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盧浮宮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該宮始建于1204年,當時只是菲利普·奧古斯特二世皇宮的城堡。該宮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2019.5我們來到法國馬上去盧浮宮,下面隨著《我們愛逛博物館》走進盧浮宮。它給人一種氣勢磅礴金碧輝煌的感覺,頂部是惟妙惟肖的巨型油畫,旁邊雕刻著金色的雕塑這里有著著名的維納斯斷臂雕像。</p><p class="ql-block">盧浮宮共珍藏繪畫雕塑等各種藝術品多萬件它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盧浮宮原是規(guī)模宏大的宮殿建筑群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盧浮宮的整體建筑呈“U”形,占地面積為24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盧浮宮共分希臘羅馬藝術館、埃及藝術館、東方藝術館、繪畫館、雕刻館和裝飾藝術館6個部分。</span></p> <p>密特朗總統(tǒng)對盧浮宮博物館做出的另一貢獻是邀請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為博物館設計新的入口處。貝聿銘先生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造一個“金字塔”的方案。這座“金字塔”為盧浮宮博物館,也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這座“金字塔”,觀眾的參觀線路顯得更為合理。</p> <p>1204年,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保衛(wèi)北岸的巴黎地區(qū),菲利普二世在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納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檔案和珍寶,同時也存放他的狗和戰(zhàn)俘,當時就稱為盧浮宮。查理五世時期,盧浮宮被作為皇宮,因而使它成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p><p>在以后的350年中,隨著王室貴族們越來越高的尋歡作樂的要求,他們不斷增建了華麗的樓塔和別致的房間。然而在其后的整整150年間,盧浮宮卻并無國王居住。</p> <p>16世紀中葉,弗朗索瓦一世繼承王位后,便把這座宮殿拆毀了。他下令由建筑師皮爾·萊斯科在原來城堡的基礎上重新建筑一座宮殿。弗朗索瓦還請當時著名的畫家為他畫肖像,他崇拜意大利派的畫家,購買了當時意大利最著名的畫家法埃洛的繪畫。包括《蒙娜麗莎》等珍品。</p> <p>亨利四世在位期間,他花了13年的功夫建造了盧浮宮最壯觀的部分――大畫廊,路易十四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國王,路易十四把盧浮宮建成了正方形的庭院,并在庭院外面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畫廊。他購買了歐洲各派的繪畫,包括卡什代、倫勃朗等人的作品。他一生迷戀藝術和建筑,致使法國的金庫空虛。路易十六在位期間,爆發(fā)了著名的1789年大革命,在盧浮宮“競技場”院子里建立了法國革命的第一個斷頭臺。1792年5月27日,國民議會宣布,盧浮宮將屬于大眾。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公共博物館。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了6年,直到拿破侖一世搬進了盧浮宮。</p> <p>拿破侖在這座建筑的外圍修建了更多的房子,并增強了宮殿的兩翼,還在競技場院里修建了拱門,拱門上的第一批雕刻馬群是從威尼斯的圣馬可教堂上取下來的。拿破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裝飾盧浮宮,他把歐洲其他國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藝術品搬進了盧浮宮。拿破侖不斷地向外擴張,并稱雄于歐洲,于是幾千噸的藝術品從所有被征服的國家的殿堂、圖書館和天主教堂運到了巴黎。拿破侖將盧浮宮改名為拿破侖博物館,巨大的長廊也布滿了他掠奪來的藝術品。在盧浮宮里,拿破侖的光彩持續(xù)了12年,一直到滑鐵盧戰(zhàn)役的慘敗。</p> <p>對拿破侖來說,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須屬于法國。拿破侖失勢后,他們來到盧浮宮,約有5000件藝術品物歸原主。但由于法國人的外交手段及法國人的說服力,仍然有許多他掠奪的藝術品被留在了盧浮宮。拿破侖三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他是盧浮宮建造以來所遇到的投資最多的“建筑人”,當它竣工后,盧浮宮變成了皇家慶?;顒拥膱鏊?,富麗堂皇是拿破侖三世修建任何東西的特點。