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川東名山華鎣山,是一個英雄輩出,富有傳奇色彩和幽默元素的地方,這里不僅有華鎣山游擊隊雙槍老太婆與敵斗智斗勇的英雄詩篇,還有王保長等反面人物詼諧幽默的故事。當(dāng)然了,華鎣山作為川東名山,不僅有動聽的故事,更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色。華鎣山雖然以山作為旅游支柱,同時更有柔情似水的水鄉(xiāng)風(fēng)情,今天我就帶著大家去華鎣走走,打破大家對華鎣山認(rèn)識的框架,看不一樣的華鎣山美景,讓人們重新認(rèn)識華鎣山,領(lǐng)略一下華鎣山美麗的山水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初夏的一天,我和好友老楊一起從華鎣市乘公交車來到了華鎣山石林風(fēng)景區(qū),一到山上就感覺涼風(fēng)習(xí)習(xí),透著一股野花清香撲鼻而來,和悶熱的城市相比,這里簡直是爽極了!</p> <p class="ql-block">走到景區(qū),首先看到的是雙槍老太婆的巨大塑像,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默默注視著紅色塑像,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不能忘記了這些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進(jìn)入景區(qū),穿過樹林,來到了一座寺廟,這是修建森林公園的時候建立的寺廟,剛建立的時候,寺廟有十幾位僧人,由于香火不旺,僧人大部分都離開了,只剩下幾個和尚在這里苦苦值守。</p> <p class="ql-block">為了使寺廟香火旺盛,景區(qū)旅游線路從寺廟側(cè)邊穿過,盡管如此,寺廟香火依然冷落。原因是寺廟在景區(qū)內(nèi),香客必須買門票才能到寺廟來,而疫情期間游客大減,即使不減也沒有哪位香客買門票進(jìn)來燒香。</p> <p class="ql-block">從寺廟旁邊穿過,我們來到了一片低矮的石峰群,這里叫做萬獅朝圣,不過我們橫看豎看都看不出獅子的韻味,感覺這名字取得也太不符實了。</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的天然界山。它突起于四川盆地底部,是川東平行嶺谷主體山脈。與美洲的阿巴拉契亞山、安第斯山并稱世界三大褶皺山系。地質(zhì)構(gòu)造為褶皺背斜山地。</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物種豐富、生態(tài)迷人。華鎣山森林覆蓋率達(dá)97%以上,是廣安及川渝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p> <p class="ql-block">山脈作東北向西南方向展布,長約300余千米,有九峰山、縉云山和中梁山3支脈。山勢東緩西陡,海拔700~1500米,主峰高登山1704米,為四川盆地底部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山路被一面石墻所阻攔,石墻中間有一石門,石門叫做“生命之門”,人們從石門穿過,猶如被大地母親重新潤育降臨大地,人們在這里似乎是又一次重生。</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都那么的精致,都那么的傳神,它仿佛就是一個盆景,而且是天然的,還特別的大,所以石林景區(qū)又叫“天然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石林景區(qū)面積20平方公里,以蒼翠茂密的山林為環(huán)境基調(diào),以秀麗的喀斯特石林、溶洞為典型的景觀代表,成為中國唯一的不可復(fù)制的高山石林。</p> <p class="ql-block">這塊巨石形似豬八戒的頭像,成為路邊一景,過往游客走到這里都不免駐足觀看。</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石林景區(qū)集秀峰怪石、佛教文化、天坑溶洞、茂林修竹、華鎣山游擊隊遺跡于一身,自然風(fēng)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其景觀特點可集中概括為“峰奇、石怪、山綠、谷幽”,并呈現(xiàn)出“春綠、夏蔭、秋紅、冬白”的四季變化。</p> <p class="ql-block">旅游區(qū)內(nèi)絢麗的云海、竹海、石林、杉林等自然風(fēng)光更是別具一格、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的石柱雄壯秀拔,石生樹、樹纏石等自然景觀隨處可見,旅游區(qū)內(nèi)的植被更是枝葉繁茂、郁郁蔥蔥。