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主碑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一個個烈士名字的背后,都有著一段段催人淚下的故事。這些烈士為了祖國盡快統(tǒng)一,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個人安危,深入龍?zhí)痘⒀ǎ麄兊氖论E將永遠被后人所銘記。在眾多烈士中,有一位格外令人關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是一位女烈士,她在如花年齡肩負重任,秘密潛伏臺灣;她犧牲30多年后,親人才知道她真正的身份;她的骨灰被運回北京時,驚動中央,后被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她的墓碑上沒有鐫刻她的生平,只有三個字:歸來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2年9月11日,北京機場,一位從臺灣遠道而來的老人一下飛機便快步來到候機大廳。老人手捧一個骨灰盒,只見他的眼光在四處搜索,最終落在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人身上,他快步走上去:“大哥,對不起,我沒有照顧好明華妹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兩位老人泣不成聲,機場人來人往,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場景,更不知道現(xiàn)場有不少來自中共中央調查部的人,他們專程來迎接的人名叫蕭明柱,手中的骨灰盒里是他的三妹蕭明華,接過骨灰盒的則是大哥蕭明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天后,中央給蕭明華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之后骨灰葬入了八寶山革命公墓。魯迅先生曾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蕭明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毫無疑問,蕭明華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之一,她承擔起本不該屬于她的責任。蕭明華,祖籍廣東潮陽,1922年出生于浙江嘉興。蕭明華出生在一個大家庭,兄妹五人,她是全家最小的孩子,深受大家的喜歡。蕭明華出生時家境一般,但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p><p class="ql-block">蕭明華很早就經(jīng)歷過生離死別,這讓她形成了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家國情懷。1941年8月,蕭明華從重慶師范學校畢業(yè),之后當了小學教員。1943年秋,蕭明華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四川省江津縣白沙鎮(zhèn)的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國文系。</p><p class="ql-block">如果沒有后來的經(jīng)歷,蕭明華很可能成為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女作家。抗戰(zhàn)勝利后,很多大后方的學校開始遷回原來校址,蕭明華決定北上,后于1946年秋進入北平師范大學學習。在這里,蕭明華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人。</p><p class="ql-block">蕭明華一邊讀書,一邊投身各類學生運動。期間,蕭明華結識了中共地下黨負責人朱芳春。朱芳春當時公開的身份是北師大教育心理學教授,其秘密身份是冀中軍區(qū)敵工部干部。蕭明華只要一有空,就去拜訪朱芳春,向他請教讀書心得和國內國際形勢,期間表達了強烈參加革命的想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芳春經(jīng)驗豐富,他給予蕭明華很多指導。朱芳春告訴蕭明華:“現(xiàn)在學校剛剛恢復教學,學生和老師的身份非常復雜,平時一定要多看多聽,少說話?!敝旆即哼€給了蕭明華很多進步書籍,比如鄧初民的《社會發(fā)展史》、艾思奇的《大眾哲學》等等,這些都讓她深受影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諜戰(zhàn)影視劇截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7年9月的一天,朱芳春突然對蕭明華說:“明華,你多次表達了要參加革命的想法,現(xiàn)在冀中軍區(qū)敵工部決定吸收你到革命組織里來,從事軍事情報工作?!敝旆即哼€明確告知蕭明華這項工作的危險性,建議她考慮幾天再決定是否參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蕭明華則當即表示:“我很早就等待這一天!我不用再想什么!請朱老師轉告黨組織,我愿意把一切獻給偉大的革命事業(yè)!”