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在綠色的軍營里訓練摸爬,紀律作風大都是一樣的。而對我們測繪兵來說,又有著與其他部隊的不同之處。測繪兵自然是擔負地形測繪的兵種。再說簡單點就是畫軍事地圖的。</b></p><p class="ql-block"><b>1950年5月11日中央軍委決定:測繪兵領(lǐng)導機關(guān)在北京正式成立。從那時起,測繪兵作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出現(xiàn)在人民解放軍序列中。在《測繪兵之歌》中是這樣描述測繪兵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行軍的路曲又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流動的帳篷支四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身著迷彩綠變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穿過密林的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驚起酣睡的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戈壁灘上炊煙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踏遍山河來丈量。</b></p><p class="ql-block"><b>當然,這描寫的是測繪兵的外業(yè)隊,外業(yè)隊的確辛苦,他們要用自己的汗水,測出一組組數(shù)字,提交給內(nèi)業(yè)隊進行計算,這是繪圖的基礎(chǔ),也是很關(guān)鍵的一步。</b></p> <p class="ql-block"><b>早在紅軍時期,在行軍的路上,一個兵伸出拇指,目測對面山頭的高度......我們想還原當年那個測繪員繪制地圖的情景,但是,已經(jīng)很難了,這樣的歷史細節(jié)被時間淹沒了。</b></p><p class="ql-block"><b>中國軍事測繪隨著我們軍隊的長大,我們已很難看到她小時候的模樣。這個群體以吃苦和犧牲為代價,帶來的是軍事測繪的巨變。戰(zhàn)爭,包括人類一切活動,都得在時間和空間這兩個因子構(gòu)成的坐標中才能定下自己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測繪的重要就在于,它為人類提供了認識時空的基本依據(jù)。離開它,所有的信息都沒有了時間,地點的標記。測繪,軍事測繪帶給我們生存空間的福利,多的幾乎無法用語言來描述。</b></p> <p class="ql-block">(我們排唯一的一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b>正是外業(yè)隊員用汗水甚至生命,給我們內(nèi)業(yè)隊員提供了精確的數(shù)字,需要我們計算出其坐標,高程等時間和空間的位置圖,繪制出指揮員所需要的藍圖。</b></p> <p class="ql-block"><b>我們這些帶著理想與夢想的女兵,在這綠色的軍營里,在測繪兵的隊伍里,也可以一展風采。測繪兵,除了正常軍事訓練,作風訓練以外,學習一些文化知識是我們的必修課。我們?nèi)胛榈臅r候年紀都很小,大的18歲,小的只有14歲。都是剛剛進入中學,學習初中高中知識的時候,可是文化大革命的停課,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所以來到部隊時文化基礎(chǔ)比較差。與軍事訓練,作風訓練相比,文化課的訓練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畏懼過。</b></p> <p class="ql-block">(第一期教導隊的學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b>我們部隊是業(yè)務(wù)性很強的部隊,每年擔負著大量的大地測量內(nèi)業(yè)計算業(yè)務(wù)。起初我們分到作業(yè)中隊,只能校對數(shù)字。如果計算平差,高程,坐標等都要在老同志的帶領(lǐng)下才能勉強完成。為了盡快的提高我們的業(yè)務(wù)能力,新兵訓練結(jié)束后,部隊組建了教導隊。從各業(yè)務(wù)中隊抽調(diào)了一些業(yè)務(wù)相對比較好的同志進行專門的業(yè)務(wù)培訓。學習的內(nèi)容是:基礎(chǔ)數(shù)學,三角函數(shù),幾何,物理,大地測量學等。教導隊共有三個排,一排69級戰(zhàn)士,二排70級男戰(zhàn)士,三排70級女戰(zhàn)士。</b></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同期入伍的二十八女兵的頭像,好幾位戰(zhàn)友的頭像是我從集體照里裁剪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b>在教導隊的日子是令人難忘的。