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坐落在古城開封的西南隅,這里有一片美麗的湖泊,叫包公湖,相傳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開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包公祠是為紀念中國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復重建的,占地一萬平方米,是國內外資料最全、規(guī)模和影響最大的包公紀念場館。開封包公祠既有北方建筑風格的宏偉壯觀,又不乏江南園林的清心雅致。與位于包公東湖的“開封府”遙相輝映,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壯麗景觀。<div> 【<u><font color="#ed2308">按照參觀順序編輯排列</font></u>】</div> 包公祠由主展區(qū)、園容景區(qū)和功能服務區(qū)三部分組成。主展區(qū)有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門、二門等,陳列包公銅像、銅鍘及包公斷案蠟像、包公史料典籍、《開封府題名記碑》、碑文等。布局規(guī)整,莊嚴肅穆。油漆彩繪,均系宋代風格,色調淡雅,倍增觀瞻。園容風景區(qū)內有假山、瀑布、石雕等。 包公祠二門 包公祠照壁 東碑亭 西碑亭 <b>二殿</b>內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線條清晰生動傳神,逼真地再現(xiàn)了包公的風姿。更令人感動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則家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包公清心寡欲、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和嫉惡如仇、憎恨貪官的無私精神。二殿中央豎立一座《開封府題名記》石碑,為北宋遺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開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惟有包公名下出現(xiàn)了一條深深的指痕。這是人們因敬愛包公,觀賞碑刻時指指點點,天長日久而磨出來的指痕,是包公受人們尊敬的實證。元代詩人王惲賦詩贊日:“拂拭殘碑覽德輝,千年包范見留題。驚烏繞匝中庭柏,猶畏霜威不敢棲?!痹娭匈潛P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貪宮污吏比作可惡的烏鴉,既使千百年后,見其碑猶如見二公其人,仍驚懼萬分,不敢近前逗留??梢姟鞍嗵臁泵惶搨?。 <b>大殿</b>為正史部分,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帶,端坐靠背椅上,勁正如松,威嚴端莊。包公坐像兩旁陳列著歷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盞、木俑和普通硯臺等。山墻上鑲嵌有反映包公政績的彩陶壁畫,壁畫邊緣有龍鳳圖案,展示了包公的氣魄和威嚴。 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設計為坐姿,包公身著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勁正如松、巍面闊目、長髯飄胸,有凜凜不可予奪的威嚴風儀;他又眉微蹙,若視暝思,常懷有悠悠報國為民的中正心胸;再請看包公的雙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穩(wěn)自然的虎威中又給人一種呼之欲出的動態(tài)感,這是集歷史、思想、藝術和傳說于一體的包公的傳神寫照。 <b>東西配殿</b>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傳說軼聞、歷史故事和優(yōu)美傳說,如“包公擲硯”、“陳州放糧”、“怒打鑾駕”、“智鍘趙王”等。東配殿那三口威風凜凜的銅鍘刀,形象生動,張口怒目,顯示了包公除暴安良的雄威。群體塑像“包公鍘趙王”是包公不畏權貴,執(zhí)法如山精神的形象體現(xiàn),觀之大快人心。特別是東殿的群組蠟像《鍘美案》與真人大小一樣,色彩鮮明、形神俱備、毫發(fā)畢現(xiàn)、栩栩如生。 包公祠的<b>靈石苑</b>,這里湖光粼粼、清新秀美,與祠堂的威嚴肅穆相比更增添了一些雅致,一邊是包公湖的波瀾壯闊,一邊是小橋流水、錦鯉臥波,讓人別有一番情致。(上圖為<b>靈石苑南</b>面部分) 百龍亭 包公祠的<b>靈石苑</b>,這里湖光粼粼、清新秀美,與祠堂的威嚴肅穆相比更增添了一些雅致,一邊是包公湖的波瀾壯闊,一邊是小橋流水、錦鯉臥波,讓人別有一番情致。(上下圖為<b>靈石苑北</b>面部分) <b>包公湖</b>整個湖泊呈西北-東南走向,分東湖、中湖和西湖三部分組成,整體相連并微微彎曲,就像一個彎彎的月亮湖。<br>有關包公湖,流傳有兩首民謠:<br> 開封府,寶鏡照,包青天,坐南衙,<br> 是人是鬼見分曉。鐵面無私執(zhí)王法。<br> 閻羅殿,黑老包,龍虎狗,三口鍘,<br> 貪官污吏不輕饒。百姓高興奸人怕。<br> 回眸包公祠 <h1><b>后記</b>:</h1><div> 1. 包拯,世人尊稱為“包公”、“包青天”,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清官。他一生憂國憂民,剛正不阿,興利除弊,抑強扶弱,鐵面無私,嚴懲貪污、謙潔清正,為百姓伸張正義,贏得了古今中外、婦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尊敬與愛戴。</div><div> 包拯,字希仁,廬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歲,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包拯歷任知縣、知府、按察御史、樞密副使等職,并出使過契丹,后封為龍圖閣大學士,死后封謚號為孝肅公。<br></div><div> 2. 包公祠除了開封,在合肥和廣東肇慶都有包公祠。</div><div> 合肥包公祠的全稱為“包孝肅公祠”,是祭祀包拯的專祠?!靶⒚C”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賜給他的謚號,以評價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br></div><div> 肇慶包公祠:在公元1040年,即宋仁宗康定元年,包拯從安徽天長縣令轉任端州(今肇慶)知軍州事(相當于即端州首官),他在肇慶的任職三年。包公祠是肇慶人紀念包公的方式,在這里,可以感受到肇慶歷史發(fā)展中重要一段。<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本篇照片一律是本人拍攝,有的文字來源于網(wǎng)絡。歡迎瀏覽與指導,感謝您的精彩點評!<br><br> 攝影:li guodong<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