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閑聊——“王梓木事件”始末】上集</p><p class="ql-block"> 作者 王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大院藏龍臥虎,各路氪金級傳奇人物神話般匯聚。</p><p class="ql-block"> 例如:尹京章,日本帝國大學畢業(yè),間諜川島芳子是他姑姑;英語教授朱其平,《大公報》著名記者,“米蘇利”戰(zhàn)艦上日本投降簽字的報道出自他手,至今仍是北大新聞專業(yè)的范文;李耀詞,隱蔽戰(zhàn)線工作的孤膽英杰。我地下黨潛伏在東北“剿總”杜律明身邊的高參;雷叔泉,國民政府住美國武官處翻譯(亦有人說是普通武官),五十年代起義歸來;云南“講武堂”總辦、民國陜西省長、北洋政府農商總長李XX的女兒………</p><p class="ql-block"> 傳奇不滅。</p><p class="ql-block"> 今年,據特殊信息源,我陸續(xù)釆訪了王X,其父系黃埔軍校四期生,留校教官;刺殺軍閥孫傳芳兇手施劍翹“閨蜜”的侄女;父母都是老紅軍的文革風云人物羅XX等等。</p><p class="ql-block"> 諸位甭急,容我以后撰文慢慢細表。</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先把從干休所離休老領導嘴里聽到的一樁發(fā)生在四十年代震動國、共兩黨高層的奇人奇事,聊給諸位聽。</p><p class="ql-block"> 反復查史料進行史實驗證和資料補充,但求在“史出有據”的藝術處理前提下,盡可能真實還原這一段驚險曲折的歷史事件。請諸位方家不要噴我,就當小說看吧。</p><p class="ql-block"> 在成文過程中,筆者參考部分已公開的資料,特向原個人和出版單位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電文內容讓人憂,</p><p class="ql-block"> 劍影刀光無止休。</p><p class="ql-block"> 怒眥失足終生悔,</p><p class="ql-block"> 錯走康莊喝苦酒。</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1943年深秋某日晚,延安棗園西的社會部機要臺收到留守重慶周公館主持南方局工作的董必武發(fā)來一封加急密電:</p><p class="ql-block"> “昨日下午,整風學習中,梓木不假外出,一夜未歸,據聞已在馮的‘康莊別墅‘………”</p><p class="ql-block"> (延安社會部舊址和主管情報工作的周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 周恩來閱電后臉上愁云密布、濃眉緊擰。他在窯洞來回踱步,預判和分析著這件突發(fā)事件可能會導致的嚴重后果。</p><p class="ql-block"> 思考片刻后,他立即命令機要臺連發(fā)兩電:“要不惜一切代價,務必促其回來?!?lt;/p><p class="ql-block">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王梓木何許人也?竟讓歷經過大江大海的周副主席額頭滲汗。</p><p class="ql-block"> (1938至1946軍國共合作時期在重慶的周恩來)</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王梓木,1895年生于黑龍江木蘭縣,早年父母雙亡,由兄撫養(yǎng)。他8歲入私塾,15歲因貧輟學。后考入沈陽高級師范學院、北京新民大學、燕京大學和英國人辦的薈文學院就讀。</p><p class="ql-block"> 布衣時開過蒙館,教三尺小兒學識。</p><p class="ql-block"> 1925年7月,他擲筆從戎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官學校,同年10月秘密加入共產黨。畢業(yè)后受地下黨指派,他在西北軍司令部任參謀、機要處長,在公開身份掩護下做諜報工作。</p><p class="ql-block"> 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zhàn),王梓木任馮部13路軍參謀處長。在隴海鐵路北側前沿指揮作戰(zhàn)時,右腿負重傷,在軍醫(yī)院鋸掉。</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王梓木返回13路軍。后13路軍被蔣軍擊潰,革命又處于低潮,他與黨組織失去聯系。</p><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王梓木籌款在濟南開張了“遠東書局”、“人文印務社”,同時尋找到地下黨。</p><p class="ql-block"> 經黨組織審查后,王梓木恢復組織關系,繼續(xù)從事黨的秘密工作。</p><p class="ql-block"> 因叛徒出賣,山東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王梓木僥幸脫險,逃避到北京找到擔任過馮玉祥機要秘書的耿耀張。</p><p class="ql-block"> 耿秘書頒給王梓木通行證和公函,推薦他到山東泰安找到馮玉祥。馮很欣賞王的軍事才干,有意將其留在身邊,并親赴南京保薦他連破數格擔任少將參議,月俸400銀洋,全軍為之側目。</p><p class="ql-block"> 王梓木考慮后謝絕了。</p><p class="ql-block"> 待風頭過后,王梓木回天津,再次與地下黨接上頭,恢復了組織關系,憑豐富閱歷和人脈資源任中共北方局情報部長,負責做馮玉祥、張學良和韓復榘等部隊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1937年6月,王梓木奉命回延安。因熟嫻軍事,先后在“抗大”和黨校任軍事教官和八路軍司令部高參。</p><p class="ql-block"> 11月,黨派他和張友漁(任南方局秘書長。解放后任北京市副市長)赴西北軍滲透,做鹿鐘麟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p><p class="ql-block"> 中央情報部長李克農派潛伏在鹿鐘麟身邊的黨員申純伯(后擔任八路軍前指情報處長,1945年9月策劃了國民黨11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高樹勛將軍起義。建國后任政務院秘書廳主任)和李新農(任太行軍區(qū)情報處長。