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鞍山市千山風景名勝區(qū)為國家五A級風景名勝區(qū),</h3><h3>千山,古稱積翠山,千山,又名千頂山,千華山,千朵蓮花山。</h3> <h3>千山是長白山的支脈,整個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經(jīng)遼陽,海城,蓋州,岫巖,止于金州,南北綿延200多公里,縱貫整個遼東半島。</h3> <h3>自古以來就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之譽,千山為,園林寺廟山岳型風景區(qū),被譽為,東北明珠。</h3> <h3>千山位于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處,總面積44平方公里,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千山,以奇峰,巖松,古廟,梨花組成四大景觀。</h3> <h3>千山不僅有秀美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共有名勝古跡,景點300多處,自古以來,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他們面對奇峰古剎,吟詩咋賦,為千山留下了大量的詩篇,明,清,民國三個歷史時期描寫千山的詩就有1600多首,另有!千山詩集,20卷,存錄詩千余首,其中涉及千山的詩就有200余首。</h3><h3><br></h3> <h3>千山宗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1400年前北魏時期,千山就有佛教徒的蹤跡,隋唐代起就有了廟宇建筑,到了遼金己發(fā)展成遠震遼東的著名佛教圣地,祖趆寺,龍泉寺,香巖寺,中會寺,</h3> <h3>大安,五寺,在明代己很出名,到了清代道教進入千山,使千山的廟宇有了進一步的增建,發(fā)展到七寺,十二觀,九宮,十庵,廟宇布局巧妙,建筑宏偉。</h3> <h3>古老而宏偉的古廟,構成一幅優(yōu)美,雅致,幽靜的動人畫面,終日香煙繚繞,鐘鼓幽鳴,一片福地景象,特別是身高70米的天成彌勒大佛,自發(fā)現(xiàn)以來,轟動海內外,成為世界奇觀,朝拜者絡繹不絕,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千山彌勒大佛,每年6月是大佛節(jié),將舉辦隆重的佛教盛事。</h3> <h3>千山1982年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9年確定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2002年被評為國家四A級旅游區(qū),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厚重的歷史文化,宗教文化風格的寺廟園林風景名勝區(qū)。</h3> <h3>景觀</h3><h3>千山以峰秀,石峭,谷幽,廟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稱,厚重的歷史宗教文化和神奇的自然風光,古往今來一直是吸引游人最美的佛教圣山,有,釋道同源,皇家仙山,之美譽,峰海松濤郁蔥蓉,靈秀神州百岳鐘,千山風光鐘靈毓秀,旖旎多姿,奇峰,怪石,蒼松和梨花是千山四大自然景觀。</h3> <h3>文化</h3><h3>千山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統(tǒng)一,而宗教文化是千山人文景觀的主體,千山因佛道兩教共居一山而形成了,古剎隱山林,道觀筑谷間的奇妙景象。</h3> <h3>臨山己諦金鐘響,入廟先聞玉爐香,鼎盛時期,千山建有九宮,八觀,五大禪林,十二茅庵等四十余座廟宇,碑,塔,亭,閣,寺,觀,廟,堂,散落于整個千山,僧人,道士近千人,香煙繚繞,鐘鼓齊鳴。</h3> <h3>地質</h3><h3>千山在漫長的地質構造史中,經(jīng)歷了多次構造運動,海陸滄桑5次變遷,系長白山支脈,遼河與鴨綠江的分水嶺,是遼東半島的脊骨,大約4億年前,千山一帶是一片海洋,到古生代未期開始隆起露出水面形成陸地,經(jīng)過漫長的地殼變化,初步形成了千山地貌的基本輪廊。</h3> <h3>據(jù)國家地質界的權威專家考察千山風景區(qū),確定千山起伏峰巒形成于燕山時期造山運動,為典型的粗?;◢弾r地貌,國內也不多見,距今己有1.8億年歷史,地質地貌特異。</h3> <h3>梨花</h3><h3>千山花最盛時,最盛的是梨花,梨花一直被視為千山一大景觀,擁有梨樹兩萬多株,分布于大小谷壑之中,每逢梨花盛開的五月,滿山遍野一片雪白,香氣四溢,三月雪滿千山麗,五月霜凝萬數(shù)株,仙巖一賞繁華夢,香雪茫茫海上無,這是千山梨花景觀的真實寫照。</h3> <h3>氣侯特點</h3><h3>千山地處北緯40度,東經(jīng)123.4的遼河平原東南部邊緣上,屬北溫帶濕潤氣候區(qū),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h3> <h3>交通</h3><h3>景區(qū)內,綠色觀光車!10元/人</h3><h3>高山索道,20元/人</h3><h3>外部交通,到達千山終點有8路公交車,分</h3><h3>大線和小線兩個線路車,全程票價均為3元,推薦走玉佛苑線,那能更快到達千山。</h3> <h3>這張就是千山天成彌勒大佛</h3><h3>千山彌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不經(jīng)人工雕刻的一絲痕跡,據(jù)專家鑒定,大佛形成距今400萬年前的古冰川時期,五官,四肢,體態(tài)是經(jīng)巖石風化而形成,整個大佛由一座山峰構成,高70米,頭寬11.8米,耳長4.8米,坐東面西,五官清晰,四肢比例勻稱,兩顆松樹之間是頭部,頭頂光滑,深色天然苔蘚形成的對號是眉和眼,左手五指清晰,自然放在左膝上,右手握拳,壓在右膝上,胸前天然形成一串佛珠,腹部中央還有一個長2米,寬1.2米的肚臍,天然的巨型坐佛,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僅此一尊。</h3> <h3>目前保存完好的有,大佛寺,龍泉寺,祖趆寺,中會寺,大安寺,香巖寺,皈源寺,慈航寺,五龍宮,太和宮,無量觀,普安觀,圓通觀,慈祥觀,武圣觀,青云觀,南泉庵,伴云庵,木魚庵,遁頤庵等20余處。</h3> <h3>看盡江南山水美,常憐北國窮山水,識得關東千山秀,不看五岳也無悔,皇家仙山,的千山以他的博大胸懷,悠久的歷史宗教文化,秀麗多姿的自然風光迎接海內外朋友的到來,</h3> <h3>春看梨花開遍,夏望疊嶂層巒,秋賞萬山盡染,冬觀雪景連綿,千山有幸,萬物有靈,天成彌勒道場蓋世奇觀,在此祈福眾生,可結一世善緣,祈福就在千山。</h3> <h3>千山的美,不只是有風景,還有它厚重的歷史底蘊,希望大家來看看,絕對不虛此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