</p> <p class="ql-block">游客們穿行于石峰叢中,經(jīng)過石縫、石洞,雖然道路曲折,但是卻迎合了人們喜歡獵奇和刺激的心態(tài)。</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旅游區(qū)有獨特罕見的喀斯特構(gòu)造巖溶景觀。據(jù)地質(zhì)專家考證,華鎣山在距今2億年前為一片深瀚的海洋,由于地殼上升、擠壓推疊,形成了今日大規(guī)模的構(gòu)造巖溶地質(zhì)地貌。</p> <p class="ql-block">其遺跡景觀以地勢高峻、山勢陡峭、雄奇俊秀為特點,可謂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p> <p class="ql-block">這個中空的石柱,由于造型奇特優(yōu)美,成了很多游客的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除了奇峰異石外,更多的是茂密的叢林。經(jīng)初步估算旅游區(qū)內(nèi)的植被種類竟達(dá)304種之多。珍稀的香果樹、穗花杉等多種國家一、二級的保護(hù)植物似珍珠般的散落于旅游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對石頭名叫“夫妻石”,是景區(qū)內(nèi)的著名景點。妻子發(fā)髻高盤正襟危坐于高位,正在聆聽丈夫的匯報,一副當(dāng)家祖母的架勢,把四川人耙耳朵的形象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一吻千年”、“夫妻石”、“妙筆生花”為代表的巖溶景觀更是將自己的秀、清、雅美姿鑲嵌于叢林之中,是典型的中國南方別具一格的石林景觀,亦為中國巖溶性生態(tài)景觀之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因此華鎣山的地貌又被譽為“天然博物館”和活脫脫的“天然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可以這么說:華鎣山的喀斯特巖溶自然景觀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景區(qū)道路曲折多變,游客游玩時會感到體力消耗過大,因此沿途都設(shè)有休息點,讓你能夠在途中得到很好的休息。</p> <p class="ql-block">華鎣山不僅有細(xì)小的石林峰群,更有高大魁梧的巨石山峰,帶給了人們的刺激,行走在里面,更感其樂無窮。</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植物以松樹、杉樹為主;山上以藤蔓、稀有樹種為主;茂密的白夾竹、茨竹、方竹、灌木、喬木漫山遍野,掩映于奇特的石林之中。</p> <p class="ql-block">植被覆蓋率達(dá)95%以上的旅游區(qū)格外耀眼壯觀,而個別的罕見的植物,植物學(xué)家們至今難以對它命名,從而更增加華鎣山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這組石峰是景區(qū)內(nèi)最著名的景點“千年一吻”,它就像一對深情的情侶久別重逢的時候,深深的一吻成了甜蜜愛情的最佳表現(xiàn)。</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片被稱為“雪山城堡”的巨石陣,密密麻麻堆成了一座山,擋住了我們前進(jìn)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要想穿過這石頭組成的巨陣,只有沿著石梯一步一步的從石縫中翻越。</p> <p class="ql-block">翻越巨石陣,我們沿著石梯來到了大天坑,天坑的底部有一池清潭,對面的叢林中有一個山洞,據(jù)景區(qū)工作人員講,洞里是雙槍老太婆的指揮部。從坑底旁邊小屋有隧道進(jìn)入溶洞,據(jù)說這隧道也是華鎣山游擊隊開鑿出來的,盡管時間隔了近百年,但是隧道看起來還是新的,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不信。</p> <p class="ql-block">洞內(nèi)原有燈光布置,里面還有吊橋,由于沒有多少游客前來游覽,景區(qū)為了節(jié)約開支,僅留了幾盞微弱的路燈,把所有照明設(shè)施關(guān)閉了,因此洞內(nèi)光線極暗,洞內(nèi)水流滴答,道路潮濕滑溜,為了安全,我安心走路沒有在洞內(nèi)攝影,靠著帶來的手電,我們終于安全的走出山洞。</p> <p class="ql-block">洞內(nèi)不深,如果不在洞內(nèi)停留,十分鐘就可以走出山洞,唯一遺憾的就是洞內(nèi)太黑,無法攝影,即使攝影因為快門太慢,也只能留下虛像,所以我放棄了攝影。