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2022年6月15日<br><br> 可能所有到騰沖來的人,都一定要去翡翠城一游。我們當然也不能例外。<br> </h3> <h3><br> 騰沖人稱“翡翠城”。自古以來,騰沖人便崇玉、愛玉。在家中、茶樓、酒館、茶余飯后,翡翠是人們談論的主要話題。無論大人、孩子,許多人都可以把一串串翡翠的傳奇故事講得出神入化。騰沖人祭掃、避邪用的是翡翠,手上戴的、身上掛的、家居裝點收藏的,大多是翡翠。會親訪友、談婚論嫁,送的禮物中最貴重的是翡翠。老祖母臨終時;鄭重交待的,必然是家傳數代的老玉鐲子。翡翠滲入了騰沖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br><br><br><br> </h3> <h3><br> 五百多年前,騰越商人在緬甸的商務活動中,意外地發(fā)現了翡翠,成為這一文化的起點。 <br> 翡翠面世以后,騰沖人立即疏通了數條通往玉石場的道路。并把采掘、運輸、加工、集散,推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階段。從而奠定了騰越“翡翠城”在中國玉器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br> <br></h3> <h3><br> 騰沖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翡翠貿易的走廊?!缎煜伎陀斡洝分芯陀嘘P于其到騰沖好友潘一桂家的一段關于翡翠的記載,原文如下:“潘一桂雖青衿、而走緬甸、家多緬貨”。這里的緬貨,應該指的不僅僅是翡翠,可能指緬甸的風土特產。但后文的記載中有這樣一件事,說徐霞客在游歷完畢,離開騰沖的時候,潘一桂送給徐霞客兩塊“翠生石”,一塊顏色白綠相間,另一塊為滿翠。徐霞客將兩塊石頭加工成“印池二方,杯子一個”,加工費總計“一兩五錢”。由此可見,在明朝晚期,滇緬邊界的交往已十分頻繁,翡翠交易繁榮,翡翠加工業(yè)發(fā)達,工藝也相當高超。<br><br></h3> <h3><br> 騰沖幾百年加工殘存下來的滿地碎玉便是歷史的明證。走在騰沖街頭,你經??梢钥吹?,在改建拆遷的廢墟中,許多人在地上細細翻檢,找尋過去加工殘留的碎玉,據說,歷年來收集的碎玉,就有上千噸之多;足見歷史上騰沖翡翠加工規(guī)模之浩大。<br> </h3> <h3><br> 目前,騰沖從事翡翠加工、銷售的商戶4000余戶、從業(yè)人員3萬多人,現有國家級玉雕大師1人,省級玉雕大師11人,玉雕名師28人,玉雕師87人。2015年進口翡翠毛料670.36噸,實現翡翠銷售收入50億元,翡翠產值35億元。整個玉雕生產過程實現了機械化,工藝水平日新月異。<br> “翡翠城”或許恰好是騰沖的最好注解,它像是一方典雅溫潤的玉石,內里不失堅硬的底氣,在歲月的打磨中越來越煥發(fā)出瑩潤的光澤。<br><br></h3> <h3><br> 同行的姐姐妹妹們有人為自己、為愛人、為孩子選擇了心怡的寶貝。我上一次來騰沖已經買過一些寶貝(不好意思的是我的寶貝從來沒有見過世面),走走轉轉,最后花了280元買了一個翡翠車掛,也算對導游有個交待。<br><br></h3> <h3> <br> 國殤墓園是騰沖旅游的必來之地。騰沖城西南疊水河畔的來鳳山北麓,有一座特殊的墓園,它就是全國建立最早、規(guī)模最宏大的國軍抗日烈士陵園——騰沖國殤墓園。這座墓園占地80余畝,1945年7月7日落成,1996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br></h3> <h3><br> 1942年 5月,日本侵略軍進犯滇西邊境,以致怒江以西的大片國土落入日寇手中,中國抗戰(zhàn)后方的一條國際通道——滇緬公路被徹底截斷。