出操,內(nèi)務(wù),幫廚樣樣不落。那時候每天上午都要天天讀。學習毛主席的著作或軍委文件。各個班都設(shè)立了自己的《學習園地》,我們會經(jīng)常把自己的學習體會寫出來貼在園地里。那時候每寫一篇文章開頭都要引用毛主席的語錄,思想上出現(xiàn)了問題就用毛主席的教導對照自己而予以糾正。</b></p><p class="ql-block"><b>練習寫字也是我們的一項功課,因為在完成制圖時對字體的要求非常嚴格,抄寫成果表也要字體工整。好幾種字體我們都練過(雖沒有成大師,哈)仿宋,隸書,魏碑都能寫幾下子呢!</b></p> <p class="ql-block"><b>而最有難度的還是文化課。文革期間很多該學的知識我們沒有學到。對數(shù),函數(shù),幾何等課程都是從頭開始學的,雖然困難重重,我們從不畏懼,學習認真刻苦,也經(jīng)常違反紀律挑燈夜戰(zhàn)。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之后帶給我們的是優(yōu)異的成績。教員們也是經(jīng)常地進行小測驗,小考試,更是刺激我們的學習熱情。</b></p> <p class="ql-block">(第二期教導隊學員在課堂上)</p> <p class="ql-block"><b>一年多的教導隊生活結(jié)束以后,我們被分配到了各業(yè)務(wù)中隊。在隊工作不久,又接到大隊通知要再次組建教導隊。與上次不同的是,不是學習基礎(chǔ)課,要學習相當于大專的課程,如高等數(shù)學,大地測量學,概算平差等,以給業(yè)務(wù)隊補充新鮮血液。</b></p><p class="ql-block"><b>這次人員組成是大隊精挑細選的,共三十個人,組成一個排(三個班)。一二班是男戰(zhàn)士,三班是女戰(zhàn)士。我們?nèi)嗟陌嚅L是馬培林,班副是王曉光。因為這次為定向培訓,我們是臨時的集體。學習結(jié)束仍回原來的作業(yè)隊。</b></p><p class="ql-block"><b>這次去教導隊的主要任務(wù)就是業(yè)務(wù)學習,教材很多,每個學科都配備了水平較高的教員。每天的課程安排的都很滿。課堂上,我們認真聽課,課下認真做筆記。有時候為推導一個公式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一旦推算成功,心中好一個滿足。</b></p> <p class="ql-block"><b>當時的教材都是手工刻臘板,然后油墨印刷,再裝訂成冊的。</b></p><p class="ql-block"><b>我除了正常上課外,還擔任著刻蠟板印教材的任務(wù),每天真是忙忙碌碌。不過,刻教材蠟板也是個學習的過程,刻一遍蠟板等于預(yù)習了一遍課程,是個學習的好機會呀!看著戰(zhàn)友們都使用我刻得蠟板印的教材,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b></p><p class="ql-block"><b>又是幾個月的教導隊學習,感覺自己充實了許多,對于將來的計算工作有了底氣。就這樣,我們這些帶著滿臉稚氣走進部隊的兵娃娃,一天天成長為我國軍事測繪力量的堅強戰(zhàn)士。</b></p> <p class="ql-block">(我的擺拍 哈哈)</p> <p class="ql-block"><b>后來,部隊選送了不少戰(zhàn)士上大學,有的去了北大清華,有的去了解放軍測繪學院,有的去了西安交大……部隊還在原部隊里成立了大專班,專門請專家學者為這些戰(zhàn)友授課。這些戰(zhàn)友沒有辜負部隊的希望,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到了自己的崗位??梢哉f,在我們的部隊里,在測繪戰(zhàn)線上,處處留下了戰(zhàn)友們的奮斗足跡,他們?yōu)槲覈臏y繪事業(yè),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b></p> <p class="ql-block"><b>我很熱愛測繪內(nèi)業(yè)計算這項工作,曾為自己有幸成為測繪兵的一員感到無尚榮耀,也為能做好這份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我終究與這份工作擦肩而過,后來,我被部隊推薦上了北京外貿(mào)學院,畢業(yè)后,和國際貿(mào)易打了一輩子交道。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吧!不過,我并不后悔,沒有部隊的錘煉,就沒有我的今天;沒有部隊的生活,就沒有我美滿的家園。</b></p> <p class="ql-block">圖片由老戰(zhàn)友提供 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