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8.1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心靈的輕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劉湛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誦讀:素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是一個人自己的不可轉(zhuǎn)讓的專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的過程,就是時間消費的過程。在時間面前,最偉大的人也無逆轉(zhuǎn)之力;我們無法買進,也無法售出;我們只有選擇、利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惜時間,就是最佳地運用時間。由于我這種意識的強烈萌生,我越來越吝嗇地消費我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試圖選擇一種輕松的生活方式,因此,我提倡并創(chuàng)作輕詩歌。我所說的輕并非純粹的游戲人生和享樂,而是追求心靈的輕松和自由,過自我寬松的日子。而這種感覺會導(dǎo)致行為的選擇更富有人性和瀟灑。一個人自己活得很累,會使你周圍的人和社會也感到很累。如果說,我能有益于他人和群體,就是因為我能釋放出這種輕松的氣息,使別人和我有緣相聚(無論多么短暫)都能感到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只有輕松才能使人不虛此生,才能使整個世界變得和諧。以惡是治不了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對于我們這群黃土地的子孫來說,古老的文明、漫長的歷史已使我們背負夠重的了,復(fù)雜的現(xiàn)實和人際關(guān)系使我們體驗夠累的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愿意以輕對重,以輕對累。對我自己,無論處于佳境還是不幸,我都能尋找到自我輕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為劣境所苦。對周圍群體,當我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能帶給他們所需要的輕松,從而增添或緩解他們生活中的喜悅和痛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當然,這也是我在非常窄小天地里的一個愿望,為社會、世俗所囿的我,深知——追求一種輕松的生活方式,在某些時候和某些方面,也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 劉湛秋,安徽蕪湖人。1955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外語??茖W(xué)校。歷任工人、俄語翻譯,《詩刊》編輯、副主編,編審。曾出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南斯拉夫等國并進行學(xué)術(shù)交流或講學(xué)。195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詩集《生命的歡樂》、《無題抒情詩》、《人·愛情·風(fēng)景》,散文詩集《遙遠的吉他》,論文集《抒情詩的旋律》等共22種。部分作品譯有英、法、日、德、意、俄、西、韓、南、保等外文版本。譯著《普希金抒情詩選》、《葉賽寧抒情詩選》,主編《中國詩歌理論大辭典》、《俄羅斯文學(xué)名著金庫》、《泰戈爾文集》、《契訶夫小說集》,PTV(詩歌電視)《愛的羅曼斯》等?!稛o題抒情詩》獲全國第三屆新詩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