</p> <p class="ql-block">走出山洞,這里是小天坑,往前走全是爬山,因此這段路最考驗游客的毅力。</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路是上山下山,下山又上山,整得人精疲力盡,十分疲倦。</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空蕩蕩的,游客極少,途中看見幾位游客,也只是選取部分景點參觀,而不是走完全程。</p> <p class="ql-block">我們雖然是走完全程,但因篇幅的限制,在攝影上我們進(jìn)行了省略,只選取了部分精華景點,因此有很多景點沒有拍攝,請大家諒解。</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們來到了這兩座雄峻偉岸的石峰,從石峰中間穿過,離開了華鎣山風(fēng)景區(qū)。離開了大山,我和老楊將前往華鎣水鄉(xiāng)的明月鎮(zhèn),給大家介紹一下不一樣的華鎣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華鎣山,我們在家休息了幾天,然后來到了華鎣市唯一的水鄉(xiāng)明月鎮(zhèn),站在明月鎮(zhèn)的岸邊,望著滔滔不斷的渠江水,我們百感交集,內(nèi)心五味雜陳。</p> <p class="ql-block">這里依山傍水,風(fēng)景秀麗,曾經(jīng)是華鎣山地區(qū)繁榮的水上通道,從這里上船,上可到達(dá)縣,下可到重慶,是渠江邊上重要的客貨碼頭。</p> <p class="ql-block">這條江給華鎣山帶來希望的同時,也給沿江兩岸帶來了災(zāi)難,這里是華鎣市重點的洪澇災(zāi)區(qū),每年夏季在暴雨的淫威下,渠江變成一條不受約束的害群之馬,成為危害一方的罪魁禍?zhǔn)住?lt;/p> <p class="ql-block">這綠草青青的坡岸,雖然風(fēng)景秀麗,卻全在洪水肆虐的范圍。</p> <p class="ql-block">一頭水牛趴在綠草叢中,悠閑的看著這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明月渠江上,渡船發(fā)出沉悶的鳴笛聲,依然堅守在崗位上,免費搭載兩岸的群眾來往過河。這里即將建立一座明月通往廣安的公路大橋,不久后,這座古老的碼頭將結(jié)束它的使命,成為一個永遠(yuǎn)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江邊碼頭上,一群婦女依然沿襲上千年的習(xí)俗,在江邊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渠江,也稱渠河,是嘉陵江的一條支流,有兩個源頭,東源州河出自川、陜兩省邊界大巴山西南麓,北源巴河出自川、陜兩省邊界米倉山南麓,在渠縣三匯鎮(zhèn)匯合后就稱為渠江。</p> <p class="ql-block">雖然時代已經(jīng)跨入新世紀(jì),可是這里好像依然不變,一頭老牛在這里敘說,這里不變的是千年習(xí)俗,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p> <p class="ql-block">江邊依然是婦女們洗衣淘菜,家長里短的地方,走到這里可以聞見幾千年不變的古老文化,更可以聆聽到那永恒熟悉的鄉(xiāng)音。</p> <p class="ql-block">當(dāng)?shù)卣疄榱朔龀置髟潞闈碁?zāi)害區(qū),搬遷了低水位線的村民,在江邊建立起了公園,渠江畫廊成為了華鎣市的一個新地標(biāo)。</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楊漫步在江邊的游覽小道上,從高山到江邊,不一樣的風(fēng)情豐富了我們的戶外生活。</p> <p class="ql-block">這個看似很簡單的畫框,凸顯公園設(shè)計者的藝術(shù)構(gòu)思很高,一個框架就能帶活一片風(fēng)景,真的讓我佩服。</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江邊小道繼續(xù)前行,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明月鎮(zhèn)白鶴村江邊的水鳥聚集區(qū),還有荷月江岸景區(qū),說白了今天來這里除了玩水,就是觀鳥賞花。</p> <p class="ql-block">這是滬蓉高速公路華鎣段的黃麻渡大橋,一輛載著小車的大貨車從橋上經(jīng)過,被我恰巧拍攝到。</p> <p class="ql-block">橋下有一大片竹林非常的茂盛,這里是水鳥的聚集地。