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構(gòu)圖可以歸為5類:線條、主次、選景、位置、錯誤</p><p class="ql-block"><b>01 線條</b></p><p class="ql-block">1、<b>橫平豎直</b></p><p class="ql-block">畫面中若有地平線,那地平線一定要平。拍建筑,建筑物一定要豎直(對于建筑來說,豎的直比橫的平重要)。</p><p class="ql-block"><b>拍人物,只要不影響人物,你應(yīng)盡量保證背景中的墻角、桌椅、書本等物的線條在你的畫面中豎直。</b></p><p class="ql-block">在網(wǎng)上看到很多照片,在色彩、創(chuàng)意等方面有出彩處,卻在這基本一點沒能做到。</p> <p class="ql-block">2、從橫平豎直引申出來,有兩點:</p><p class="ql-block"><b>一是對稱</b></p><p class="ql-block">對稱構(gòu)圖,易用,常用,便不多講了。另一點卻要提醒:不要被“橫平豎直”四個字給固定思維。它的意思是,教你<b>用“強迫癥”般的態(tài)度對待畫面中的線條。</b>不是拘泥于一定橫、一定豎、一定平行。也可以是一定斜、一定交叉,那就是對角線構(gòu)圖了。</p><p class="ql-block">3、講解構(gòu)圖,網(wǎng)上有許多,我認為沒必要去看那些對照片畫了各種線的分析圖。那些就像是語文閱讀理解中的過度解讀,不能說沒道理,但都是后來的解讀。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瞬間可沒想那么多。</p><p class="ql-block"><b>要利用線條,請用畫面中本來就有的線條。不要用設(shè)想的、畫面中本身不存在的線條來指導(dǎo)自己的構(gòu)圖。</b></p><p class="ql-block">比如很多建筑攝影,或者在建筑中進行的人像攝影,都愛用螺旋樓梯來拍??墒悄挠兴^的螺旋線構(gòu)圖呢?只是畫面中有螺旋線罷了。 真正能教你的,根本不是怎樣利用線條。真正的關(guān)鍵是告訴你、提醒你:當你發(fā)現(xiàn)某些線條時,你要想起來,你要能意識到,你是可以利用它的。<b>怎么拍固然重要,更關(guān)鍵的是:你能否判斷出這值得拍。</b></p><p class="ql-block">4、<b>框</b></p><p class="ql-block">利用框來構(gòu)圖,是極好用的辦法。古人早就為我們總結(jié)了這一美學智慧:<b>一旦有了框,畫意自然就來了。中國古典園林,造園手法極多,其中一個就叫:框景。</b>攝影也好,繪畫也好,造園也好,這一點都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有了框,畫意自然就來了</p><p class="ql-block"><b>02 主次</b></p><p class="ql-block">5、減法與二次構(gòu)圖</p><p class="ql-block"><b>有句話叫做:繪畫是做加法,攝影是做減法,指導(dǎo)性的一句話。</b>很多時候,局部勝過整體。把橫圖裁成豎圖,把豎圖裁成橫圖都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b>鍛煉構(gòu)圖的最簡單辦法:拿著你的照片做各種裁切游戲。</b>我經(jīng)常會把一張照片裁成四五幅版本,對比出最佳的那個。</p><p class="ql-block">詩人卞之琳那幾句: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如此無人不知,原來卻是在一首長詩之中。卞之琳覺得只有那兩句最好,才單拿出那兩句。這也是詩名《斷章》的含義所在。</p><p class="ql-block">您看,詩歌和畫面,道理也是相通。</p><p class="ql-block"><b>舍棄全局,選局部,也許就是妙招。</b></p> <p class="ql-block">拍布達拉宮,大部分人會拍全 ,而我選局部。</p><p class="ql-block">6、主次與取舍、主角與配角</p><p class="ql-block"><b>構(gòu)圖,就是做選擇。最重要的選擇,是分主次。