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個多月的時間(2022.4.19-7.25)再次讀完了雨果的《悲慘世界》,感慨頗多,時而為書中的悲慘人物淚流滿面,時而為書中的小人物的惡劣感到憤慨,時而為革命者的不放棄感到人民的力量,波瀾壯闊的人民暴動運動雖敗猶榮!為冉?阿讓無數(shù)次死里逃生的人生經(jīng)歷感到他的智慧和堅韌。</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把滑鐵盧戰(zhàn)場的畫面描寫慘烈,拿破侖雖敗但是他的光輝形象上帝也無法粉碎!</p><p class="ql-block">盡管千算萬算,拿破侖在滑鐵盧也是被暗算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悲慘世界》是寫了大的歷史背景,第一條主線是貫入其中的一部分,雨果揭露了當(dāng)時的法國政治,法律的黑暗,重要的是社會的悲慘,冉?阿讓只是置身于悲慘世界的代表人物。雨果筆下的滑鐵盧戰(zhàn)場、拿破侖、威爾斯包括呂布歇爾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雨果筆下的滑鐵盧戰(zhàn)場趨若也是我看到的寫的最細(xì)膩,最慘烈,最連續(xù)最完整,最有畫面感的滑鐵盧戰(zhàn)場,雨果筆下的滑鐵盧優(yōu)過《拿破侖傳》里描寫的滑鐵盧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記錄一下第二條主線寫在正文里,政治法律以及政治制度,單獨寫一下滑鐵盧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先把主要事件的主要人物整理一下,這張人物表非常精簡了,對書中一條主線盡在眼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主要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1.冉?阿讓:社會底層的貧窮巴黎男子,苦役犯。1796年因為偷盜了一個面包入獄。</p><p class="ql-block">2.米里埃爾先生:法國迪涅地區(qū)任主教。改變感化冉?阿讓世界觀的主教。</p><p class="ql-block">3.方蒂娜,一名社會底層的女性,十八世紀(jì)的法國女性代表。大學(xué)生托洛米埃的情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p><p class="ql-block">4.泰納迪:滑鐵盧戰(zhàn)場上法國軍隊的中士,也是戰(zhàn)場上的盜賊。后開了蒙費梅客棧老板,歹毒貪婪、后窮困潦倒。</p><p class="ql-block">5.科賽特:方蒂娜的女兒。</p><p class="ql-block">6.馬里于斯:彭邁西的兒子,?;庶h人吉勒諾曼的外孫,瘋狂戀愛著科賽特的人。</p><p class="ql-block">7.沙威:一直要置冉?阿讓于死地的探長,后良心發(fā)現(xiàn)墜河自殺。曾在土倫做副典獄長。</p><p class="ql-block">8.加夫羅什:街頭乞丐,泰迪納的兒子,后參加了巴黎的人民革命。</p><p class="ql-block"><i>背景人物:</i></p><p class="ql-block">1.安灼拉、公白飛、古費拉克,參加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的青年代表人物,標(biāo)準(zhǔn)的革命青年。</p><p class="ql-block">2.馬貝夫老爹:用生命捍衛(wèi)革命紅旗的巴黎普通市民。</p><p class="ql-block">3.泰迪納的女兒們</p><p class="ql-block">4.吉勒諾曼:<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保王黨的代表人物,馬里于斯的外祖父,彭邁西的岳父。</span></p><p class="ql-block">……全書涉及到有名有姓的人物快有100人了。</p> <p class="ql-block">《悲慘世界》小說篇幅浩大,以我今天的年齡重讀這部震撼人心的巨著,說他輝煌也不為過,只有有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的閱歷才能讀出《悲慘世界》的宏偉和磅礴的氣勢!有了二十多年的商海歷練,才能讀懂《悲慘世界》的深刻。這是一部法國十九世紀(jì)半個世紀(jì)的社會史詩!</span>在這里展現(xiàn)出來的法國十九世紀(jì)初新興的工業(yè)城市、苦難的貧民窟生活、可怕的法庭、陰暗的監(jiān)獄、陰森可怖的修道院、保王派的沙龍、大學(xué)生聚集的拉丁區(qū)、慘烈壯觀的滑鐵盧戰(zhàn)場、硝煙彌漫的街壘、藏污納垢的下水道……每個形象無不鮮明突出、色彩濃重。</p><p class="ql-block">雨果用冉·阿讓終生遭到的法律迫害構(gòu)成了小說的主要線索和內(nèi)容,此外以方蒂娜、科賽特、尚馬蒂厄等其他社會下層人物的不幸與苦難作為補充,<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者筆下的每一個人物無不栩栩如生。全篇</span>傾注了他對生活在社會底層人民的人道主義同情。