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類對于如大鳥般飛翔的渴望可以追溯千年。 我曾多次夢見自己舞動雙臂飛向天空,飄飄然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比欢偸且徽睃S粱夢!這可以解釋為我潛意識中對飛翔的渴望?;蛟S千百年前,我的前世的前世就是一只飛翔的大鳥。人對于不借助飛行器的自我飛行的渴望只有在夢中,在汪峰的“我要飛得更高”的歌聲中。而對現實中飛翔的大鳥我們只能投去羨慕和欣賞的目光,或舉起相機的長鏡頭對準它們。</p><p class="ql-block">(本文圖片基本為本人尼康全畫幅相機所拍,視頻為華為手機所拍,個別圖片也系手機所拍)</p> <p class="ql-block"> 對于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濕地丹頂鶴的故鄉(xiāng)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qū),我實在是向往已久。尤其是在網上看的一排排丹頂鶴,伸展著修長的脖頸和巨大的翅膀翱翔于碧空的情景,總能令人想起一首劉禹錫的唐詩: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p> <p class="ql-block"> 有資料顯示,全世界的丹頂鶴數量有2000只左右,而扎龍保護區(qū)的丹頂鶴就有近400只。全世界鶴類有15種,我國分布9種,扎龍自然保護區(qū)有6種。</p> <p class="ql-block"> 在十一節(jié)前兩天,我多次與齊齊哈爾市疾控中心和扎龍自然保護區(qū)聯系,詢問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得到安全許可之后便立刻買火車票連夜赴齊。早晨7點到齊齊哈爾火車站做了核酸檢測并進行了一系列登記,之后便登上了赴扎龍保護區(qū)的306專線大巴,29公里路程用了近一個小時,下了車我連預訂的農莊也沒有去,拎著箱子直奔景區(qū)售票處隨后坐上電瓶車,下車后緊趕慢趕,終于在9點30分的時候趕上了29日第一次放飛,隨后又在11點下午2點和三點半,欣賞并拍攝了四次丹頂鶴的放飛。?心也終于放飛了!在這廣袤的濕地,在這浩蕩的蘆葦蕩。</p> <p class="ql-block"> 車進入扎龍自然保護區(qū)前,浩瀚的金色蘆葦蕩撲面而來,如同在恭候著人們,寬闊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于疫情的原因,今年游客與往年相比大幅度下降,所以景區(qū)人流稀少。</p> <p class="ql-block"> 進入景區(qū)坐上電瓶車可看到路邊或蘆葦叢中有三兩只丹頂鶴自由地漫步,或在蘆葦叢中覓食。據司機說,這都是保護區(qū)散養(yǎng)的丹頂鶴,腳上都帶著紅色的腳環(huán)。</p> <p class="ql-block"> 從電瓶車下來,沿景區(qū)方石磚路和木制棧道前行,經過松鶴延年,六角亭,路旁的湖面和濕地上浩蕩的蘆葦一根根在秋風中彼此擁抱著,磨擦著,發(fā)出嘩嘩的聲響。穗穗蘆花在陽光下隨風飄舞。</p> <p class="ql-block">一朵朵的蘆花、蘆穗,如一根根羽毛彼此耳鬢廝磨。</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一個小山坡的六角亭上眺望。</p> <p class="ql-block">遠處圓形建筑是尚未完工的的扎龍自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遠處的小房子都是圈養(yǎng)丹頂鶴的地方。每天放飛的丹頂鶴就是從這個房屋的籠門里放出來。</p> <p class="ql-block"> 步行了近30分鐘終于來到放飛區(qū),寬闊的木制棧道緊挨著一灣月牙形湖畔。每天9點30分第一次放飛。只見一位飼養(yǎng)員準時走上山坡,高舉兩面紅旗上下揮舞兩下,幾秒鐘之后,但見一群丹頂鶴在小高坡上振翅飛來,一排排鳴叫著,扇動著巨大的翅膀掠過眾多觀者的頭頂,在狹長的湖面上盤旋一圈。那姿態(tài)實在是優(yōu)雅、飄逸而壯觀,但還沒等觀者和拍照者盡興這三十只左右的丹頂鶴便落在小山坡上,收攏了翅膀。</p> <p class="ql-block">這個飛翔過程非常美妙,鶴唳云天,與人距離又是如此之近,實在是很難得。可謂:晴空群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只是美妙的東西往往短暫,大家的情緒剛剛被喚起很快就結束了!幸福來的快,走的也快!只有拍攝留下精彩的瞬間來回味。