</b>出彩的元素或色彩,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畫面里,爭奇斗艷,可能互相都損失色彩。 比如,很多人覺得冷暖色調(diào)過度很好看。<b>但注意,同一張照片上出現(xiàn)冷暖色,二者之間最好有明顯的主次,不要平分秋色。</b>當然,也有情況例外,比如能形成絕對對稱的冷暖色平分畫面,那也還是酷的。</p><p class="ql-block">一次拍攝人像時,模特背后有一幅斑斕的油畫,我想用作背景,會把油畫也全納入畫面。其實不該,因為模特是主角,背景是配角。<b>即使你沒有削弱主角的打算,可一旦當你起了兼顧配角的意思,也往往會造成實際上削弱了主角的效果。</b>攝影和寫文章很相似。作文課上,語文老師都教過你要有詳有略、不能流水賬吧,這是一個道理。</p><p class="ql-block"><b>03 選景</b></p><p class="ql-block">7、<b>重復(fù)性元素</b></p><p class="ql-block">要善于發(fā)現(xiàn)重復(fù)性的元素?;蛘?,利用道具,人為地去制造重復(fù)性元素。它們會非常有力地讓畫面具有韻律感。百試百靈。</p><p class="ql-block">小簡曾經(jīng)介紹過自己最佩服的攝影師:oleg oprisco。這位烏克蘭攝影師,幾乎只用“重復(fù)性元素”這一招,就一招鮮吃遍天了。</p> <p class="ql-block">重復(fù)性元素</p><p class="ql-block">以上作品來自烏克蘭攝影師oleg oprisco</p><p class="ql-block">8、<b>前景 </b></p><p class="ql-block">上文提到的框,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前景的運用。即,以框為前景。前景的作用有很多,不多說了。問題的關(guān)鍵還是:你是否能意識到,此刻你可以利用前景。當你的拍攝環(huán)境中,有樹木花草,有窗簾窗紗。若無人提示你,你能意識到,它們是可以用作前景的么?它們畢竟是生活中最常見不過的東西了。 </p> <p class="ql-block">既是前景,也是框,用虛化的櫻花做框</p><p class="ql-block">9、不要排斥人</p><p class="ql-block">尤其是風光、建筑攝影中,排斥有人進入畫面,是常見的觀念。確實人不宜多,但:<b>畫面中有人常是點睛之筆,勝過無人的純粹環(huán)境。</b>有的是我刻意等人進入畫面,有的是通過后期去除一些人,直到最后只留下一兩個人。相比于排斥人,更多的時候,我反而苦惱,畫面中沒有人。讓原本可以更出彩的畫面打了折扣。</p><p class="ql-block">好了,還是要強調(diào)了:只是評析照片,也許人人都能判斷出,某張照片中有人勝過沒人。可是,真當你作為拍攝者,到了當時的環(huán)境中,你又能否意識到:你的畫面中是有人好,還是沒人好呢?</p> <p class="ql-block"><b>04 位置</b></p><p class="ql-block">10、三分法vs居中構(gòu)圖</p><p class="ql-block"><b>“三分法”是初學攝影一定會接觸的三個字。這是誤導(dǎo)人的錯誤構(gòu)圖方法。</b></p><p class="ql-block">很多好照片符合“三分法”,并不意味著三分法正確。如果你對三分法的理解是:用兩根線畫面分上中下三部分,把地平線放在其中之一左右。那三分法還算合理。它教你一件事:畫面元素要分主次。并且,它利用的是畫面中本身就有的線條(地平線)。</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對三分法的理解是:畫面橫豎都畫兩條線,形成九宮格,把畫面重點放在線條交叉點上,那就不合理。</p><p class="ql-block"><b>什么東西重要,就把什么東西放在畫面較為居中的位置,總是沒錯的,但的確,未必是最好。</b></p><p class="ql-block">您要反駁么?居中構(gòu)圖顯得呆板,應(yīng)當避免?<b>可是,您看看電影的畫面,多數(shù)卻都在采用居中構(gòu)圖喔。