雨果在書中對下層人民痛苦命運的描寫占據(jù)了主要部分,在今天再讀名著深刻的理解到《悲慘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對法國十九世紀(jì)的揭露,并對此做出了批判性的貢獻(xiàn)和深刻的分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作者序中,雨果提出了十九世紀(jì)法國社會的三大迫切問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貧窮使男子潦倒,饑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贏弱”</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在這里可以拆解一下,有利于增加我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貧窮使男子潦倒</span>”的代表人物即主人公冉·阿讓。冉·阿讓是個出身貧苦的修樹工,一直靠自己微薄的收入幫姐姐撫養(yǎng)七個孩子,饑寒交迫中因偷了塊面包而被判苦役,服刑期間多次越獄,從而被一再加刑。1802年,結(jié)束了19年苦役生活的冉·阿讓踏上了前往指定城市的道路,疲憊困頓、無處過夜的他推開了令人敬重的<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主教大人米里埃爾先生</span>的大門,鬼使神差般偷走了主教大人珍愛的銀餐具,潛逃時被抓,主教大人善意的謊言令其免于再次入獄。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冉·阿讓立志從善,重新做人,他化名<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馬德蘭</span>來到海濱蒙特伊,憑借自己一手操辦的墨玉工廠,成為一位成功的商人,為促進(jìn)小城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他關(guān)心窮人,樂善好施,從而贏得了人們的敬重,當(dāng)上了海濱蒙特伊的市長。為了解救被誤認(rèn)為是苦役犯冉·阿讓的<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尚馬蒂厄</span>,他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最終選擇了投案自首并再度入獄。為了履行自己對被遺棄而死于貧困的女工方蒂娜的諾言,冉·阿讓利用一根藏匿下來的鐘表發(fā)條做成鋸條,鋸斷窗欞成功越獄。他找到方蒂娜寄養(yǎng)在蒙費梅客棧老板<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泰納迪</span>家的女兒<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科賽特</span>,并帶其逃往巴黎,隱居在偏僻的戈爾博老屋內(nèi)。在隱居的日子里,因樂善好施他再次引起警方的注意。在<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沙威</span>探長的圍追堵截下,他藏身于一家修道院,改名<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福什勒旺</span>,成了修道院的一名園丁,科賽特則進(jìn)了修道院的寄宿學(xué)校讀書。幾年后,他帶著科賽特離開修道院,過起了平靜的生活,隨后因為貴族青年<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馬里于斯</span>愛上科賽特,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在此期間,蒙費梅客棧老板泰納迪欲設(shè)計陷害冉一阿讓,結(jié)果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在陰謀的實施過程中,泰納迪本人及其家人被捕入獄,冉·阿讓在混亂中趁機逃走。</p><p class="ql-block">1832年巴黎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人民起義,出于對共和主義的信仰,也因為愛情上的絕望,馬里于斯參加了街壘戰(zhàn),冉·阿讓同時參與了救護工作。街戰(zhàn)中,冉·阿讓放走了被俘的沙威,并在街壘戰(zhàn)失敗后,借助下水道救出了昏迷的馬里于斯。最后,馬里于斯和科賽特終于盼來了兩人的美好姻緣,而冉·阿讓卻在講明自己的身世后,遭到馬里于斯夫婦的誤解和疏遠(yuǎn)。雖然馬里于斯最終接受了冉·阿讓,但此時的冉·阿讓已經(jīng)命懸一線,他在告知馬里于斯夫婦自己唯一的愿望后,離開了這個悲慘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方蒂娜是作者所言“<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饑餓使婦女墮落</span>”的典型代表人物。方蒂娜受騙失身并慘遭遺棄,她把私生女寄養(yǎng)在巴黎附近的蒙費梅客棧老板泰納迪家中,為了按時給女兒寄去撫養(yǎng)費,她拼命工作,卻不幸身世暴露,被工廠開除,走投無路的方蒂娜最終淪為妓女,飽受侮辱,后因困苦和疾病不治身亡。方蒂娜的悲劇故事形象地揭示了十九世紀(jì)初法國底層社會女工的悲慘命運。</p><p class="ql-block">童年時期的科賽特則是被摧殘、被虐待的<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黑暗使兒童贏弱的</span>童工代表,是一個被社會所拋棄的貧苦兒童形象。她三歲不到就被母親寄養(yǎng)在泰納迪家中,她的苦難生活也從此拉開了序幕。她是泰納迪家的傭人,跑腿,收拾房間,洗杯盤碗碟,深夜去河里打水。