</p> <p class="ql-block"> 隨后飼養(yǎng)員們拎著魚食桶從山坡上走下,開始往湖面上拋灑小魚,丹頂鶴張開潔白的翅膀沖向湖面,用細長而尖利的喙開始在湖面上叼魚,追逐,跳躍,嬉戲,洗澡。它們一點都不怕人,此時游客可以近距離打量拍攝這些美麗的天使。渾身潔白的羽毛簡直一塵不染,尾部全是漆黑色。兩條細長腿上的其中一條套著紅色的腳環(huán)。而最鮮明的就是頭頂的一抹鮮紅,像是上蒼用畫筆給它們涂的最美的一抹標記。人們喜歡丹頂鶴紅暈當頭,諧音同“鴻運當頭”,加之又是壽命最長的鶴類,是被中國傳統文化十分推崇的祥瑞鳥。丹頂鶴的壽命一般有五六十年,最長壽的可達七八十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人對仙氣飄飄的丹頂鶴心向神往。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正月十六,在都城汴京一群丹頂鶴忽然從云端飛出,翱翔于宣德門之上,書畫皇帝宋徽宗見此情景,驚嘆不已,于是很快畫成了后來的傳世名作《瑞鶴圖》。</p> <p class="ql-block">你是一排飛舞的天使,揣著飛翔的夢,掙脫鐵籠,用翅膀擁抱湛藍的天空。</p><p class="ql-block">你播灑一片詩情在空中,我以為你要在風中舞蹈,你要飛得更高,以為你要去追尋遠方的夢,</p><p class="ql-block">可你只飛了短暫的一瞬間,便又回落了土地,去為魚兒奔向湖中。</p> <p class="ql-block"> 仔細地觀察這些脫俗的丹頂鶴引頸直立時高貴矜持,昂頭向天時慷慨高歌,展翅高飛時翼搏云天,而追逐爭斗時張揚勇猛。那純潔的羽毛,鮮紅的丹頂,頎長的身材,都使它成為高貴吉祥、愛情忠貞的象征!在求偶時常常雄鳥嘴尖朝上,昂起頭頸,引吭高歌,發(fā)出“嗷嗷”的嘹亮之聲;雌鳥則高聲應和,然后彼此對鳴、跳躍和舞蹈。舞姿很是優(yōu)雅,或伸頸揚頭,或曲膝彎腰,或原地踏步,或跳躍空中。像一對圣潔的芭蕾舞演員的舞姿。</p> <p class="ql-block">第三者插足嗎?</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記者出身的職業(yè)習慣,我詢請了問這里的工作人員得知,這里每次放飛的丹頂鶴都不是一個年齡段,不是一個籠子里的。每個籠子里的鶴一天只放飛一次。它們成年前基本是圈養(yǎng)的,一共有近100多只。只有長大之后,經過篩選才能夠放出去散養(yǎng),而放歸大自然的都是經過野化訓練的更少數。</p> <p class="ql-block"> 我想這些原本能飛越千里山水的丹頂鶴,如若每天都圈養(yǎng)著肥吃肥喝從籠子里放出來只飛翔這么一兩百米最多幾百米那就是退化吧。太安逸的環(huán)境養(yǎng)不出振翅高飛的大鳥,正如溫室里的花朵,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不經歷風雨如何能見彩虹?所以如果想放飛自然野化訓飛是必然的,過程也是漫長而艱難的。</p> <p class="ql-block"> 中午和下午我一直漫步在保護區(qū)濕地內,還觀看了另外三場放飛,并進一步了解到:丹頂鶴的野化訓飛就是對人工飼養(yǎng)的丹頂鶴進行體能飛翔訓練,涉水覓食、野外生存、預警僻險等常規(guī)訓練,確保下一步野化放歸后能夠順利融入自然并壯大野生丹頂鶴的種群。</p><p class="ql-block"> 丹頂鶴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冬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種粒為食,夏秋季食物較雜。目前保護區(qū)內散養(yǎng)的丹頂鶴飼養(yǎng)員會在指定位置定時投放一定數量的飼料。</p> <p class="ql-block">我發(fā)音“圈養(yǎng)”應該發(fā)“juan”養(yǎng)第四聲。不是quan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扎龍濕地為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它也是中國著名的珍貴水禽自然保護區(qū),4A級景區(qū),總面積延展至大慶共21萬公頃。區(qū)內地勢低洼,河流漫溢,葦草叢生,湖泡星羅棋布,是適于水禽鳥類棲息繁衍的天 然樂園。據統保護區(qū)內有各種禽鳥296種。 其中尤以鶴類居多而聞名于世,全世界有15種鶴,而扎龍就可見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灰鶴、白頭 鶴六種,在世界現存丹頂鶴2000只丹頂鶴中扎龍有346只的繁殖種群,占全世界丹頂鶴總數的17.3%,現已列入全球瀕危種類。