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劉老師 <p class="ql-block"> 《指南》指出:幼兒科學(xué)學(xué)習(xí)的核心是激發(fā)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指南理念的引領(lǐng)下,我們的科學(xué)主題活動緊緊追隨孩子們興趣的腳步,一起去探尋蝸牛的秘密……</p> 與“蝸”相遇?? <p class="ql-block"> 蝸牛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和關(guān)注,我們可以緊緊抓住教育契機(jī),讓孩子回家尋找蝸牛、觀察蝸牛、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秘蝸牛。</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情緒高漲,帶動家長也積極參與進(jìn)尋找蝸牛的隊伍,就這樣,小朋友帶著大朋友們開啟了尋找蝸牛的行動,從天明找到天黑,依然興趣不減,在陪孩子探索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認(rèn)識。</p> <p class="ql-block">園內(nèi)找蝸牛??</p> <p class="ql-block"> 通過小朋友在園外和園內(nèi)尋找蝸牛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老師的話:孩子們對身邊的新奇事物非常感興趣,并且喜歡探索他們未知的世界。所以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從而收獲更多的體驗。</p> 蝸牛的家??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們找到蝸牛后,想要給蝸牛建造一個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p> 探秘蝸牛??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對小蝸牛非常感興趣,一直圍著小蝸牛討論著。思想碰撞的火花,讓他們發(fā)現(xiàn)了關(guān)于蝸牛的小秘密。</p> <p class="ql-block"> 那它的嘴巴在哪里呢?有沒有眼睛?會拉臭臭嗎?......各種各樣的問題圍繞在孩子左右,一場蝸牛大揭秘活動由此展開。</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和孩子們的共同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小小的蝸牛竟有這么多的身體部位。我們了解到小蝸牛長了兩對觸角,一對長長的,一對短短的,蝸牛能倒著在葉子上前行,蝸牛遇到敵人的時候,就會藏在它的殼里,那是它溫暖的家。通過學(xué)習(xí)我們知道了蝸牛的眼睛長在長長的觸角上,它喜歡吃各種葉子,能分泌黏液……</p> <p class="ql-block"> 在觀察小蝸牛時,沐沐小朋友的一個問題:“蝸牛吃什么呢?”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討論。</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中,我們開展了喂蝸牛活動......</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喂小蝸牛吃橘子、青菜、萵苣葉、肉類等,觀察小蝸牛吃的情況,驗證自己的猜測。同時也用記錄表記錄下了蝸牛的喜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過孩子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蝸牛不喜歡吃肉類、草類植物以及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比如:蒜、蔥、辣椒、生姜。蝸牛最喜歡吃的是各種蔬菜的葉子。比如:白菜、包菜、萵筍、蘿卜等。</p><p class="ql-block"> 老師的話:《指南》中提到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孩子們在對于蝸牛吃什么時,我們沒有給出答案,而是提供各類材料,讓孩子們通過行動驗證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在照顧蝸牛時,小朋友的一聲驚呼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師,蝸牛拉出了綠色的便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欣彤:“老師這只蝸牛拉出的便便是黃色的”。</p> <p class="ql-block"> 原來,蝸牛便便的顏色會根據(jù)它們吃的東西的顏色而變化。吃青菜,便便就是綠色的;吃西紅柿,便便就是紅色的。真是太神奇啦!</p><p class="ql-block"> 在飼養(yǎng)蝸牛以后,定期清理小窩成了孩子們最日常的工作。這次,孩子們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小花:“這兩只蝸牛在打架嗎?”</p><p class="ql-block">小小:“為什么蝸牛爬行的時候會有水?像線條一樣?!?lt;/p><p class="ql-block">小花:“像鼻涕一樣,黏黏的?!?lt;/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發(fā)現(xiàn)的黏黏的東西,原來是蝸牛分泌出來的粘液,粘液能讓它的身體保持濕潤,在爬行時會留下痕跡。</p><p class="ql-block"> </p> 蝸牛成長記?? <p class="ql-block"> 這一天,孩子們像往常一樣來給小蝸牛喂食,佳易的疑問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袄蠋?,快來看,這是什么呀”?他們看到了有很多的小小的、白白的東西在蝸牛旁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們的觀察下,孩子們知道這些小小的、白白的東西原來是蝸牛卵,怎樣孵化呢?一起來試一試吧!</p> <p class="ql-block"> 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星期過去了,孩子們每天都會輕輕地打開盒子悄悄地看看蝸牛寶寶。終于,蝸牛寶寶破殼啦!</p><p class="ql-block"> 老師的話:孩子們了解了蝸牛卵的孵化時間為7-15天左右,而且需要放在溫度20-30度恒溫的地方。在小蝸牛的探秘之旅中,孩子們親密接觸了大自然,獲得了對小蝸牛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rèn)識,懂得了熱愛自然,保護(hù)小動物,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蝸牛孵化記錄表</p> 小蝸牛,大能量?? <p class="ql-block"> 在不斷探索、了解小蝸牛的過程中,小朋友們也把蝸牛當(dāng)作自己的好朋友,跟蝸牛一起玩游戲時知道了蝸??梢栽谀竟骱湍酒吓佬?,知道了蝸牛會在下雨前大量出現(xiàn),小小預(yù)報員非它們莫屬,小小的蝸牛有著大大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最后,在我們的整個科學(xué)主題活動中,小朋友們也知道,雖然小蝸??梢陨钤诤銣叵洹⑼笟獾暮凶永锏鹊?,但是它最喜歡生活的地方還是在大自然中。所以,我們也讓小蝸?;貧w了大自然的懷抱。</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不斷地探索、猜測,從發(fā)現(xiàn)→認(rèn)識→觀察→了解。在一次次解決疑惑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經(jīng)驗,獲得最珍貴的經(jīng)歷。雖然蝸牛很小,但是我們在它破殼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原來,小小的身體也有大大的能量。我們的小朋友也可以從這個一個月的這個主題活動當(dāng)中,能夠發(fā)現(xiàn)蝸牛的秘密,嘗試學(xué)習(xí)蝸牛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后不管我們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或者問題,我們都可以像小蝸牛一樣堅持不懈,勇于向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