而且,她還會遭到兇蠻無理的泰迪納老婆的毆打。在雨果的犀利筆鋒下,一個受盡凌辱、羸弱無助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p><p class="ql-block">還有泰迪納家里的二個女兒也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黑暗使兒童贏弱</span>”的典型人物。</p><p class="ql-block">小說還塑造了其他許許多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p><p class="ql-block">1.基督教人道主義者的米里埃爾主教;</p><p class="ql-block">2.代表資本主義社會法律的冷酷、刻板和殘暴的沙威探長;</p><p class="ql-block">3.19世紀(jì)的革命青年--馬里于斯、公白飛、古費拉克、安灼拉;</p><p class="ql-block">4.用生命保衛(wèi)革命紅旗的巴黎普通市民馬貝夫老爹;</p><p class="ql-block">5.保王黨代表人物--吉勒諾曼先生.</p><p class="ql-block">6.自私、卑鄙、唯利是圖的泰納迪夫婦;</p><p class="ql-block">7.泰納迪家的兩個不幸女孩;</p><p class="ql-block">8.流落街頭追尋自由的泰納迪家的小兒子;</p><p class="ql-block">9.被冉·阿讓所救并反過來救了他的福什勒旺老爹等等。</p><p class="ql-block"> 所有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雨果筆下都充滿了生命力,我把這些人物列出數(shù)列來,也許不是讀書筆記的概念,但是我還是把他們列出來對梳理人物關(guān)系有很大幫助,這種列人物的方法在看《基督山伯爵》時初次使用,感覺對幫助記憶人物有助力作用。</p><p class="ql-block">由于有了上述數(shù)字化梳理,對進(jìn)一步理解《悲慘世界》所塑造的受苦受難的底層人物,才理解到作者在對貧苦人們的不幸遭遇表示痛徹的揭露和控訴,作者始終堅信唯有道德感化才是醫(yī)治社會災(zāi)難的良方,所以才會有了小說中米里埃爾主教對冉·阿讓的感化,冉·阿讓的大慈大悲和人道主義愛心對沙威探長的感化,以及故事結(jié)尾部分,冉·阿讓的仁愛和義舉對馬里于斯的感化。</p><p class="ql-block">這里的感化不僅是人對人的道德感化,更是冉?阿讓以及其他人所代表的社會階層間的感化。</p><p class="ql-block">在雨果的筆下,看出來他一直期盼著用博愛仁慈善良和饒恕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p><p class="ql-block">小說中跌宕的情節(jié),等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小說的好多語言使得小說的敘述具有一種史詩般的風(fēng)格,無數(shù)次的感慨讀雨果的小說有讀詩歌般的感覺。</p><p class="ql-block">希望讀者能夠通過我的讀書筆記去感受雨果帶給我們的跨越時空的震撼,領(lǐng)略作者在敘事方面的過人文學(xué)才華,感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注:這篇筆記是讀書過程中不斷寫的,發(fā)現(xiàn)有的感知有重復(fù),以后有興趣了再去刪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下面這張滑鐵盧之戰(zhàn)的地形地貌圖反復(fù)修改十幾遍,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模樣,還有局部與雨果在文章里描述的略有差異。</span></p><p class="ql-block">滑鐵盧之戰(zhàn)的主要人物</p><p class="ql-block">一、尼維勒: 講述滑鐵盧戰(zhàn)役的一個行人</p><p class="ql-block">二、吉約姆:普魯士親王(威靈頓一伙的)</p><p class="ql-block">三、拿破侖:拿破侖·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十九世紀(jì)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p><p class="ql-block">拿破侖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對內(nèi)他多次鎮(zhèn)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布了《拿破侖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在最輝煌時期,歐洲除英國外,其余各國均向拿破侖臣服或結(jié)盟。形成了龐大的拿破侖帝國體系,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跡與短暫的輝煌成就。如果歐洲延續(xù)了拿破侖的體系,今天的版圖就可以與中國比擬了,可惜英國的威靈頓打敗了拿破侖,使歐洲恢復(fù)到了諸多小公國自立門戶。</span></p><p class="ql-block">四、威靈頓:英國軍事家、政治家、首相(1828~1830)。原名阿瑟·韋爾斯利。