朱芳春大為感動,幾天后,他通知蕭明華組織上已經(jīng)同意她加入革命組織,將成為黨組織培養(yǎng)的積極分子,并在他的直接領導下從事隱蔽戰(zhàn)線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筆者查閱了不少資料,其中關于蕭明華答應去臺灣從事隱蔽戰(zhàn)線工作格外引人注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芳春莊重地告訴蕭明華,做情報工作是危險的,需要的不僅是熱情,更要有堅定的意志,所以做出決定之前,你可以從容認真地考慮幾天。蕭明華陡然立起,堅定地說:“我愿意把我的一切獻給黨,獻給人民的革命事業(yè),一個人能為人民的革命事業(yè)而死,就無愧于己,無愧于父母和人民的養(yǎng)育之恩?!?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個危險的任務很快降臨了。1948年,國民黨政府敗退只是時間問題。就在此時,蕭明華接到了一個工作邀請,當時臺灣大學國文系主任臺靜農邀請她去臺灣工作,工作是到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教授“國語拼音”和“現(xiàn)代漢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臺靜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解放軍沒有海軍和空軍,如果要解放臺灣就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加上臺灣島上中共的影響實在有限,于是蕭明華決心到臺灣開展工作。蕭明華把這個情況立即向朱芳華匯報,朱芳華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同意了她的想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注定是一段非凡經(jīng)歷,蕭明華為了赴臺準備,她甚至放棄了參加畢業(yè)典禮。同時,蕭明華還特意回到老家,告知父母自己將遠行,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請二老不要過于擔心,一定會有自己的消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到女兒如此有出息,兩位老人很驕傲。離別時,母親握著蕭明華的手說:“我和你父親有你這樣懂事的孩子,就心滿意足了,你不要擔心我們,好好去工作?!?948年7月4日深夜,26歲的蕭明華從廣東汕頭乘坐輪船抵達臺灣基隆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蕭明華便在同窗好友廖蔚卿的陪同下,來到臺中看望自己的老師臺靜農。那天臺靜農非常高興,他對自己這個學生很看重,讓夫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飯桌上,臺靜農告知蕭明華在她面前有兩個工作可以選擇:一是到臺大國文系擔任助教;二是到臺灣省立師范學院任助教,但是要授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蕭明華一番考慮,決定到臺灣省立師范學院任教并在《國語日報》做兼職,這樣能接觸更多的人,獲取有價值的情報。在臺靜農的一手安排下,蕭明華順利進入師范學院工作,還獲得一套住房。</span></p> <h3>諜戰(zhàn)劇影視劇截圖</h3></br><p data-track="207">安定下來后,蕭明華通過秘密渠道給遠在北京的朱芳春寫信,告知:“(自己)兩只腳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地站在臺灣大地了!”不久,朱芳春因策劃組織學生運動,這讓傅作義非常生氣,準備將他抓捕殺害。</h3></br><p data-track="209">危急關頭,黨組織讓朱芳春立即離開北京秘密去臺灣,并改名“于非”。1948年8月26日,蕭明華接到朱芳春的一封秘密電報:“8月26日乘美信輪去基隆,非?!痹谑捗魅A的安排下,改名后的朱芳春擔任《國語日報》副總編并負責國內要聞版,這讓他能接觸很多關鍵人物。</h3></br><p data-track="210">朱芳春和蕭明華來臺灣都是擔負重要任務的,兩人起初通過各種方式向上級發(fā)出信息,可始終得不到回信。這可如何是好?朱芳春和蕭明華一番商議,決定借鑒當年在北平、天津開展學生運動的方式,從臺灣本地群眾著手。</h3></br><p data-track="211">朱芳春通過之前的一位學生,積極組織學生并長期開辦講座,從中篩選、培養(yǎng)一批追求進步的年輕學子,在此基礎上兩人組建了“臺灣新民主義青年聯(lián)盟”(即臺新盟)。由于長期在一起工作,朱芳春和蕭明華來往頻繁,這難以避免不引起他人的關注。朱芳春來臺灣前早已成家,妻子吳乃筠與蕭明華也非常熟悉。</h3></br><p data-track="212">為了工作,朱芳春決定和蕭明華假扮夫妻,并把這個想法告知蕭明華。此時蕭明華只有26歲,正值青春年華,可為了解放事業(yè)她直接表示:“如果是組織上的決定,我可以服從?!?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臺灣局勢則越發(fā)緊張。</h3></br><p data-track="213">朱芳春很清楚,如果無法跟黨組織建立聯(lián)系,他和蕭明華在臺灣的工作盲目性太大,也非常危險。朱芳春想了很多辦法,最終跟北平黨組織取得了聯(lián)系,上級要求他們:為了配合解放臺灣的戰(zhàn)斗,要不惜一切代價,獲取臺灣和大陸沿海島嶼的軍事情報。</h3></br><p data-track="215">對于朱芳春提出和蕭明華假扮夫婦,組織上也同意了。有了組織上的指示,朱芳春和蕭明華在臺北市舉行了公開婚禮?!