這樣,直到拿破侖三世時,盧浮宮整個宏偉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將近600年。</p> <p class="ql-block">20世紀80年代,盧浮宮已日漸陳舊,變成了“一座舊王宮中的舊博物館”。1981年起,在時任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的支持下,“大盧浮宮計劃”實施,讓這座博物館重塑昔日榮光。重建后的盧浮宮全部作為博物館使用,建設中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成為盧浮宮的標志。在“序幕——重修盧浮宮”中,設計者匠心獨運地展示了盧浮宮在各個時期的建筑模型,觀眾可以直觀地了解這座殿堂的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盧浮宮成為世界各地藝術家的聚集地,也為這些藝術家提供了世界性的舞臺。</p> <p>盧浮宮東立面是歐洲古典主義時期建筑的代表作品。據統(tǒng)計,盧浮宮博物館包括庭院在內占地19公頃,自東向西橫臥在塞納河的右岸,兩側的長度均為690米,整個建筑壯麗雄偉。用來展示珍品的數(shù)百個寬敞的大廳富麗堂皇,大廳的四壁及頂部都有精美的壁畫及精細的浮雕。</p> <p>近年來,盧浮宮的建筑內部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造,展覽空間和展品被重新布局,展覽面積得到增加,展示效果大幅提升,從而吸引了更多的參觀者。</p> <p>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斷臂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擁有的藝術收藏達40萬件以上,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埃及和古希臘、古羅馬等6個門類。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xiàn)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shù)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p> <p>盧浮宮宮殿共收藏有40多萬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法國人將這些藝術珍品根據其來源地和種類分別在六大展館中展出,即東方藝術館、古希臘及古羅馬藝術館、古埃及藝術館、珍寶館、繪畫館及雕塑館。其中繪畫館展品最多,占地面積最大。盧浮宮區(qū)有198個展覽大廳,最大的大廳長205米。</p> <p>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大約在1800年向公眾展出,其藏品約有7000余件。古希臘與古羅馬藝術館的藏品以法國王室的收藏品為基礎。拿破侖率領的法軍在意大利獲勝后,劫獲了許多意大利的古代藝術品,將之運回法國充實盧浮宮。后來,法國又從各方面不斷豐富里面的收藏品。雕塑在該館內占有主導的地位,雕塑品包括大理石、銅、象牙等。在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館中,有兩件備受世人贊美的最矚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薩姆特拉斯的勝利女神”,二是愛神“維納斯”。</p> <p>勝利女神的頭和手臂都已丟失,但仍被認為是古希臘雕塑的著名大作,不論從哪個角度,觀賞者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p> <p>勝利女神上身略向前傾,那健壯豐腴、姿態(tài)優(yōu)美的身軀,高高飛揚的雄健而碩大的羽翼,都充分體現(xiàn)出了勝利者的雄姿和歡乎凱旋的激情。海風似乎正從她的正面吹過來,薄薄的衣衫隱隱顯露出女神那豐滿而富有彈性的身軀,衣裙的質感和衣褶紋路的雕刻令人嘆為觀止。</p><p>作品的構圖也十分成功,向后飄揚的衣角和展開的雙翅構成了極其流暢的線條,腿和雙翼的波浪線則構成一個鈍角三角形,加強了前進的態(tài)勢。藝術家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表現(xiàn)力,他仿佛賦予了冰冷的石頭以生命般勃勃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對這部高度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杰作時不禁發(fā)出由衷的慨嘆。</p> <p>《斷臂維納斯》已經是世界家喻戶曉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p><p>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傳是古希臘亞歷山德羅斯于公元前1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發(fā)現(xiàn)于愛琴海的希臘米洛斯島一座古墓遺址旁,是一尊手臂殘缺的大理石雕塑。