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盛夏,都市酷暑難耐。離蓉城76公里的寶山村是避暑的好地方,這里的山是一望無際的綠,是與天相接的地方。綠映著藍、藍襯著綠,這是個春賞薔薇夏避暑,秋賞紅葉冬賞雪,上天鑲嵌在川西壩子的一顆明珠。</b></p><p class="ql-block"><b> 遠眺,野鵝扶醉舞,山鳥助酣歌。涼風徐徐,團扇不搖風自舉。</b></p><p class="ql-block"><b> 望著眼前的美景,感嘆!光陰似箭,歲月如歌。</b></p><p class="ql-block"><b> 從我步入花甲之年后,感覺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guī)资?,一晃就過去了。在這風景如畫的山澗,認真冥想,我認為,人的一生是漫長而又短暫的。</b></p> <p class="ql-block"><b> 我忙碌42 年,結束了職業(yè)生涯,每天一個音符,每年一句歌詞,把它譜成五線譜,穿成一首我的歲月之歌,歌聲深沉而情長,動聽而悅耳……</b></p><p class="ql-block"><b> 想我13歲參軍,不滿18歲提干,主動下部隊,為戰(zhàn)士服務;參加農村醫(yī)療隊,培養(yǎng)赤腳醫(yī)生,插秧播種、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歡歌笑語不覺累;軍號響、戰(zhàn)鼓擂、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幾天幾夜、不眠不休搶救傷員直到暈倒在手術臺;而立之年脫下軍裝轉業(yè)下地方,十年坎坷十年奮斗,從不停歇。最后,拿獎拿到手軟,42年的工作是奮斗之歌!</b></p> <p class="ql-block"><b> 退休后,前七年陪伴照顧母親,我即是母親的家庭醫(yī)生,又是母親的保姆;還是母親的知心朋友,遺忘了一切的母親,還記得我是她唯一的女兒,是她值得信賴的唯一親人;</b></p><p class="ql-block"><b> 生活上,我給她梳頭洗臉、做飯喂飯,每日6次測血糖、打胰島素、早晚量血壓,書寫家庭病歷,絲毫不敢懈怠,每天計算膳食營養(yǎng)搭配,做的盡量色香味滿意;</b></p><p class="ql-block"><b> 精神上,我每天指著老照片3次,讓她記住照片上的每一個親人;讓她讀報半小時、看電視新聞半小時,我領著她一起唱《我是一個兵》《打靶歸來》《沂蒙山小調》,三年如一日……</b></p><p class="ql-block"><b> 母親走的很安詳,到死都拉著我的手,我沒有留下遺憾。卻留下了傷心、留下了孤獨、留下了思念。同時,留下了孝順之歌。</b></p> <p class="ql-block"><b> 望著綠意蔥蔥的大山,感慨萬千。我將歲月的歌詞譜成曲,低沉的歌聲在訴說。</b></p><p class="ql-block"><b> 說時間漫長,那是對于打發(fā)、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勞作的人而說的;他們有一句活“既然從生下來的目的地是墳地,就不該來到這個世上受罪”,無視生命的存在,認為活著仿佛是件苦事,一件賤物似的;</b></p><p class="ql-block"><b> 而說它短暫,那是對于熱愛生命,對生活充滿信心、富有樂趣的人而言的。這種歌聲激昂,愿我的人生之歌是嘹亮的。</b></p><p class="ql-block"><b> 曹操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持這種人生觀的人,常常生活在煩悶與迷惑狀態(tài)中。在他們的生活中,似乎總有煙霧彌漫著,使他們在年輕時看不見清晨的陽光,不學無術,青春不再;中年看不見如火的驕陽,虛度年華,生活的坐標不再顯現(xiàn);老年看不見夕陽的美麗,怨天尤人。到了最后,腦海中一片空白,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悲歌。</b></p> <p class="ql-block"><b> 屈原說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持這種人生觀的人,在他們的辭海中從來沒有“消磨光陰”這一詞。他們總是生活在“播種”與“收獲”中,他們認為“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所以,活的很充實。即使到了耳順之年,還是覺得這一生的經歷,不論輝煌也好,坎坷也罷,是值得稱頌,富有樂趣的。腦海里充滿了耐人尋味的美好回憶。退休后,坦然發(fā)出“歲月如歌”的贊美。</b></p> <p class="ql-block"><b> 望著瓦藍天白云,眼前一亮,對著大山唱起精典老歌“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云繞山間”。此刻,走在奔七的路上,在大山里吟哦,聽心中的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原創(chuàng):采薇</b></p><p class="ql-block"><b>圖片:采薇</b></p><p class="ql-block"><b>音樂:好人一生平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