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口腔潰瘍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也挺煩人的。一旦發(fā)作起來,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而且火燒火燎的疼,就連喝口水都疼。</h3></br>?中醫(yī)認為,有諸于內(nèi),必形于外!?<h3>這口腔潰瘍啊是體內(nèi)有積熱,哪里的熱呢?心肝脾肺腎,五臟都有可能生熱,但最主要的是心和脾。我們可以從口腔潰瘍的位置窺探一二。顧名思義,口腔潰瘍出現(xiàn)在口腔,以舌頭和嘴唇為主,而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因此,它和心脾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h3></br>比方說,很多人一緊張,一焦慮,嘴巴就長潰瘍,這就是心火旺;又或者最近一段時間老是熬夜加班,再加上吃吃火鍋,吃吃燒烤,這些肥甘厚味的食物堆在腸胃里,不容易消化,時間久了,也會化熱,化火。心脾有熱,說白了,就是胸膛里面有一團火,根據(jù)火性炎上的道理,這團火要往上走,走到口腔這個地方,停下了,火悶在里面想要發(fā)出來,總得有個出口啊,于是口腔潰瘍就像火山爆發(fā)一樣,噴涌而來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口腔潰瘍也可以看作是身體的一種自救行為,身體內(nèi)有熱,不能流通,主動制造一個泄熱的途徑,讓熱透發(fā)出來。?有一個朋友就經(jīng)常被口腔潰瘍“垂青”,有時一次甚至能長出十幾個,嘴唇上,舌頭上,腮幫子里,都是潰瘍面,大的像綠豆,小的像芝麻,吃東西的時候,稍微一用力,嘴里就痛得厲害,于是,每到吃飯的時候,他就只能坐在位置上,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在那里享用美食,時不時地還要咧咧嘴,苦不堪言。?問,有沒有一味藥可以快速化解口腔潰瘍??當(dāng)然有,它就是中藥蒲黃。 <p class="ql-block">蒲黃,古醫(yī)書上說它能夠消除舌面腫脹。相傳,南宋宋度宗在一次游春賞花時,因為貪一時口腹之欲,就在當(dāng)天晚上,突然舌面腫脹,既不能開口說話,又不能吃東西。滿朝文武百官焦急萬分,急忙召集御醫(yī)研究診治方法。這時,有一位姓蔡的御醫(yī)提出用蒲黃和干姜各半研成細末,敷在腫脹處,宋度宗按照他說的方法,果然很快就好了。蒲黃這味藥對任何一種病因所致的口腔潰瘍,幾乎都有治療作用。那么,蒲黃治療口腔潰瘍的原理在哪里呢? 原來這蒲黃有清熱涼血,活血止血,收斂生肌的作用??谇粷儯瑵兠嬷虚g凹陷,像爛了一點肉一樣,有些還會出點血,這是因為有熱毒蘊在那里;再來看潰瘍面周圍,還會腫起來,腫是因為血脈不流通,中醫(yī)講,不通則痛。所以才會痛得厲害。 蒲黃是香蒲的干燥花粉,對于蒲黃,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說到香蒲,一定有很多人都見過它,甚至可以勾起不少兒時的回憶。香蒲的葉子細細的,像一柄柄綠劍,直直的立在水面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還頂著一根棕色的小粗棒。<b>香蒲長在水里,帶有水的涼性,所以蒲黃可以清熱,可以涼血。</b>這是第一點,還有第二點,蒲黃活血止血,可以把潰瘍面周圍的瘀血腫結(jié)消下去,蒲黃活血止血的作用相當(dāng)厲害,治療口腔潰瘍只是它的一個小用而已。中醫(yī)界有一個很有名的方子,叫失笑散。就是說人有了病痛以后,愁容滿面,臉上已經(jīng)看不到笑容了,它可以幫你把丟失的微笑找回來。 這個方子只有兩味藥,一味是五靈脂,另一味就是蒲黃,兩味藥材打成粉裝在罐子里,對于各種瘀血痛,痛起來像針扎一樣,每次勾一小勺,配點黃酒,一喝下去,血脈一流通,痛就止住了?;蛘吣悴患游屐`脂,單用蒲黃也有這個作用。 再一個,蒲黃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夠讓潰爛的肌肉快速長回來。 三者一結(jié)合,不正與口腔潰瘍合拍嗎? 使用方法也很簡單,<b>取生蒲黃30克,加少許溫水調(diào)成糊狀,含在嘴里漱口,或者直接把生蒲黃敷在潰瘍面上,那瘡口恢復(fù)起來也很快。</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