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p> <p class="ql-block"> 該區(qū)鶴類馴養(yǎng)繁育中心副主任高忠燕幾年前接受采訪時介紹,該區(qū)每年新生雛鶴數量穩(wěn)定在40到50只,每年通過“逃逸”和“散養(yǎng)”放歸到野外的數量在30到40只左右,種群始終穩(wěn)定在300只左右。</p><p class="ql-block"> 目前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主要采取“放飛逃逸”和“散養(yǎng)”兩種方式來開展人工飼養(yǎng)丹頂鶴的就地野化工作。</p> <p class="ql-block">在放飛區(qū)外的一個小山坡上,我就看到了這一家四口單頂鶴就是散養(yǎng)的。一對父母帶著一雙兒女。它們時而翱翔在蘆葦蕩上空,在濕地或草叢中覓食,時而閑庭信步于木制棧道上。今年由于疫情影響游客減少,所以也沒有什么人影響他們。</p> <p class="ql-block">父親經常承擔著警戒責任。</p> <p class="ql-block">孩子是需要教育的</p> <p class="ql-block"> “放飛逃逸”是指從雛鶴學習飛行開始,保護區(qū)每天對它們進行放飛訓練,一個年齡段組成一個放飛群體。丹頂鶴適應野外生活之后就會逐漸離開放飛群體,與野生鶴共同生活,從而完成野化過程。</p><p class="ql-block"> “散養(yǎng)”則是指在每年的4—6月丹頂鶴達到性成熟時,經過擇偶、繁殖配對后,保護區(qū)將它們放生野外,并使它們繁育的后代可以與野生鶴一起生活,到秋季一同飛往南方。</p> <p class="ql-block">在籠子里圈養(yǎng)的灰鶴。</p> <p class="ql-block">紅嘴白鶴</p> <p class="ql-block"> 為掌握丹頂鶴野外分布情況,該區(qū)自2002年開始為人工繁育的丹頂鶴開展環(huán)志和譜系管理,來保證丹頂鶴種群的血緣純正,避免因近親繁殖而導致種群衰退。另外還采用GPS定位和設置腳環(huán)的方法來進行跟蹤監(jiān)測。</p> <p class="ql-block">2021年底,北京市延慶區(qū)迎來了兩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丹頂鶴,這是延慶區(qū)范圍內首次發(fā)現丹頂鶴。經專家確認,兩只鶴為2017年以后出生的鶴鳥,來自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其中一只被環(huán)志標記,為扎龍野化丹頂鶴,另外一只為野生丹頂鶴。</p> <p class="ql-block">在美鶴農莊傍晚拍攝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 我住在距離扎龍保護區(qū)不到一站地的美鶴農莊。這個網上訂的路邊農莊周圍也是大片的蘆葦蕩和水塘,環(huán)境真是不錯。莊園內被一對當地的羅氏父子打造的頗有田園詩情畫意。由于今年疫情游客稀少更使這里顯得格外寧靜。</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居然在農莊還能夠迎來三只從保護區(qū)飛來的一家三口的丹頂鶴,一雌一雄帶著它們的孩子,腳上都帶著腳環(huán),一問小羅才得知是因為這家人經常會弄來一大桶的小魚,這一家鶴發(fā)現了這一好去處,便幾乎天天到此光顧。而且經常是在把長長的尖喙伸到圓桶底先叼活魚吃,吃完了便在院里或蘆葦從中漫步,見了陌生游客也不害怕。</p> <p class="ql-block">從成都來的一位老先生看著丹頂鶴,好像饒有興趣地在說:跟我走兩步。</p> <p class="ql-block">在扎龍的第二天,騎著農莊老板的自行車去了自然保護區(qū)幾公里以外的一個稻田基地。</p> <p class="ql-block"> 十月金秋,美鶴農莊花草繁茂,不僅有自家蔬菜園地,莊園還挖有一個很大的魚塘,像一片人工湖,魚塘的南側羅氏父子還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一個鐵制荷蘭風車,小羅告訴我,這是他和父親買了很多木料廢鐵架一錘一焊地打造出來的。建好后這個農家山莊便增添了一種異國情調,夕陽的余暉下,一片寧靜的水面倒映著風車和小木屋,給每一個到此一游的攝影愛好者留下了一個詩意浪漫的田園景致。這在一個偏遠的農莊還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我一連在此住三天,兩進景區(qū),還借了他家山地車到周圍河邊稻田游覽。只是沒能趕上好天拍上日出。不知以后哪一個金秋還能再到此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