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上七點左右我們從理塘返回到雅江,疲憊,虛弱,困倦通通襲來。奇怪的是一到雅江家長說頭不痛了,胸不悶了,肋骨也不脹了,只說胃空得難受,想吃稀飯。我無奈的盯了他兩眼就頭重腳輕的買稀飯去了……</p> <p class="ql-block">一夜折騰沒睡,人困馬乏,車子先停在路邊休息吧,天大的事睡一覺再說。陽光透過玻璃照進來,在去留交織的糾纏中我無法入睡,一個人去江邊吹吹風。</p> <p class="ql-block">我對自己說:這不是平常爬山徒步,可以走慢點穩(wěn)當點,這是拿生命去和大自然斗。我沒有經(jīng)歷過高反,不敢掉以輕心,也不敢冒然去賭,無論多大的遺憾和不甘心,我選擇尊重生命,敬畏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當決定好了去留后心反倒釋然,沿著江邊繼續(xù)前進。雅江縣城很小,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根本沒有停車的地方,所有的車都停在濱江路大道上。我發(fā)現(xiàn)這段路上本地車很少,基本都是外省的,湖南,貴州,北京,天津,廣東…</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很多人在車旁邊煮飯,晾曬衣服,嘮嗑,儼然一幅現(xiàn)實版市井生活圖。好奇心驅(qū)使我忍不住問旁邊安徽車的大姐:“你們是去旅游的嗎?”“是的”,“去哪里呢?”“西藏”。</p> <p class="ql-block">腦子里轟的一下,突然有他鄉(xiāng)遇故知的感覺,好像無邊的黑夜發(fā)現(xiàn)了一束光,又好像干渴的沙漠里看見了一汪水?!澳銈冘囃_@里要錢嗎?”“不要呀,這里都是免費停車,我住兩天了,你去哪里?”“我們也想去西藏,因為高反又返回來了?!薄澳蔷吐?,先休息兩天吧。”</p> <p class="ql-block">心潮澎湃的我趕緊去把車開在了江邊營地,周圍人聊的全是關于西藏,關于路上的話題。突然有回家找到組織的感覺,無論去與不去都有種親切感,先把車停這里休息吧,反正也不急。</p> <p class="ql-block">下午旁邊來了三輛車,其中一輛也是綿陽的,聊天得知他們夫妻已經(jīng)床車自駕兩年多了。姐姐名叫天使,她告訴我高反可以克服的,慢慢走就沒事了,他們也是這樣過來的,不要拔得太快。聽她這樣說我們那顆冷卻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家長就催著去買高壓鍋煤氣灶,無論去不去西藏反正旅行都要繼續(xù),無論去哪里旅行反正都是車上吃住,徹底將床車旅行進行到底。重新添置了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儼然一副新家立業(yè)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盡管買了幾大包回來,比起其他床車自駕游,我們還是太“寒酸”了。他們有電高壓鍋,氣高壓鍋(預防燃氣沒有或者下雨太陽能充不了電),還有多功能洗澡廚房帳篷,還有折疊桌椅,還有防雨防曬的天幕……一個幾平方米的車被他們布置得就像自家院子(停車場天幕可以用)。</p> <p class="ql-block">雅江休息這兩天讓我眼界大開,原來有那么多人用另一種方式生活。退休的不是打麻將,也不是圍著鍋臺兒孫轉(zhuǎn),而是用退休工資換一個地方買菜煮飯,順便去看萬水千山。年輕的不是在家里躺平,而是一輛小車或自行車或摩托車駝著帳篷也要用相機手機去記錄外面世界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營地上很多車友給我們鼓勵打氣,說休息兩天就沒事了,可以慢慢走,叫我們不要走得太快。家長吃了兩天自己用煤氣灶煲的湯做的飯,感覺又滿血復活了,商量著再去試試。我當然求之不得,但畢竟高反沒發(fā)生在我身上,我不敢表態(tài)。</p> <p class="ql-block">在車友們的鼓勵下第三天早上收拾東西一起出發(fā)去往巴塘,都說只要晚上不在高海拔入住就沒有問題。朋友先出發(fā),等我收拾好一切準備上車時,家長說他不想走了,感覺今天狀態(tài)不好,昨天逛街太累了。</p> <p class="ql-block">瞬間無語,開車的人說狀態(tài)不好那就只能停下來。我問他是不是不想去,如果不想去我們就回綿陽或去別的地方,不能因為我而勉強自己。他說不是,他感覺自己可以去,只是今天轉(zhuǎn)態(tài)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那就不走了,搬張凳子出來曬太陽,我知道他的潛意識還在畏懼高反,所以就勸他別去了,西藏沒什么了不起,不一定非去不可。望著江水,仿佛聽見我的西藏夢破碎的聲音嘩啦啦流進雅礱江里……</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