24歲時買到約克公爵部隊第33步兵團陸軍中校軍銜,1815年3月20日,拿破侖一世重登帝位,威靈頓公爵率聯(lián)軍出戰(zhàn),在 6月18日滑鐵盧戰(zhàn)役中,擊敗拿破侖一世,威靈頓公爵從此名震歐洲,有“鐵公爵”之稱。</p><p class="ql-block">五、布呂歇爾:格布哈德·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p><p class="ql-block">普魯士王國的德意志民族。在滑鐵盧率普軍為英軍打敗法軍拿破侖,<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主要原因是拿破侖的部下布爾蒙將軍叛變,給了布呂歇爾一個取勝的機會。</span></p><p class="ql-block">六、柯維爾:英國在滑鐵盧戰(zhàn)場的將軍</p><p class="ql-block">七 、尼維爾:烏戈蒙石堡的主人</p><p class="ql-block">八、 貝特朗:拿破侖的將軍</p><p class="ql-block">九、蘇爾:拿破侖的衛(wèi)兵</p><p class="ql-block">十、內(nèi)依:拿破侖的近衛(wèi)軍領(lǐng)袖,戰(zhàn)后被王朝處死,悲哀。</p><p class="ql-block">十一、古爾戈:拿破侖的將軍</p><p class="ql-block">十二、費勒里:拿破侖的將軍</p><p class="ql-block">十三、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拉科斯特:滑鐵盧戰(zhàn)役時拿破侖的向?qū)?,因為他欺騙了拿破侖,法軍在奧安兩千多騎兵一千五百多條人命戰(zhàn)死沙場。</span></p><p class="ql-block">十四、米約:拿破侖的鐵甲騎兵軍長。</p><p class="ql-block">十五、貝爾納:拿破侖的副官</p><p class="ql-block">十六、慘烈的滑鐵盧戰(zhàn)場英、法雙方諸多將軍。</p><p class="ql-block">由于布呂歇的到來惡戰(zhàn)發(fā)生了戲劇性轉(zhuǎn)折。</p><p class="ql-block">十七、格魯希:滑鐵盧惡戰(zhàn)中拿破侖調(diào)來的將軍</p><p class="ql-block">十八、布洛:布呂歇的副將</p><p class="ql-block">十九、洛辛、希勒、哈克、里塞爾一眾威靈頓的軍馬。</p><p class="ql-block">二十、馬爾柯涅:拿破侖軍隊攻下奧安高地的將軍,布洛澤坦騎兵團到了以后被迫退出奧安。</p><p class="ql-block">二十一、杜呂特:拿破侖將軍,也是布洛澤坦騎兵團到了以后被逐出帕普洛特。</p><p class="ql-block">二十二、東茲洛、吉奧、洛博:都是拿破侖的將軍。</p><p class="ql-block">二十三、杜埃斯姆:拿破侖青年近衛(wèi)軍將軍,投降后被英國士兵奪過劍當(dāng)場刺死。</p><p class="ql-block">二十四、康布羅納:滑鐵盧最后一個拿破侖手下的軍官,英勇不屈,視死如歸。</p><p class="ql-block">二十五、泰納迪:法國軍隊的中士,也是戰(zhàn)場上的盜賊。他偷了彭邁西的懷表,卻被彭邁西的兒子視為救命恩人。</p><p class="ql-block">二十六、彭邁西:滑鐵盧戰(zhàn)場最后死了的法國軍隊的軍官,馬里于斯的父親,吉勒諾曼的姑爺。</p><p class="ql-block">二十七、<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布爾蒙將軍,拿破侖麾下的大將,也是導(dǎo)致拿破侖失敗的叛徒。</span></p><p class="ql-block">注:待再讀一遍雨果筆下的滑鐵盧戰(zhàn)役,補全戰(zhàn)場名稱、路經(jīng)以及轉(zhuǎn)換勢頭。</p><p class="ql-block">拿破侖簡介:生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p><p class="ql-block">在位期間頒布了《拿破侖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體系,奠定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對外他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lián)盟,打贏五十余場大型戰(zhàn)役,沉重地打擊了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wèi)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國執(zhí)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發(fā)動了拿破侖戰(zhàn)爭,成為了意大利國王、萊茵聯(lián)邦的保護者、瑞士聯(lián)邦的仲裁者、法蘭西帝國殖民領(lǐng)主(包含各法國殖民地、荷蘭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輝煌時期,歐洲除英國外,其余各國均向拿破侖臣服或結(jié)盟。形成了龐大的拿破侖帝國體系,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跡與短暫的輝煌成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破侖于1814年退位,隨后被流放至意大利的厄爾巴島。