大批的水鳥在這里安家落戶,繁殖后代。</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水鳥不但多,而且種類也不少,一群夜鷺正在小河溝里盡情的洗澡。由于這里地勢復(fù)雜,坡陡溝深,還有一條小河,因此沒有人來到這里,所以這里成了各種鳥類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鳥類主要是白鷺,白鷺是鷺科白鷺屬動物,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在當(dāng)?shù)厝藗儼寻樈凶霭Q,這個村之所以叫做白鶴村,就是這里有大量的白鷺聚集在這里安家落戶。</p> <p class="ql-block">白鷺體長約56cm,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條細(xì)長的長翎作為飾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喜歡成群地在一起營巢。</p> <p class="ql-block">細(xì)長黑喙,黑腿,黃腳掌,于繁殖巢群中發(fā)出嘎嘎嘎叫聲。</p> <p class="ql-block">中國擁有鷺科鳥禽20種,其中以白鷺屬的最為珍貴。重慶九龍坡區(qū)白市驛鎮(zhèn)三多橋村,有全國第一個白鷺自然保護(hù)區(qū)。區(qū)內(nèi)有各種鷺類2萬多只。</p> <p class="ql-block">沒有想到在華鎣市竟然有這么一塊白鷺聚集區(qū),而且種類繁多,圖中可以看見除了幾只白鷺外,還有一只顏色朱紅的池鷺。</p> <p class="ql-block">池鷺又叫紅毛鷺,分布于中國及東南亞,棲息于稻田、池塘、沼澤中,食性以魚類、蛙、昆蟲為主。池鷺的部分種群為留鳥,部分遷徙,特別是在中國長江以南繁殖的種群多數(shù)都為留鳥。在長江以北繁殖的種群全為夏候鳥。</p> <p class="ql-block">一只栗頭鳽站在枝頭上,這是一種體型矮扁的褐色鷺鳥,這種生活在日本,越冬于中國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鷺鳥,盡然能夠在華鎣出現(xiàn),真是一個奇跡。</p> <p class="ql-block">栗頭鳽是一種分布區(qū)域狹窄、數(shù)量稀少的瀕危鳥類,在中國僅見于上海、福建、香港和臺灣,是稀有冬候鳥和旅鳥。這次在華鎣市發(fā)現(xiàn),足可以證明過去的推論并不一定正確。不管怎樣,我們?nèi)A鎣人更應(yīng)該保護(hù)這些珍稀鳥類。</p> <p class="ql-block">一只夜鷺站在竹枝頭,夜鷺是國家三級保護(hù)動物,是中型涉禽,體長46-60厘米。體較粗胖,頸較短;嘴尖細(xì),微向下曲,黑色;脛裸出部分較少,腳和趾黃色;頭頂至背黑綠色而具金屬光澤;上體余部灰色;下體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長帶狀白色飾羽,下垂至背上,極為醒目。</p> <p class="ql-block">夜鷺主要分布于歐亞非大陸,分布范圍很廣,國內(nèi)在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繁殖的種群部分為留鳥,部分為夏候鳥。通常于3月中下旬即陸續(xù)遷到北部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遷離繁殖地。常在傍晚或夜間鳴叫,傍晚和黃昏三五成群飛行,飛翔時2-5只排成一行,邊飛邊鳴。</p> <p class="ql-block">夜鷺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通常于黃昏后從棲息地分散成小群出來,三三兩兩于水邊淺水處涉水覓食,也單獨佇立在水中樹樁或樹枝上等候獵物,眼睛緊緊地凝視著水中。清晨太陽出來以前,則陸續(xù)回到樹上隱蔽處休息。</p> <p class="ql-block">這是牛背鷺,牛背鷺體較肥胖,喙和頸較短粗。夏羽大都白色;頭和頸橙黃色,前頸基部和背中央具羽枝分散成發(fā)狀的橙黃色長形飾羽。是唯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也捕食蜘蛛、黃鱔、螞蟥和蛙等其他小動物。其與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關(guān)系,常跟隨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從水草中驚飛的昆蟲,也常在牛背上歇息,故名。</p> <p class="ql-block">至于這里的主力大軍,當(dāng)然是白鷺了。