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重慶旅游一定要到武隆國家地質公園看一看,聞名于世的“天坑”、“地縫”就在這里。它以其經(jīng)典的南方喀斯特地質地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巖溶地質、地貌特征尤為突出,擁有世界最大天生橋群和世界第二大天坑群,以及集喀斯特地貌奇觀為一體的地表裂縫。這里不僅是觀光游覽的勝地,也是人們了解自然,認識自然,學習保護自然的天然教科讀本。</p> <p class="ql-block">當立于天坑之上,可以感受到山巒突然斷裂、大地兀然沉降,百丈懸崖筆陡垂直,線條鋒利決絕。由于天坑存在于大地之下,須乘坐80多米高的一站式電梯從崖頂墜入坑底。</p> <p class="ql-block">后坪天坑群不僅僅只有一個天坑,它是由數(shù)十個天坑組成的一個天坑群,大小個不相同。箐口天坑最為出名,此外還有牛鼻洞天坑、石王洞天坑、打鑼凼天坑、天平廟天坑、二王洞、三王洞、麻灣洞、寶塔石林等,景區(qū)總面積38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后坪天坑群是世界唯一的地表水沖蝕成因天坑群,其形成時間大約在200萬年至230萬年以內。在該天坑周圍,曾有三到四條水量非常大的河流匯聚,這種外源水的量相當大,水動力也相當強,便形成漩渦,同時浸蝕和溶蝕能力都很強,在沖蝕和崩塌聯(lián)合作用下,洞口越來越大,越來越深,便形成了天坑。</p> <p class="ql-block">天坑又名天生三橋,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p> <p class="ql-block">天坑里有一四合院,名為天福官驛。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處“鉆天鋪”和“白果鋪”之間。在歷史上,這里曾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兩地作為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館,可惜后來毀于兵燹之中?,F(xiàn)在的建筑是因張藝謀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修復的。</p> <p class="ql-block">天坑絕壁萬丈,形態(tài)呈圓桶型,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220米,天坑深度300余米。</p> <p class="ql-block">天坑上部數(shù)條瀑布似銀河倒掛,轟鳴作響,極為壯觀,瀑布匯集成河流流入二王洞,形成地下水,從麻灣洞涌出。</p> <p class="ql-block">龍水峽地縫式峽谷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ǎn)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縫是幾千萬年前造山運動而形成,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峽谷長5公里,游程約2公里,谷深200~500米,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具有雄、險、峻、秀等特點。景區(qū)由入口地縫、中途穿洞、出口地峽三段組成。穿過深邃的山洞,需乘坐直達電梯下到距地面80米的地下,你會突然感到視野豁然開朗。</p> <p class="ql-block">玲瓏秀麗、風光優(yōu)美的景致仿佛讓你置身人間仙境。龍水峽地縫有80米瀑布水簾,地縫中老樹藤蘿盤繞,泉水流瀑掛壁險峻幽深,怪石崢嶸,明澗湍急。仰望壁立千仞,天光曦微,讓人昏然不知身之何處。</p> <p class="ql-block">地縫給人的感覺既像大峽谷,又像頂上開口的溶洞,不同的是里面的水量特別充沛,除了溪水、暗河,還有多個大小不一的瀑布,飛濺的水花產(chǎn)生出大量的負氧離子,令人神清氣爽。</p> <p class="ql-block">走進地縫核心中不由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入可見一處大瀑布傾瀉而下,不自覺會想到李白那首絕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lt;/p> <p class="ql-block">人在棧道行,水在腳邊流,水因地勢、亂石而異向,或急或緩。身在谷底,仰視天小,峰回路轉,遠樹白云,俯仰之間,不由頓生柳暗花明之感。</p> <p class="ql-block">地縫和天坑是一條游覽線,之間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全程都在谷底沿崖壁修葺的棧道前行,走到深處棧道下面都是奔騰的流水,流水的咆哮聲能完全蓋住人的說話聲,整個峽谷最窄的地方幾乎僅見一線天光,有這樣一次旅行一定會令你感到震撼和刺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