為了收復滇西失土,打通西南地區(qū)這條國際運輸大動脈,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于1944年5月,發(fā)起了滇西反攻戰(zhàn)。<br><br></h3> <h3><br> 遠征軍強渡怒江,仰攻高黎貢山,血戰(zhàn)南、北齋公房,在盟軍的配合下,經歷大小80余次戰(zhàn)斗,于1944年 9月14日收復了抗戰(zhàn)以來的第一座城池——騰沖。此次戰(zhàn)役共殲滅日軍6000余名,遠征軍官兵陣亡9000多名,盟軍官兵陣亡19名。滇西抗戰(zhàn),創(chuàng)全殲日軍之范例,開收復國土之先聲,國人深受鼓舞,全國人民為之振奮。<br><br><br></h3> <h3><br> “國殤墓園”由紀念廣場、紀念碑、英烈墓冢三個部分構成。墓園主體建筑以中軸線對稱、臺階遞進形式,由大門經長通道循石級而上至第一臺階,臺階上嵌有李根源先生書寫的“碧血千秋”刻石。再沿兩側上至第二臺階,建有忠烈祠,是供奉陣亡將士英靈的殿堂。祠內正面為孫中山像,兩側墻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br> 忠烈祠后是烈士墓園。坡上蒼松翠柏,青草黃花。以紀念塔為園心,呈輻射狀縱隊列將坡體分為6等分,每個等分代表一個師。自上而下依原作戰(zhàn)部隊序列和職銜高低整齊地排列著上圓下方的墓碑,墓碑上鐫刻著烈士的軍銜和姓名,碑下葬有陣亡官兵的骨灰罐。這一尊尊烈士墓冢,詮釋了金戈鐵馬,崢嶸歲月里不屈的民族精神,令人震撼。<br> <br><br><br></h3> <h3><br> 坡頂上是高10米的紀念塔,外形為方形柱式,用騰沖特有的火山巖雕砌而成。塔身正面鐫刻著“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光復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塔基正面刻有李根源書寫的“民族英雄”四個藍色大字,其余三面為騰沖抗戰(zhàn)紀要銘文。<br> 為國捐軀的烈士們,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br><br></h3> <h3><br> 騰沖是火山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市內遍布各具特色的溫泉88處,“騰沖溫泉甲天下”<br>,“中國溫泉朝圣地”,“中國溫泉之都”的美名譽滿天下。泡溫泉哪里去?被稱為“溫泉之寶”的洞山溫泉村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br> <br></h3> <h3><br> 這里,常年57-60℃的硅酸之泉汩汩而出,靜靜流淌了萬年光陰,默默見證了歲月變遷,悄悄靈秀了一方寶地,無聲滋養(yǎng)了世世代代的洞山人,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萬年百姓泉”。<br> 根據分析報告,此溫泉水可以命名為“富含硅酸的堿性重碳酸氫鈉型淡溫泉”。其中氟、偏硅酸及可溶性硅的含量達到醫(yī)療級溫泉標準,對風濕病、關節(jié)炎及皮膚病有較好療效,一直是當地人洗浴強身的溫泉首選。<br><br></h3> <h3><br> 洞山溫泉村引“萬年百姓泉”之水,設16個室內泡池,27個室外泡池,依山順勢,星宿般灑落于山林原野間。整個度假村內熱浪氤氳、如夢如幻。其間,田園綠野、假山飛瀑、清泉流水交相輝映,充滿寧靜怡人的詩情畫意。<br><br></h3> <h3><br> 這里,像不像在海邊?像不像在三亞?<br><br></h3> <h3><br> 這里是高黎貢山下的伊甸園,自然演繹著“世外”的情愫;這里是北回歸線上的溫泉村,是“胡煥庸線”的分界點,是難得干擾的純美“凈土”。<br> 這里,是騰沖洞山溫泉村!<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