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24日,正值南雁鎮(zhèn)溪南村舉辦朱仙姑誕辰紀念暨南雁蕩山宋韻文化書畫展之際,縣文化學研究會應邀參加溪南村朱仙姑文化書籍編撰工作座談會,為溪南村仙姑文化建設出謀獻策。</p><p class="ql-block">當天,與會人員深入探討了開展仙姑文化研究、編撰仙姑文化書籍對鄉(xiāng)村文旅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仔細討論了仙姑文化書籍的定位、內容分塊,編委會人員組成及經費來源等細節(jié)。</p> <p class="ql-block">會上,協會理事及專家會員暢所欲言。</p><p class="ql-block">1、朱招寵:在經費充足及材料詳實的基礎上,可以分幾步走,多做幾部書籍,比如,與經濟發(fā)展相關,傳略,文化建設內容等,出版放在第二步。周中青道長有500個仙姑藥方也可入書籍。</p><p class="ql-block">2、潘孝平:朱仙姑是北港人民心中的神,她的故事是由人至仙演繹而來的,她三橋里出生,避難于溪南,</p><p class="ql-block">后就在溪南居住,再去鬧村出家,南雁蕩山辟谷修道,最終成仙,她因輔國憂民而獲皇帝賜封……</p><p class="ql-block">這些,《平陽縣志》有傳,南雁仙姑洞仍留有《南雁圣傳·仙姑寶卷》木刻。</p><p class="ql-block">編撰相關書籍,應與她的活動軌跡相結合,立足于生活,高于生活,由人到仙一條線串聯而成。</p> <p class="ql-block">3、陳敏:花開一朵,各表一枝,編撰仙姑文化書籍,應從歷史出發(fā),立足于現實,展望于未來。可由村志入手,以志書編修的方法大量收集資料、素材,如資料收集好了,可為民間故事等編撰等打好基礎。</p><p class="ql-block">4、周洪興:仙姑文化書籍的編撰可分為幾步走:</p><p class="ql-block">一是書籍要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仙姑就像是平陽的“濟公”,可從引人向善,讓人改變人生角度入好,編好仙姑故事;</p><p class="ql-block">二是文化書籍的編撰要為振興地方經濟服務,帶動鄉(xiāng)村旅游,共同富裕先范</p> <p class="ql-block">5、曾呈理:一步一個腳印,直接編寫《傳奇》難度較大,可先結合仙姑文化與溪南文化建設以及仙姑傳奇故事編寫一本綜合性的書籍。</p><p class="ql-block">6、蘇立勝:對朱仙姑應有準確的定位和認識,朱仙姑是道教的一位神,她與陳十四娘娘、楊府爺一樣,是本地信俗文化的一種,要做好史料收集,寫好人到仙神化的過程。</p><p class="ql-block">6、周立坦:</p><p class="ql-block">一、 書名與內容必須相符,在內容還沒有收集完畢完整之前,我可以議書名、擬書名,但不要定書名,待以后再議。</p><p class="ql-block">二、關于仙姑書籍的內容史料收集與編寫,根據大家的討論和莊千慧的意見,我同意上述這些建議,先由朱招寵會長牽頭收集文獻史料。</p><p class="ql-block">三、待朱會長文獻資料收集差不多了,再作繼續(xù)討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