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珠江,廣州的母親河,自古以來孕育了這座城市。那一江自西向東穿城而過的珠江水,是人們最為熟悉的風景,與之相伴的就是那一座座歷史與現(xiàn)代感交替的跨江大橋。珠江上的橋,見證著廣州的成長與發(fā)展,透過一座座橋可以一覽這座城市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p> <p class="ql-block"> 在珠江上,最古老的橋是海珠橋,它是珠江上建造的第一座跨江大橋,建于1933年,是德國人設(shè)計、美國人建造。1949年海珠橋被炸毀,解放后的1950年修復(fù)并通車。1963年,海珠橋以“珠海丹心”的名義入選“羊城八景”。后來又經(jīng)過加寬、多次修繕,盡管它歷經(jīng)磨難,海珠橋仍是廣州珠江上最古老的大橋。</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推著自行車排隊在海珠橋過江,形成壯觀的自行車潮。(以下兩張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資料)</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海珠橋</p> <p class="ql-block"> 珠江繁華段上,橫跨珠江南北兩岸的主要橋梁:</p> <p class="ql-block"> 1967年,海珠橋西面建起了人民橋。</p><p class="ql-block"> 1985年,廣州大橋建成通車,又稱珠江三橋。</p><p class="ql-block"> 1988年,海印橋建成通車,是第一座斜拉橋。同年,洛溪大橋建成,該橋在當時是亞洲同類橋梁之冠,珠江主航道上的標志性橋梁之一。</p><p class="ql-block"> 到了1998年,珠江上同時開通了:解放大橋、江灣大橋、華南大橋。</p><p class="ql-block"> 2003年位于珠江東段的琶洲大橋建成通車。</p><p class="ql-block"> 2009年,獵德大橋開通,被稱為“珠江之貝”。</p><p class="ql-block"> 2021年洛溪新大橋投入運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人民橋:</p> <p class="ql-block"> 廣州大橋:</p> <p class="ql-block"> 海印橋:</p> <p class="ql-block"> 解放大橋:</p> <p class="ql-block"> 華南大橋:</p> <p class="ql-block"> 琶洲大橋:</p> <p class="ql-block"> 獵德大橋:</p> <p class="ql-block"> 從廣州塔上看獵德大橋:</p> <p class="ql-block"> 洛溪大橋:</p> <p class="ql-block"> 首座跨珠江的人行橋——海心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5日,廣州連接珠江南北兩岸的第一座人行橋海心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曲梁斜拱人行橋。它是一座景觀橋,真正的人行橋,這座橋的建橋用途已經(jīng)不是單純?yōu)榱顺鲂蟹奖恪⒖旖?,而是為了觀光、游覽、休憩和健身,它造型優(yōu)美、獨特,融入了嶺南特色文化。它同時又是廣州首座智慧橋梁理念設(shè)計的人行橋。</p><p class="ql-block"> 海心橋地處廣州的城市新中軸線上,以一條賞心悅目的弧線串聯(lián)起廣州塔、海心沙、博物館、藝術(shù)公園等地標建筑,一橋賞盡珠江兩岸、CBD商務(wù)區(qū)美景。海心橋的開通,充分體現(xiàn)著廣州與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相觸的城市形象。</p> <p class="ql-block"> 曾幾何時,珠江天塹阻隔,渡江費時費力。上世紀80年代海珠橋上,擁擠不堪的自行車潮過橋,更是時代記憶。正是一座座橋的崛起,極大地便捷了廣州的交通和市民的出行,讓過去的記憶永遠成為歷史,讓江水的阻隔日益消減,讓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在珠江兩岸自由流動......。</p><p class="ql-block"> 珠江上的橋,越建越壯觀,帶來了珠江上的一個又一個的美景,串起了廣州的古與今,見證了廣州的發(fā)展與繁榮,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廣州故事!</p> <p class="ql-block"> 攝影 / 編輯 :草原駿馳(老廬)</p><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來源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 感謝您的欣賞!</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