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戰(zhàn)敗于滑鐵盧,后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拿破侖病逝于此。圣赫勒拿島屬南大西洋中的一個孤獨的火山島,英國的直轄殖民地,主要是混血種人,居民講英語,多信基督教。1840年,他的靈柩被迎回法國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榮軍院(巴黎傷殘老年軍人院)。</p><p class="ql-block">在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偶然看了一本有關(guān)拿破侖的小冊子,竟然感覺到他非常勵志,非常有包袱,以后又找到一本拿破侖傳,越發(fā)覺得他漸漸走進(jìn)了我的世界,久而久之拿破侖成了我的偶像,這次重讀《悲慘世界》,內(nèi)心深處很是期待寫出一份總結(jié),更深刻地理解拿破侖。</p> <p class="ql-block">主要事件的輔助人物也整理一下,這張人物表非常精簡了,對書中一條主線盡在眼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輔助人物</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span></p><p class="ql-block">巴蒂斯蒂娜:米里埃爾的妹妹</p><p class="ql-block">馬格盧瓦爾:米里埃爾的女傭</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亨利?皮熱:西莫爾前任修道院院長</p><p class="ql-block">:醫(yī)院院長</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德?洛伯爵夫人:米里埃爾的遠(yuǎn)房親戚</p><p class="ql-block">熱博朗:已經(jīng)歇業(yè)的富有商人</p><p class="ql-block">德?尚梅爾西埃:家財萬貫卻很小氣的侯爵</p><p class="ql-block">七、</p><p class="ql-block">克拉瓦特:匪幫首領(lǐng)</p><p class="ql-block">八、</p><p class="ql-block">:元老院元老</p><p class="ql-block">布瓦舍夫龍:</p><p class="ql-block">十、</p><p class="ql-block">G先生:公約會代表,1792年9月21日公約會宣布法蘭西共和國成立。</p><p class="ql-block">卷二</p><p class="ql-block">一、圣弗朗西斯?德?薩勒:</p><p class="ql-block">雅甘?拉巴爾:旅店老板</p><p class="ql-block">貝爾特朗:曾經(jīng)的將軍</p><p class="ql-block">R侯爵夫人:</p><p class="ql-block">三、德?拉馬若爾:馬賽的主教</p><p class="ql-block">四、德?呂司內(nèi):比安弗尼主教的親戚</p><p class="ql-block">十三、小熱爾韋:小乞丐</p><p class="ql-block">卷三</p><p class="ql-block">費里科斯?吞洛米埃:巴黎的大學(xué)生,圖盧茲人</p><p class="ql-block">利斯圖里埃:巴黎大學(xué)生,卡奧爾人。</p><p class="ql-block">法梅伊:巴黎大學(xué)生,利摩日人。</p><p class="ql-block">布拉什維爾:巴黎大學(xué)生,蒙托邦人。</p><p class="ql-block">寵兒:布拉什維爾的情人。</p><p class="ql-block">大麗:利斯圖里埃的情人</p><p class="ql-block">瑟芬:法梅伊的情人,約瑟芬是全名。</p><p class="ql-block">卷四</p><p class="ql-block">極壞的:泰納迪太太</p><p class="ql-block">卷五</p><p class="ql-block">夏布葉:警察局署長</p><p class="ql-block">六、福什勒旺:海濱蒙特伊村村民,略通文墨</p><p class="ql-block">八、維克蒂尼安:性格乖戾、尖酸刻薄的女人</p><p class="ql-block">九、瑪格麗特:蒙特伊善良圣女,方蒂娜的鄰居</p><p class="ql-block">十二、巴馬塔布:蒙特伊的公子哥</p><p class="ql-block">卷七</p><p class="ql-block">一 、森普利斯:海濱蒙特伊的正值修女</p><p class="ql-block">西伽爾:神父</p><p class="ql-block">馬西厄:一個聾啞人,西伽爾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尚馬蒂:一個像冉?阿讓的囚犯</p><p class="ql-block">二、斯克弗萊爾:出租馬車的師傅</p><p class="ql-block">五、布伽雅爾:修馬車的師傅</p><p class="ql-block">十一、勃列維:冉?阿讓在土倫的同監(jiān)囚犯</p><p class="ql-block">舍尼帝:冉?阿讓在土倫的同監(jiān)囚犯</p><p class="ql-block">克什帕伊:冉?阿讓在土倫的同監(jiān)囚犯</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