建國后任軍事醫(yī)學院第一副院長)隸屬王梓木領導。可見當時王梓木在延安情報系統(tǒng)的地位和深受信任。</p><p class="ql-block"> 1939年1月,“中共南方局”在重慶曾家?guī)r50號成立。周恩來任書記,董必武任副書記。王梓木政治身份公開,對外名義是八路軍總部駐重慶辦事處高參,實際他負責做軍事統(tǒng)戰(zhàn)和情報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1年發(fā)生“皖南事變”,南方局軍事負責人葉劍英奉命從重慶撤回延安。王梓木受命接任軍事組負責人,同時他還是抗戰(zhàn)期間黨設在重慶的情報網領導,掌握著許多黨內外極其重要的機密和上百個臥底潛伏在敵營高層的情報人員和聯系方式。甚至周恩來在胡宗南身邊部布下的一枚“閑棋冷子”——單線聯系的熊向暉(解放后任外交部司長)。</p><p class="ql-block"> 他也負責與清華大學地下黨領導人蔣南翔、北方局的劉貫一(后任新四軍四師、華東軍區(qū)政工部長。解放后任山西省副省長)。</p><p class="ql-block"> 從1943年中旬開始,王梓木因受周恩來倚重,兼任其機要秘書。</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1943年6月,周恩來帶領南方局部分干部返回延安參加中共七大的籌備工作,董必武留重慶主持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重慶主持南方局時期的董必武)</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南方局重慶辦事處按照延安指示,開始干部“整風運動”。</p><p class="ql-block"> 某天下午,周公館會議室照常進行“整風運動”程序中的“批評與自我批評”。</p><p class="ql-block"> 有個年輕同志站起來針對王梓木以前性格固執(zhí)、脾氣暴躁的工作作風,提出尖銳批評,說他是“封建軍閥余孽”。</p><p class="ql-block"> 王梓木一聽這話情緒炸裂,與幾位同志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雙方面紅耳赤,相互不留情面。</p><p class="ql-block"> 散會后,董必武得知此事嚴厲批評王梓木,勸諫他一個老同志不能正確對待同志之間的批評意見………</p><p class="ql-block"> 怒氣難消的王梓木竟然又與董老發(fā)生口角。</p><p class="ql-block"> 回到屋里,王梓木慨然喟嘆,自己放棄國民黨的高官厚祿,冒著生命危險做地下工作十幾年,成績斐然,連周副主席都不會小覷??山裉炀贡粠讉€乳臭未干的小年輕扺牾,受窩囊氣。他甚至懷疑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指使。</p><p class="ql-block"> 越想越不是滋味,一怒之下他將吸剩的煙頭撳在煙缸里,竟獨自走出周公館,叫輛黃包車,徑直向上清寺康莊2號樓方向去——他“老長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設在重慶城的辦事處。</p><p class="ql-block"> 王梓木走出周公館時,恰巧被王炳南(建國后任外交部副部長)和榮高棠(建國后任國家體委主任)迎面撞見,兩人熱情打招呼問他去哪。</p><p class="ql-block"> 王梓木臉色鐵青,手扶眼鏡框并未搭理。</p><p class="ql-block"> 王、榮二人見狀不對,立即進公館內室向董老作了匯報。等他們再到門口時,王梓木早已不見了人影。</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卻說王梓木進了康莊,見到馮玉祥,“啪”地單腿立正,立即就大吐苦水,說因自己特殊的歷史和政治背景,被共產黨內同志“整肅”,批判是“西北軍的封建軍閥余孽”等。</p><p class="ql-block"> 馮玉祥聽罷大怒,因為他平時最恨別人說自己是“反動軍閥”。</p><p class="ql-block"> 馮認為,王梓木曾是自己的得意門生和重要骨干,現在又是共產黨的高級干部,竟因受自己歷史牽聯,被說成是“反動軍閥”,這不是明擺著是在指我馮玉祥鼻子罵嗎。</p><p class="ql-block"> 惱羞成怒的馮玉祥立即撥打電話給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吳鐵成,要他把王梓木的第18集團軍(即八路軍)高級軍事議名額和薪俸收回,欲將王梓木延攬回本部帳下,重為國民黨服務。</p><p class="ql-block"> 當晚,馮玉祥、吳鐵城等人為王梓木擺下珍饈美饌洗塵,同時在推杯換盞、酒酣耳熱時,要他寫份脫離第18集團軍重慶辦事處的聲明,明早登報。</p><p class="ql-block"> 這時,怒氣稍斂的王梓木才意識到局面嚴重性,手里茶碗抖得發(fā)出“咣當咣當”聲。他掏出手絹揩汗,顧虞起妻兒。</p><p class="ql-block"> 當時王梓木的妻子鄭德芳在南方局外事組任高級英語翻譯。他夫婦有個剛滿周歲的兒子。</p><p class="ql-block"> 王梓木趕緊給周公館打了個電話,說他臨時下塌在馮長官的康莊辦事處,暫時不準備回去。</p><p class="ql-block"> 正不知王梓木去處的王炳南接到電話,立即報告董老。</p><p class="ql-block"> 董必武聞訊驚出一身冷汗,聯想起大革命時期黨內身躡高位、掌握機密的顧順章(中央特科負責人)、白鑫(中央軍委秘書)和張國燾(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代主席)等幾大叛徒對地下黨組織造成的嚴重危害。他馬上派人去康莊,試圖勸說王梓木回來。</p><p class="ql-block"> 可王梓木余怒未消,只說此行只是老朋友相聚,自己決不越雷池半步(意即他不會出賣黨之機密),但無論如何就是不肯離開康莊,不愿回周公館。</p><p class="ql-block"> 敵意螺旋升高,彼此膠著。</p><p class="ql-block"> 處境險峻,令人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 此刻、有多少潛伏在國統(tǒng)區(qū)的地下黨人,險象環(huán)生,隨時可能被特務踢門而入,</p><p class="ql-block">命懸一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且聽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