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勻稱,衣衫滑落至髖部,右臂殘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線美,顯得端莊而嫵媚。</p><p>法國重金收買后陳列在盧浮宮特辟的專門展室中,以其絕世魅力震動了世界,從此,“斷臂的維納斯”就著稱于世,成為愛與美的象征。是三寶之一。</p> <p>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神,也是象征豐饒多產的女神。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傳說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誕生,在三位時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來到奧林匹斯山,眾神被其美麗容貌所吸引,紛紛向她求愛。</p><p>宙斯在遭其拒絕后,遂把她嫁給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卻愛上了戰(zhàn)神阿瑞斯,并生下小愛神厄洛斯。后曾幫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臘最美的女人海倫。引起希臘人遠征特洛伊的十年戰(zhàn)爭。</p> <p>東方藝術館建于1881年,共有24個展廳,3500件展品。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西亞和北非地區(qū),包括敘利亞、黎巴嫩、巴基斯坦、伊朗等國。</p> <p>其中帶翅膀的牛身人面雄偉雕像(公元前8世紀)最為有名,曾在杜爾·沙魯金(現(xiàn)為伊拉克赫爾沙巴德)守衛(wèi)過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的宮殿大門。這些巨大的牛身人面像來到法國經歷過一段曲折的歷史。</p> <p>這些展品出自十分久遠的年代,如公元前2500年的雕像、公元前2270年的石刻、公元前2000年燒制的泥像等。</p> <p>古埃及藝術館建立于1826年,早于東方藝術館,共有23個展廳,收藏珍貴文物達350件。</p> <p>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羅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飾、裝飾物、玩具、樂器。</p> <p>這里還有古埃及神廟的斷墻、基門、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頭塑像等。</p> <p>盧浮宮繪畫館所收藏的繪畫之全、之珍貴是世界上各藝術館不能比擬的。繪畫館共有35個展廳,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畫家的作品,三分之一來自外國畫家,14~19世紀的各種畫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較杰出的作品有:富凱的《查理七世像》(15世紀)達·芬奇的《巖間圣母》(16世紀)拉斐爾的《美麗的園丁》(16世紀)勒南的《農家》(17世紀)里戈的《國王路易十四像》(18世紀)路易·達維德的《拿破侖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19世紀)德拉克魯瓦的《肖邦像》(19世紀)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19世紀)等。</p> <p>《蒙娜麗莎》又稱《永恒的微笑》,被認為是西歐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p> <p>畫中人物坐姿優(yōu)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畫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更奇妙的在于,在這幅名畫之前,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她那溫和的目光總是微笑地注視著你,生動異常,仿佛她就在你身邊。</p> <p>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 古贊 法國 木板油畫 約1550年 150x97.5cm 巴黎盧浮宮藏</p><p>古贊是楓丹白露畫派中享有盛譽的畫家。他的代表作《潘朵拉魔瓶前的夏娃》有出色的想象力,把從來都以狼狽而逃的形象出現(xiàn)的人類祖先夏娃畫成安詳高雅的女神模樣,可惜的是那側臥的女人體實在不能不令人想到提香的力作《烏爾賓諾的維納斯》。</p> <p>埃斯特雷姐妹 楓丹白露畫派作 布面油畫 約1599年 巴黎盧浮宮藏</p><p><br></p><p>這幅畫是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的重要代表作品,描繪了法國貴妃兩姐妹沐浴時相互戲玩的情景。