</b></p><p class="ql-block">您看:</p> <p class="ql-block">電影畫面,常是居中、對稱構(gòu)圖</p><p class="ql-block">上:《金剛》</p><p class="ql-block">下:《布達佩斯大飯店》</p><p class="ql-block">11、<b>空</b></p><p class="ql-block">當你拍到天空和水面,常常畫面中有一片面積,顯得很空。如無云的天空,寧靜的水面。怎么處理這種“空”呢?</p><p class="ql-block">有很多辦法:</p><p class="ql-block">比如在“空”的位置,加入上文說的前景。</p><p class="ql-block">比如在“空”的位置,加入某些點綴,這點綴宜小不宜大。</p><p class="ql-block">但也有時,畫面就該有“空”。比如你的畫面簡潔,“空”就是好事,勝過“不空”。</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歡的“極簡主義”作品</p><p class="ql-block">因為底部畫面簡潔</p><p class="ql-block">所以上部應(yīng)配以“空”</p> <p class="ql-block">畫面上部的元素無序、繁復(fù),那下部就不適合“空”,用兩只鴛鴦打破“空”。</p><p class="ql-block">12、視角高低</p><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構(gòu)圖選景,有一個簡單卻好用的竅門:多嘗試角度</p><p class="ql-block"><b>大多人站著拍照,你可以嘗試低視角,蹲下甚至趴下;也可以嘗試高視角,帶著梯子,或者爬樹。</b></p><p class="ql-block">即使沒有更出彩的發(fā)現(xiàn),至少也能在同一場景拍到兩三種效果。</p><p class="ql-block">舉一個例子:遇到水,很多人都會想到拍倒影。<b>用你的初中物理知識想想,也會明白:只有視角越低,倒影和現(xiàn)實才會越對稱。</b>變換高低視角,誰沒學過,可很多場景,人一旦開始拍攝,注意力都在相機屏幕里,哪還想得到是不是該蹲低爬高呢?怎么拍不難。關(guān)鍵還是:沒人提醒你時,你能意識到么?</p><p class="ql-block"><b>05 必須避免的錯誤</b></p><p class="ql-block">13、不要頭上長物</p><p class="ql-block">對于人像攝影來說,最不可接受的錯誤:<b>如電線、欄桿、樹木等線條,出現(xiàn)在人的腦后,</b>感覺頭上長物。即使是背景虛化的,也看著很別扭。但常常,未經(jīng)提醒的拍攝者,在拍攝時卻并不注意到。還有引申出來尤其不可的,如人頭頂上長出一棵樹來,伸出一根路燈來,都是不可接受的。</p><p class="ql-block">14、裁圖不要裁人的關(guān)節(jié)</p><p class="ql-block">無論拍攝、還是二次構(gòu)圖,記得裁圖時,不要裁到人的關(guān)節(jié),會讓人顯得像殘疾一般。<b>比如,你要裁圖時,裁到人的上胳膊、下胳膊、大腿、小腿都可以。但不要沿著胳膊肘、膝蓋的位置去裁。</b>另外,如果拍到人的手掌,應(yīng)把手露全,不能裁得人的手指少了指節(jié)。</p><p class="ql-block"><b>06 總結(jié)</b></p><p class="ql-block">總結(jié)一下,本文14招,最重要的幾點道理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畫面元素要分主次</span></p><p class="ql-block">不能為了兼顧有亮點的配角,讓配角搶去主角的風頭。</p><p class="ql-block">(2)、利用畫面中本來就有的線條,而不是用心中規(guī)劃的、想象的線條來指導(dǎo)自己構(gòu)圖。</p><p class="ql-block">(3)、竅門方法很多,看別人的照片一看一個準。</p><p class="ql-block">怎么拍不難,關(guān)鍵卻是:當你拍攝時,當你的注意力被相機屏幕奪去時,沒有人提醒你,你還能意識到那些技巧竅門可以利用嗎?提醒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wSJsdRdZREHtScZzrDTWQ"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