不由自主的在我的本子上學著寫,思想分神了。突然我聞到了郁美凈的味道,一抬頭,大眼睛老師微笑著對我說:“聽講眼睛看排頭,只有聽好了,才能學的更好,將來比申老師寫得更好。”從那以后的每節(jié)語文課,我的頭都揚的高高的,手都背的后后兒的,一筆一畫,橫平豎直的在田字格里寫好申老師教給我的每一個字。到了六年級,申老師又給我們帶語文,全班同學都是激動萬分。那個時候沒啥教輔資料,就有一本《天天練》。申老師讓我們做《天天練》,總是先讓我們用鉛筆寫一遍,她講過之后,紅筆改過,再讓我們把鉛筆字跡擦掉,用圓珠筆再寫一遍。那個時候,我們班的同學,幾乎人人都能把《天天練》上的題背過。她為了讓我們提高作文水平,每次作文課她都給我們寫下水作文,讓我們仿照她的作文格式去寫。有一年大王廟會,我爸在大王街道舊書攤花了一塊錢給我還買了一本舊作文書,我拿到手里愛的跟啥一樣,我高興的拿給申老師看,老師說,劉娟,你如果能把這本作文書上的作文都背過,以后就是老師的作文也寫不過你了。聽了老師的話,我還真的信以為真了。天天早讀背作文書,一學期下來,我竟然真的把整本書背過了。我的作文也真的被老師當成范文念給全班同學聽,申老師給我養(yǎng)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聽說讀寫,一樣都沒落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學的老師,促成的是讀書的引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學沒在村上,在鎮(zhèn)上,是全鎮(zhèn)樣子最好,建筑最高級的學校,都是樓房,那個時候就感覺闊氣的很。教學樓有四層,外墻全用白瓷片貼了,又是向陽而立,每逢天氣好的時候,藍天白云,綠樹映襯,氣派的很。中學對我影響最深的還是三位語文老師,他們是王力田老師,劉文斌老師和趙健康老師。我是王力田老師的第一屆學生,剛?cè)肼毜耐趵蠋?,帥氣的像個鄰家大男孩,永遠穿著那件領(lǐng)口都洗破了的白襯衣,黑色褲子,白毛毛底子的黑絨布鞋,干凈整潔。他的語文課,總是從他朗讀課文開始的,磁性的聲音總能穿透我們的心靈,讓人融入課文。劉文斌老師上課很健談,上課的時候眼睛總是盯著后黑板,總能給我們分享很多他讀過的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有。趙健康老師,身板瘦小,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上課的時候總是一只手拿著語文書,一只手背在后腰,活脫脫一個“老學究”的樣子(其實也就三十出頭,一點也不老)。我班同學都送他外號“押題大師”,他每次都能把考試題猜中,關(guān)于孔乙己,關(guān)于魯迅的等等,讓我們學習語文總有一種成就感。這三位老師當時可是我們大王中學的三位大咖,共同的愛好就是愛讀書。可以說不是只有愛好,簡直就是博覽群書,上課侃侃而談,上他們的課不亞于聽《百家講壇》。我愛上讀書,也正是由于三位老師的影響。每個星期我媽會給我兩塊錢零花錢,目的是為了讓我在學校吃不飽的時候,買個方便面,包子啥的。我哪舍得,學校門口的書店是我常光顧的地方,書店也賣舊書,價格便宜,種類也多。那個時候我知道了很多人,也讀了很多書:錢鐘書,楊絳,池莉,席慕容,瓊瑤,古龍等。桌兜里被書塞滿了,為了物資流通,我偶爾也做點小生意,把感覺興趣一般,或者可以不必保留的書,也會低價轉(zhuǎn)賣給喜歡的同學,再拿著這些錢去買喜歡的書,周而復(fù)始。愛上讀書,真的是源于我中學的三位語文老師。在這三位老師的影響下,我的中考語文成績117分(滿分120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成年后的老師,是我事業(yè)明燈的捻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師范畢業(yè)后,18歲的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師。在職業(yè)生涯里,更是有很多同事、領(lǐng)導(dǎo)成了我的老師。2010年,我接到了戶縣教育局“陽光師訓”送教下鄉(xiāng)的任務(wù),我第一次認識了戶縣教研室劉凡欣老師。劉老師很健談,鼻梁上的眼鏡擦的很亮,說話的第二三句總是能引經(jīng)據(jù)典,舉一反三,從她的言語中我能感受到一種知性和文學味兒。有一次我有幸參加了縣級的一次示范課活動,整整半個月,上課想,下課想,吃飯想,走路想。課成型了之后,先在學校的班級上課,然后給劉老師打電話匯報上課情況,有時一打電話就是幾個小時。劉老師為了讓我熟能生巧,又幫我聯(lián)系了兄弟學校再磨,磨完課,又坐在一起交流心得。就是這樣半個月,才把一節(jié)自己滿意的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來。正是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和劉老師一起磨課的“殘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在我有了自己的名師工作室,工作室里有十幾年工作經(jīng)驗的老教師,也有剛?cè)肼毜摹靶旅缑纭?。我們定期開展各類教研活動,我也用劉老師那種“殘酷”的磨課方式,對待我的成員。每天我都能和很多青年教師們在一起交流課堂教學心得。他們思想超前,敢想敢干,有時課堂呈現(xiàn)的精彩瞬間,我也不由得要為他們鼓掌喝彩,有些地方那是連我都想不到的,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我也把他們當成老師。我們在一次次磨課中思維碰撞,火花點點,一節(jié)節(jié)精品語文課就在我們的爭執(zhí)中,交流中,改進中誕生,我們也互為師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身正為師,行為世范,從懵懂孩童時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啟蒙老師,到青少年時期形成良好三觀的良師,再到成年時期身邊的每一個人師,都是我們應(yīng)該去感恩的,愿我的老師們永遠年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申群芳老師(左上)劉凡欣老師 (左下)?王力田老師(右上)趙健康老師(右中)劉文斌老師(右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劉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劉娟,筆名,關(guān)中女子,鄠邑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小學語文教師,陜西省學科帶頭人,陜西省教學能手,西安市最美教師,喜歡鄉(xiāng)土文學創(chuàng)作,其作品《攪團》《一把雨傘》《燒炕》等在《金鄠視野》發(fā)表,《香椿芽兒》發(fā)表于學習強國三秦文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