敖Y婚”后,朱芳春和蕭明華分頭行動,他們獲取了有關臺灣和大陸沿海地區(qū)尚未解放島嶼的情報,先后6次送回這些有巨大價值的絕密情報。</h3></br><p data-track="216">為了送回這些情報,朱芳春秘密返回大陸,他在上海見到了中共華東地區(qū)情報負責人吳克堅等人。當看到這些珍貴情報后,吳克堅感動不已,他說:“你們這些情報太重要了!我會立即送到前線去,你和蕭明華同志一定要注意隱蔽,祝你們再立新功!”</h3></br><p data-track="217">1949年6月,朱芳春接到上級指示,停止“臺新盟”的活動,將其改成“臺灣工作組”,還要求把行動轉入地下,安全是第一要務。資料顯示,從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短短三個月時間里,這個工作組就獲取了包括“海南島防衛(wèi)方案”、“舟山群島防衛(wèi)方案”等特密軍事情報。</h3></br><p data-track="218">就在“臺灣工作組”為獲取更有價值的情報努力時,危險降臨了。1950年1月底,臺北當局警察系統(tǒng)的“臺灣工作組”有兩名成員被捕,結果很多成員身份因此暴露。2月4日,這天時蕭明華三哥蕭明柱33歲的生日,當時蕭明柱全家已經(jīng)定居臺灣,當天蕭明柱全家來到蕭明華的師范學院宿舍。</h3></br><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蕭明華和蕭明柱全家合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蕭明柱跟朱芳春也很熟悉,當年朱芳春在四川、北平等地從事地下工作時,得到了蕭明柱的多次幫忙。就在朱芳春和蕭明柱、蕭明華交談時,突然出現(xiàn)了異常的敲門聲,蕭明華立即讓朱芳春從后門離開,并告知他:“沒有我的親筆字跡書信通知,千萬不要回來?!?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芳春離開后,蕭明華打開門,來人是兩個陌生人。一進門,其中一位高個子便問:“于教授在家嗎?”蕭明華很警惕, 直接反問:“你們找他干什么?他去臺灣大學拜訪一位老師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兩人一聽后,似乎不死心,立即沖入里面房間,在沒有發(fā)現(xiàn)朱芳春后便離開了。事出反常,蕭明華立即做出應對,她一再囑咐哥哥蕭明柱:“一旦我出了什么事情,你一定要堅持我們只是兄妹關系,只是在經(jīng)濟上接濟過我,其他一概不知?!?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果不其然,蕭明華的擔心很快應驗了。2月6日深夜,蕭明華被臺灣當局保安司令部派來的士兵逮捕。在監(jiān)獄里,蕭明華度過了自己人生最后278天。為了獲取有價值情報,敵人無數(shù)次對蕭明華施以酷刑,致使她身體多處骨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蕭明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始終沒有透露一絲一毫。敵人也被蕭明華的勇氣所折服,在審訊口述中,有這樣的描述,“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堅強的人,還是纖弱的女子,我等汗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蕭明華追悼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蕭明華犧牲后,哥哥蕭明柱將遺體運到火葬場火化,之后將骨灰悄悄收藏起來,他希望妹妹將來能葉落歸根,殊不知這一等就是32年。后來,隨著兩岸關系有所改善,于是就出現(xiàn)了本文開始時的那一幕,蕭明柱帶著妹妹的骨灰回到大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蕭明華的追悼會上,中共中央調查部追認她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革命烈士。直到此時,蕭明華的親人們才知道,蕭明華是為了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而犧牲。追悼會現(xiàn)場,老戰(zhàn)友朱芳春也來了,他泣不成聲,當即揮筆寫下了“歸來兮!”</span></p><p class="ql-block">謹以此文致敬共和國隱蔽戰(zhàn)線所有無名英雄們。這是一支神秘的隊伍,他們深藏功與名,他們無處不在,他們甘愿將一切帶入墳墓,至死不渝。他們的偉大在犧牲或者逝世幾十年后才被后人所獲悉,可他們所提供的一些情報,做的一些事情,早已改寫了一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寶山公墓里的蕭明華墓地</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偉大領袖毛澤東曾說過:“我們要消滅敵人,就要有兩種戰(zhàn)爭,一種是公開的戰(zhàn)爭,一種是隱蔽的戰(zhàn)爭?!比缃裥腋碇灰?,我們更該致敬這些隱蔽戰(zhàn)線的英雄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喜歡的點點關注</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qTUgy7aHTYNtuL3y4_MV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