右邊的女人就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寵妃,左邊是她的妹妹巴拉尼元帥夫人。兩姐妹正在大床的帷幕之中梳妝打扮,房間深處一位衣著華麗的婦女正在大壁爐前縫紉。妹妹手捏姐姐乳房的動作暗示著貴妃姐姐已懷有國王的庶子,后于1599年難產身亡。畫家對細部描繪的熱衷,以及遠近人物大小懸殊的夸張手法,都極好地體現(xiàn)了寫實傳統(tǒng)。同時,畫家又巧妙地運用當時在解剖和透視上的成就,人物的手畫得尤其精彩,富有變化并極具神情。人體雖無劇烈動作,卻塑造得結實充分,細致動人,堪稱杰作。</p> <p class="ql-block">安杰麗卡和梅多羅 迪布勒伊 法國 布面油畫 1590年 144x200cm 巴黎盧浮宮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畫的情節(jié)取自16世紀最有名的史詩《瘋狂的奧蘭多》(又稱《瘋狂的羅蘭》),作者是意大利詩人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Ludovico Ariosto (1474~1533),這篇史詩可以看做是中世紀著名史詩《羅蘭之歌》的后序演繹。依舊是描寫查理大帝(查理曼)與撒拉森人的戰(zhàn)爭故事,不過《瘋狂的奧蘭多》更多地講述人物之間的情感故事。畫中的人物是亞洲公主安杰麗卡愛上地位卑微的撒拉森騎士梅多羅,這激起了同樣深愛安杰麗卡的奧蘭多(羅蘭)的瘋狂。此畫1951年進入盧浮宮。作者圖森特.迪布勒伊(Toussaint Dubreuil,1561-1602),出生于巴黎,楓丹白露畫派第二期畫家。</p> <p>瑪麗·美第奇的教育 魯本斯 弗蘭德斯 1621-1622年布面油畫現(xiàn)藏巴黎盧浮宮</p><p>這是魯本斯為法國盧森堡宮所作的《瑪麗·美第奇的一生》24幅組畫中的第三幅。這一組畫是瑪麗于1621年委托魯本斯以她的一生的經歷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這幅畫表現(xiàn)瑪麗所受良好的貴族教育。穿紅衣的瑪麗正在向坐著的智慧女神雅典娜(藍衣)學習,并在書上寫著字;左邊拉琴的是太陽神阿波羅,教授瑪麗音樂和藝術;上面是赫爾墨斯雄辯之神,意寓瑪麗將來的雄辯口才;右邊是美惠三女神。地面上還有些與藝術繪畫雕塑有關的文具物品。美第奇出生于名門貴族,嫁給法國王亨利四世,是一樁政治婚姻。</p> <p class="ql-block">羅得和他的女兒們 巴爾別里 意大利 布面油畫 1651年 172x222cm 巴黎盧浮宮藏。</p><p class="ql-block">這幅畫題材源自圣經《創(chuàng)世紀》,上帝滅了所多瑪和蛾摩拉,亞伯拉罕向上帝為羅得一家求情,羅得的妻子因為回頭看變成了鹽柱。羅得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山洞,兩個女人以為人類將要滅絕,就將羅得灌醉,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后裔”。結果兩個女兒的后代就是后來以色列的敵人,摩押人和亞捫人。此畫1817年進入盧浮宮。</p> <p class="ql-block">強奪薩賓女人 普桑 法國 1637年 布上油畫 159x206cm 巴黎盧浮宮藏。</p><p class="ql-block">這幅畫是普桑的巴洛克風格的代表作品。描述的是羅馬人因新建羅馬城,需要很多年輕的婦女,但鄰近的城市都不愿意把姑娘嫁給羅馬人,羅馬人的領袖決定智取,他們邀請鄰近的薩賓人來參加盛會,當薩賓人攜帶家眷前來參加時,羅馬人的領袖揚起了披風作為暗號,每個士兵就搶一個姑娘,而對其他薩賓人不加傷害,讓他們逃走。畫中描繪的羅馬領袖并不完全是一個發(fā)暗號的軍官,而像一個莊嚴的宗教使命的履行者。他穿著紅袍子,威嚴的站在海神廟的圓柱之間。普桑繪有兩幅此主題畫作,收藏于盧浮宮的此幅畫(下)畫面比較雜亂,普桑本人亦不滿意。</p> <p class="ql-block">花神的凱旋 普桑 法國 1628年 布上油畫 165x241cm 巴黎盧浮宮藏。</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具有古典風范的作品,所描繪的是花神的凱旋。在小天使和男女護衛(wèi)的簇擁引路下,花神乘坐花朵裝點的車子緩緩行進,是一幅人間美好歡樂圖。花神端坐在花車上,伸展雙臂接受人們的歡呼,形象莊重,高貴典雅,是天仙下凡的美麗姑娘,周圍的男女以裸體和半裸體塑造,使畫面產生神人交織、亦人亦神的超然境界。畫家以寫實主義手法描繪了自然環(huán)境,天空云彩和樹木都是真景實境。畫家將人物置于美麗的自然風景中,產生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所以這幅作品既理性又現(xiàn)實的。</p> <p class="ql-block">維納斯與丘比特 朗貝爾 荷蘭 板上油畫 1560年 184x132cm 巴黎盧浮宮藏。</p><p class="ql-block">在羅馬神話中,美神維納斯有個兒子叫丘比特。丘比特一直被人們喻為愛情的象征,相傳他是一個頑皮的、身上長著翅膀的小神,他的箭一旦插入青年男女的心上,便會使他們深深相愛。