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是來買笑容的</p><p class="ql-block">作者:艾米莉·狄金森</p><p class="ql-block">文源:為你讀詩</p><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讀者:溪水淙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是來買笑容的——</p><p class="ql-block">只不過買一點笑意——</p><p class="ql-block">那最小的一點在你臉面</p><p class="ql-block">對于我,正好合適——</p><p class="ql-block">那一點,別人不會思念</p><p class="ql-block">它的光,十分微弱——</p><p class="ql-block">我在“柜臺”前問:先生,</p><p class="ql-block">是否可以,賣給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鉆石,戴在手指——</p><p class="ql-block">你知道什么是鉆石?</p><p class="ql-block">我有紅寶石,像黃昏的血——</p><p class="ql-block">還有,像星星的黃玉!</p><p class="ql-block">這簡直是猶太式的“交易”——</p><p class="ql-block">請問,先生,是否可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楓 譯</p><p class="ql-block">選自《狄金森詩選》,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詩享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快樂與痛苦是組成生活情緒的基本元素,那么在這個圓環(huán)中,兩者的占比恐怕是三七開。</p><p class="ql-block"> 我們都被相同但又不同的苦惱圍攻,工作的不快,生活的壓力,與人相處中雞毛蒜皮的小事,社交媒體上不斷發(fā)生的種種暴行,許多事都觸及腦中那根悲傷的神經(jīng)。</p><p class="ql-block"> 梵高在給弟弟的信中憂傷地說道:“人的靈魂里都有一團火,卻沒有人去那兒取暖,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囪上的淡淡青煙,然后繼續(xù)趕他們的路?!?lt;/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不快被公平地撒播給每個人,人人都忙著與悲傷對壘,忙著往自己的火里加柴,根本無暇東顧。在生活的催逼之中,我們都是愁緒滿懷的旅人。</p><p class="ql-block"> 但悲傷如一爿沼澤,一味沉湎只會讓自己不斷下陷。歲月打馬而過,沒人能保證靈魂和往生真的存在,我們能做的唯有珍視此刻,以積極去抵抗消極,用快樂消弭悲傷。</p><p class="ql-block"> 想起藝術(shù)家莫娣·劉易斯的故事,她從小患上小兒麻痹癥,疾病給了她一副殘缺的手臂和一雙變形的手,還早早將雙親從她身邊奪走。</p><p class="ql-block"> 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陰影并沒有嚇退她,她保持極度樂觀的心態(tài),高昂頭顱,提起畫筆,一躍成為加拿大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shù)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人生好壞摻雜,有時候難免感覺自己的生活像是擲骰子時趕上的點背,莫娣如此,我們也如此,壞運氣時常玩笑似的不離左右。</p><p class="ql-block"> 我們無法改變事情,能改變的唯有心態(tài)。以一顆樂觀的心,去迎接明天的朝霞和充滿期待的未來。</p><p class="ql-block"> 節(jié)目尾聲,想以《飄》中最后一句話作結(jié):“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人生有走不完的路,希望你每天為自己買一點笑意,積極地度過今天和迎接明天。</p><p class="ql-block"> 2022.07.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