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攝影&后期:李興發(fā)網(wǎng)名:贛·吉安·行者隨緣<br>本組圖片2021年9月12日拍攝于江西撫州家和飛鳥樂園<div>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鸚鵡的鳥喙強(qiáng)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鸚鵡主要是熱帶,亞熱帶森林中羽色鮮艷的食果鳥類。鸚鵡中體形最大的當(dāng)屬紫藍(lán)金剛鸚鵡,身長可達(dá)100厘米,最小的是藍(lán)冠短尾鸚鵡 ,身長僅有12厘米,這些鸚鵡攜帶巢材的方式很特別,不是用那彎而有力的喙,而是將巢材塞進(jìn)很短的尾羽中,同類的其他的情侶鸚鵡,也是用這種方式攜材筑巢的。侏鸚鵡屬有6種,全長都在10厘米以內(nèi)。6種僅見于新幾內(nèi)亞和附近島嶼。 <br>鸚鵡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羽色艷麗。有華貴高雅的紫藍(lán)金剛鸚鵡、全身潔白頭戴黃冠的葵花鳳頭鸚鵡、能言善語的亞馬遜鸚鵡、五彩繽紛的彩虹吸蜜鸚鸚鵡、小型葵花似的雞尾鸚鵡、小巧玲瓏的虎皮鸚鵡和牡丹鸚鵡、大紅大綠的折衷鸚鵡、形狀如鴿的非洲灰鸚鵡。泰國2001年發(fā)行了一套鸚鵡郵票,分別是緋胸鸚鵡、亞歷山大鸚鵡、短尾鸚鵡、花頭鸚鵡;其中緋胸鸚鵡、花頭鸚鵡在中國境內(nèi)都有野生種群。緋胸鸚鵡分為大緋胸和小緋胸兩種,尤以大緋胸鸚鵡為最,是馳名中外的籠鳥,主要產(chǎn)于中國四川省及西藏東部云南北部,也稱大紫胸鸚鵡、四川鸚鵡。 <br></div> 粉臉牡丹鸚鵡<div>粉臉牡丹鸚鵡(英文名:Rosy-faced Lovebird,學(xué)名:Agapornis roseicollis),是鸚形目長尾鸚鵡科牡丹鸚鵡屬的鳥類。桃臉情侶鸚,別名小鸚,有明亮整潔的杏仁綠色全身羽毛,分布于納米比亞南部的橘河。(又名:桃臉情侶鸚鵡、桃臉愛情鳥)<br></div> 雞尾鸚鵡<div>(學(xué)名:Nymphicus hollandicus):體長32-33厘米,翅膀長度約16-18厘米,野生的頂冠長4-6厘米,飼養(yǎng)馴養(yǎng)的冠毛長4-11厘米。體重80-100克壽命20年,已知的活得最久達(dá)36周歲。是鳳頭鸚鵡科中的一種小型鸚鵡。有一個豎立在腦袋上的頂冠。羽毛一般是中度灰色的,身體下部顏色比較淺,橙色臉頰,翅膀上有白色的大羽斑。沒有亞種,有許多變種,較常見的是灰色、白色、珍珠等品種;以顏色區(qū)分達(dá)18種不同的變種,另有少數(shù)一些不確定特例。<br></div> 爭 萌 <p class="ql-block">哥倆好</p> 虎皮鸚鵡<div>(學(xué)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的內(nèi)陸地區(qū),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于林緣、草地等處。結(jié)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等為食。<br></div><div>繁殖期為6-11月。營巢于樹洞中。每窩產(chǎn)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性情活潑且易于馴養(yǎng),在中國是大眾最喜歡的寵物鳥之一,野生種群系國家二級保護(hù)動物。<br></div> 斗 紅綠、藍(lán)黃金剛鸚鵡<div>金剛鸚鵡是色彩最艷麗的大型鸚鵡。共有6屬17個物種。該科的鸚鵡尾極長,鐮刀狀的大喙只有鳳頭鸚鵡堪與比擬。面部無羽毛,興奮時可變?yōu)榧t色。兩性外貌相似。是大型鸚鵡中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一個種類。 金剛鸚鵡最有趣的是它那張臉,有的布滿了條紋,像京劇中的花臉臉譜。其中紫藍(lán)金剛鸚鵡是其中最大的鸚鵡,測量體長是95-100厘米。<br></div> 李興發(fā),<br>網(wǎng)名:贛·吉安·行者隨緣<br>1956年1月15日在撫河旁來到人間,<br>江西吉安人。<br>我愛好攝影不刻意追求最終的結(jié)果,<br>但注重享受拍攝過程,<br>從中親近自然、品味人生、體驗(yàn)真情、<br>享受生活。<br>我很幸運(yùn)能與攝影為緣,與快樂為伴。<br>這種快樂只有開始,沒有結(jié)束……<br>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