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黎荔</p><p class="ql-block">朗讀者:光明女神海倫娜</p><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時鐘,都有一張時間的臉。早上六點整,筆挺立正,守候日夜的交班。八點二十,彎下的眉,耷拉下來的嘴,剛剛上班,一副睡不醒的樣子。十點十分,一張快樂的臉,嘴角笑的弧度左右對稱。兩點四十五,伸一個小小的懶腰。三點鐘,伸著腿,坐在地板上,該喝一杯下午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經見過一個鐘表的品牌,它的設計師本是一個配飾設計師,做表是因為自己很喜歡貓頭鷹,所以每一個表都配有一個貓頭鷹玩偶,而且每個表在9點到12點之間是沒有刻度的。設計師的意圖是人的一天都很忙碌,早上9點到12點很忙碌做事,晚上9點到12點是屬于自己的時間。它在提醒生活中其實有一個90度的空白角,是應該留給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小時候一直不理解,父母為什么可以那么早起床,長大后才明白,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而是生活和責任!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為人父母之后,一個個睡眼惺忪的早晨,不耐煩地按下鬼魅般糾纏不休的鬧鐘,然后很快就掙脫被窩的誘惑魚躍而起,因為早起的光明已開始勾勒匆忙,勾勒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承擔的匆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結婚多年的中年夫妻,就如同鬧鐘里的秒針與分針,各自忙碌著,偶爾重疊著,也只是瞬間的,單調而機械,年復一年。中年夫妻之間,激情的火花熄滅后,往往只剩下親情,這似乎是大家的共識,如果再有恩情,那就是錦上添花的奢侈了。假如按這種“標準”來評估鬧鐘般的婚姻,在規(guī)則內行事,各有分工,各有節(jié)奏,朝同一個方向努力,雖然單調,但不越軌,雖然不熱烈,但很穩(wěn)定,有這樣的婚姻狀態(tài),真的應該謝天謝地了。但顯然,很多人還是不很滿足,因為這種夫妻關系,更像經濟共同體,鬧鐘光滑的表面,太空洞了,沒有細致的紋路,更不用說有什么別致的花紋,只有日夜運行的長短針。</p> <p class="ql-block">人的命運有時很像鬧鐘,時針必定會在某個地方觸發(fā)鬧鐘,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鐘,在我們降臨人世的時候,它也跟我們來到了這個分秒必爭的世界上。這個時鐘在滴滴答答地轉圈,我們也在一點一點地長大。當時鐘不能再轉圈,我們也會停下腳步。我們總想了解它,掌控它,使其為我們的意志和命運所用。然而我們永遠無法掌握時間這一奇特的維度世界。無論我們對時間的能力有多少認識,它都能呈現扭曲、混亂、困惑等性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間抓起來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人們匆匆忙忙,被滴滴答答的時鐘所催促。從這個角度看,世間最殘酷的現實就是鏡子和時鐘。我們能做的什么呢?不過是讓心靈如時鐘般細致地記錄日復一日生命的流動,沉浸于每一刻鐘光陰移動在我們四周引起的微細妙變?!盎钤诋斚隆币苍S是唯一能掌控時間的現實方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