畫面上一對鴿子在親密嬉戲,丘比特拿著箭,抬頭征詢母親維納斯這一箭要不要插下去。作者朗貝爾·絮斯特利(Lambert Sustris,約1515-1568)荷蘭畫家。</p> <p>沐浴中的蘇珊娜 丁托列托 意大利 布面油畫 約1550年 238x167cm 巴黎盧浮宮藏</p><p><br></p><p>這幅畫是丁托列托的代表作品,取材于圣經故事:商人的妻子蘇珊娜在自家花園沐浴時,兩個偷窺她的長老跳出來施暴,蘇珊娜堅拒不從,二長老反誣她與人幽會,被判死刑。先知但以理得到神啟,為之洗冤。這幅畫以樹木茂盛的野外浴池作為背景,浴中的蘇珊娜正坐在池岸邊休息,二位侍女忙著為她梳妝打扮。遠處的兩個長老乘機偷看她的胴體。她那肌膚的銀灰、分紅的色澤在深綠色背景的襯托下,顯得神采奕奕,呈現(xiàn)出女性肌膚的柔滑感。女性的肌體被畫家繪寫的既富有魅力,又不嬌艷。</p> <p>雕像館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廳27個,展品1000多件,多為表現(xiàn)宗教題材的作品,部分為表現(xiàn)人體和動物的作品。在這里可以看到著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難頭像》、《十字架上的耶穌》、《圣母與天使》、意大利的雕塑《圣母與孩童》、17世紀的《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18世紀的名人像《伏爾泰》,19世紀的群塑《舞蹈》等。</p> <p>《受傷的菲洛皮門》(Philopoemen hurt),作者Pierre-Jean David 。</p><p>菲洛皮門(Philopoemen,公元前253-183年)是希臘的統(tǒng)帥和政治家,曾經八次被任命為亞該亞同盟總司令(Achaean League Strategos)。</p><p>亞歷山大大帝死后,希臘半島陷入混戰(zhàn)。亞該亞同盟原來很弱小,公元前209年,菲洛皮門被任命為總司令后屢戰(zhàn)屢勝,多次打敗強大的斯巴達,馬其頓和羅馬帝國的軍隊,被羅馬帝國的歷史學家譽為“最后一個希臘人”。</p> <p>《騎著珀伽索斯的路易十四的命運》(Fame of Louis XIV riding Pegasus),作者Antoine Coysevox 。</p> <p>《海王尼普頓》(Neptune),作者Antoine Coysevox 。</p><p>羅馬神話里的海王尼普頓,相當于希臘神話里的海王波塞冬。</p> <p>《塞納河》(Seine),作者Antoine Coysevox。</p> <p>《馬恩河》(Marne),作者Antoine Coysevox。</p><p>馬恩河全長514 公里,塞納河最大的支流,在快要流到巴黎時匯入塞納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1914和1918年爆發(fā)的兩場馬恩河戰(zhàn)役是一戰(zhàn)中的重要戰(zhàn)役。</p> <p>《圣女貞德傾聽圣母的聲音》(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her voices),作者Francois Rude 。</p> <p>《愛神(丘比特)將赫拉克利斯的棍棒改制為弓箭》(Love fashioning a bow from the club of Heracles)。</p> <p>《丘比特與普賽克》(Cupid and Psyche),作者卡諾瓦(Antonio Canova)。</p> <p>《丘比特與普賽克》(Cupid and Psyche),作者卡諾瓦(Antonio Canova)。</p> <p>《垂死的奴隸》(Dying Slave),米開朗基羅作于1513-1515年。</p> <p>《赫拉克利斯和他的兒子忒勒福斯》(Heracles and his child Telephos)。</p><p>公元前1-2世紀羅馬帝國的雕塑,忒勒福斯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是支持特洛伊的一個城邦國家的國王。</p> <p>《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大約作于公元前130-100年的希臘雕塑,略高于真人,203厘米。</p><p>Gregory Curtis在《斷臂的,米洛的維納斯的發(fā)現(xiàn)》(Disarmed, the Story of the Venus de Milo)中,詳細描繪了發(fā)現(xiàn)的過程:1820年,23歲的法國海軍軍官Olivier Voutier(1796-1877)在愛琴島(Aegean island)上駐扎,由于他對希臘歷史很有興趣,所以,“有一天,他帶著兩個水手在島上的希臘古城Milo的一個古希臘劇場的遺址,希望挖掘出什么。這時,他看見幾十米以外的一個土耳其農夫也挖出了什么,并且正在掩埋它”。于是,Olivier Voutier走過去,看見這個農夫正在掩埋一個只有半個身子的殘破的雕塑?!斑@種物品,對農夫是無用的。于是,Olivier Voutier 給了這個農夫一點賄賂,然后他和兩個水手自己開始挖掘,幾個小時后,一個后來震驚世界的雕塑,出現(xiàn)了”。