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荷盛夏三伏天,在北京閑逛,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荷花在盛開——頤和園、北海、陶然亭、故宮、運河兩岸……清荷或秀于盆中,或滿塘搖曳,微風吹來,如群娥起舞,長袖寬裙,花紅粉面,顧盼相依,看的人如醉如癡,舍不得離去。</p><p class="ql-block">小時學畫荷花,不理解前人為什么要把荷葉畫成黑色,綠的不好嗎,有顏色多漂亮呀,不理解為什么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荷花總是讓古今文人墨客惦記著,不時拿來寄情抒懷,纏綿悱惻,直到長大工作以后,有一天采訪路過近郊的一大片荷塘,真真切切第一次見到了荷花,見到了荷花的海洋,才領略到她的無限魅力。說是海洋并不為過,滿池荷葉翻飛如浪,似排兵布陣聳立在眼前,又延伸至無邊,團團粉花如羞答答少女,從綠波中探出頭來,半遮半掩,露珠清沾,欲說還休,真是喜煞人也!我在這里留戀了很久,拍了很多照片,為以后畫荷花留存了豐富的資料。</p><p class="ql-block">看到了真正的荷花,才知道有些蓮蓬是長在荷花中間的,花瓣飄落了才成了蓮蓬;才知道筆直的桿是從水中躥出的,沒有半點拖泥帶水;才知道為什么荷花成為古今中外畫家們的絕好選題,特別是中國畫大寫意畫家們的最愛,那就是它能把毛筆在生宣紙上所能傾訴的語言發(fā)揮到及至!比如大筆潑墨畫荷葉,肆意豪情盡顯在墨色的干濕濃淡枯之中,揮灑頓挫揉捏,豪放宣泄,痛快淋漓,葉莖葉桿是節(jié)奏,是音樂的旋律,每一筆的變化都抒發(fā)著詩一般的情懷,桿是畫面的構架,是把控,也是最考驗書法功力的環(huán)節(jié),而嬌艷的荷花就是畫面的靈魂了!筆性是人性,荷花因了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因了它“花中君子”“并蓮同心”“祥瑞之氣”被古今諸子百家百般表達,萬般抒發(fā)。</p><p class="ql-block">在眾多當代名家作品里,我個人偏愛齊白石、潘天壽的大寫意荷花,畫如其人,齊的巧奪天工,布局簡而嚴謹,用筆老辣如犁,體現(xiàn)了畫家嚴謹而又不羈的個性:潘天壽的畫大氣磅礴,不卑不亢,穩(wěn)如泰山,表白了作者的浩然正氣。畫是作者心緒的表白,李老十的荷如低沉的大提琴曲,密集穿插,陰郁而夢幻,厚重而壓抑,預示作者悲戚的命運。荷花寄托了萬千人的萬千情愫,生生不息,世代延續(xù)。</p><p class="ql-block">幾年前,我開始第三次“北漂“習畫時,嘗試從單純的人物畫領域開脫出來,研習金銀彩墨花卉系列,其特點就是擴張花卉的視覺美感,在彩墨中融入金銀絲線的穿插點綴,使畫面盡顯高貴又氣又不媚俗,色彩別致而兼容中西,讓傳統(tǒng)的中國水墨搭上時代的高鐵,呼嘯穿梭于世界藝術之林,當時,我首選的繪畫題材就是荷,除了荷實在是太好入畫的特點之外,荷的美好寓意:合和、金玉滿塘被人們喜聞樂見,荷的夏之燦爛,秋之蒼涼都是入畫的好素材,畫荷,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荷之系列里,有一支獨放的“金線荷花”,有紅底金葉的”粉荷世家“,有純金色的”秋日荷塘“,有碧綠覆蓋的”和氣志祥“這些具有濃郁當代氣息的作品一批被收藏,另一批陪我天涯海角的參加活動,舉辦畫展,一些藏家朋友把彩荷作品掛在自己的家,發(fā)來照片看著滿塘生輝的樣子我很欣慰,彩墨金荷承載了我繪畫歷程的美好歲月,畫荷、愛荷,陶醉于荷,在荷的照映下自己的性情也變得越來越和順,這也是熱愛藝術又受到藝術的滋養(yǎng)所帶來的福報吧。</p><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一城清香時,也是畫荷的最好時節(jié),走在尋香、探香的路上,不斷探索新路,創(chuàng)新,逐漸明麗的畫風,是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畫面的豐厚是歲月積淀的表述,也許在某個瞬間,畫風會轉向極簡,會用另一種旋律來唱響心中的歌,那時候,我的荷,又將會是什么樣子呢? </p><p class="ql-block"> 蘭子 2022、8、8于北京宋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