</p> <p>《凡爾賽的戴安娜》(Diana of Versailles),公元1-2世紀的作品,發(fā)現(xiàn)于意大利。</p><p><br></p><p> 羅馬神話中的戴安娜,對應于希臘神話的阿耳忒彌斯(Artemis):宙斯的女兒,狩獵女神,月亮女神,奧林匹斯山上的12主神之一。關于戴安娜的雕塑作品非常多,這件作品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件。</p><p>這件雕塑中,戴安娜的圣獸,一只梅花鹿,跟隨著她,她的一只手正在從背著的箭筒里抽出一支箭。</p> <p class="ql-block">《睡著的Hermaphroditus》(Sleeping Hermaphroditus),公元前2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2世紀。這件作品中的豪華的床墊是1619年意大利雕塑家貝爾尼尼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希臘神話:這個孩子是赫爾墨斯(Hermes)和阿芙羅狄蒂(Aphrodite,相當于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的兒子,他是一個女性化的男孩,因為他與一個水中寧芙和為一體。</p> <p>三美圖》(The three Graces)??赡茏饔诠?世紀,一件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按照教皇保羅五世(Pope Paul V)的要求,1609年,Nicolas Cordier 對這組群雕進行了很大量的修復工作。盧浮宮1807 年收購。</p> <p>《年老的半人馬被愛洛斯捉弄》(Old Centaur teased by Eros),17世紀意大利出土的文物。</p><p>這件作品是公元前2 世紀的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作于1-2 世紀。半人馬是希臘神話中的一種性格溫順的動物,愛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小愛神,相當于羅馬神話里的小愛神丘比特。</p><p>因此,人們估計盧浮宮的這件作品,本來也是一對雕塑之一,但是不知道另外一件雕塑在哪里。</p> <p>《蹲著的阿芙羅狄蒂》(Crouching Aphrodite,即維納斯)。真人大?。焊叨?.71米。作者不詳。</p><p><br></p><p>這是希臘雕塑的羅馬復制品,并且做了修改:女神的左手伸向脖子的后面,右手攔在胸前,造型優(yōu)美典雅。</p> <p>前代王宮今寶庫,絕無僅有唯盧浮。</p><p>愛神斷臂多遐想,勝者無頭更歡呼。</p><p>萬種風情藏館涌,三珍極致世間殊。</p><p>乾坤至寶無文字,微笑永恒豈畫圖。</p> <p>寶庫儼然依圣宮,包羅萬國氣森宏。</p><p>三思禁果生何處?六獲珍藏始掠功。</p><p>塞納橫波銷日月,盧浮向晚醉霓虹。</p><p>丹楓葉落難民帳,博愛幾時趨大同?</p> <p class="ql-block">前代王宮堪寶庫,絕無僅有世間殊。</p><p class="ql-block">愛神斷臂多遐想,勝者披肝少腦顱。</p><p class="ql-block">萬種風情藏館涌,三珍極致天下孤。</p><p class="ql-block">盧浮雕畫奇觀美,赤裸純貞勿玷污。</p> <p>世間造化聚盧宮,件件珍藏炳藝功。</p><p>斷臂女神千載美,裸身男爵萬人崇。</p><p>麗莎笑揭芬奇浪,圣母孤培耶穌風。</p><p>勝者捉刀文物史,怎教草莽不爭雄。</p> <p>青春小腳未須臟,酷暑清池只為涼。</p><p>暢享西歐游子愜,全承東亞祖國強。</p><p>圓園總比盧宮大,盧水何如圓醴芳。</p><p>英法佳人回請泡,當年此地是天堂!</p> <p>青春小腳未須臟,酷暑清池只為涼。</p><p>暢享西歐游子愜,全承東亞祖國強。</p><p>圓園總比盧宮大,盧水何如圓醴芳。</p><p>英法佳人回請泡,當年此地是天堂!</p> <p>東陽市內隠浮宮,書畫文玩勝岱宗。</p><p>探古尋今光赤縣,藏龍臥虎耀江東。</p><p>高山仰止驚鴻儒,大器晚成贊怪兄。</p><p>散盡黃金淘衆(zhòng)寳,丹心為國立豐功。</p> <p>腳尖中國遍峽岸,盧浮宮外看旋轉。</p><p>蒙娜麗莎來伴舞,斷臂維斯助吶喊。</p><p>珍珠女郎喝個彩,拈花圣母遞水煙。</p><p>沖出亞洲闖世界,大媽隊伍求發(fā)展。</p> <p>世間造化聚盧宮,件件珍藏炳藝功。</p><p>斷臂女神千載美,裸身男爵萬人崇。</p><p>麗莎笑揭芬奇浪,圣母孤培耶穌風。</p><p>勝者捉刀文物史,怎教草莽不爭雄!</p> <p class="ql-block">盧浮宮成為世界各地藝術家的聚集地,也為這些藝術家提供了世界性的舞臺。2012年,新的伊斯蘭藝術部展廳對外開放,為盧浮宮增添了新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走進盧浮宮給人一種氣勢磅礴,金碧輝煌的感覺。頂部是惟妙惟肖的巨型油畫,旁邊雕刻著金色的雕塑。《我們愛逛博物館》它讓人流連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