除了這些水鳥以外,這里還有大量的八哥在橋下繁殖,成了渠江畫廊不可多得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大量的鳥類來到這里入住,說明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好了,但是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部分群眾對水鳥的入住非常反感,比如清溪口大橋邊的陳家灣,有一片竹林也是大量白鷺入住,最后被老鄉(xiāng)砍斷竹子,逼迫鷺鳥離開,這種毀林驅(qū)鳥的行為要堅決杜絕,不能讓它繼續(xù)發(fā)展下去。</p> <p class="ql-block">白鷺分為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棲息在華鎣市渠江邊上的大部分都是中白鷺。</p> <p class="ql-block">中白鷺棲息和活動于河流、湖泊、水稻田、海邊和水塘岸邊淺水處。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與其他鷺混群。生性膽小,很遠(yuǎn)見人即飛。</p> <p class="ql-block">中白鷺主要以小魚、蝦、蛙、蝗蟲、螻蛄等動物為食。中白鷺在中國南方為夏候鳥,亦有部分留下越冬。</p> <p class="ql-block">和這些白鷺不同的是,四川廣大農(nóng)村稻田、池塘、沼澤出現(xiàn)的都是小白鷺,是白鷺家族中體型最小的成員,也是最常見的白鷺。和小白鷺相比,渠江邊上的這些鷺鳥尤其珍貴,我們更應(yīng)該保護(hù)它們和它們的棲息地不受到侵犯,不讓這些鳥兒受到外界的侵?jǐn)_。</p> <p class="ql-block">在大飽眼福觀賞了鷺鳥以后,我們沿著公路繼續(xù)前進(jìn),由于帶著攝影器材走得慢,老楊在一個亭子里面等著我。</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農(nóng)村,大樓房小別墅,過得比城里人還要幸福。這里農(nóng)村主要農(nóng)產(chǎn)品是特色蔬菜和瓜果,這里開通了公交車,老鄉(xiāng)們進(jìn)城也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農(nóng)家小院的枝頭上掛滿了累累果實,農(nóng)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真是羨煞城里人。</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農(nóng)家小院,我們直接來到了明月鎮(zhèn)白鶴村的荷月江岸景區(qū),這里有大片的荷塘,美麗的荷花塘成了華鎣市民新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由于有公交車開到這里,來這里的人越來越多,每當(dāng)周末或節(jié)假日,城里的人們都喜歡到這里休閑賞花,觀看江邊景色。</p> <p class="ql-block">夏日是荷花盛開的季節(jié)。 荷月江岸的荷花生長得格外茂盛。 你看荷塘深處的碧波中,凌波仙子們在微風(fēng)中時而隱現(xiàn),時而上升,她們身著粉裳翠裙飄逸著向人們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一望無盡的荷葉擠擠挨挨的,有的高有的低,像一個個碧綠碧綠的大圓盤。 這幅景像讓我不由想起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夏日的驕陽里競相盛開,爭奇斗艷,迷人的水韻,醉人的荷香,形成了夏日里一道靚麗獨特的風(fēng)景。蕩漾在荷塘的人們,已經(jīng)被這美麗的風(fēng)景和芬芳的花香所陶醉。</p> <p class="ql-block">人們悠閑的漫步在荷塘中的棧橋上,一邊走一邊觀賞塘中美麗的荷花,賞花不但可以陶冶情趣,更能夠增加你對美的鑒賞能力。</p> <p class="ql-block">一池的綠,一池?zé)o聲的歌,在鄉(xiāng)間不惹眼的路邊,豈只有書中才有真理?豈只有校園才有答案?一片亭亭青葉支撐了多少世紀(jì)的傲骨,一筆簡單的雨荷可繪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p> <p class="ql-block">人們?yōu)榱肆糇∵@美好的瞬間,不惜鞠躬屈膝,不惜跪拜花前,老楊這一危險動作,真的讓我捏一把汗。</p> <p class="ql-block">那片片荷葉,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萬綠叢中一點紅,沒有這綠葉的陪襯,美麗的荷花就會黯然失色。</p> <p class="ql-block">古人在欣賞荷花的時候,往往都會詩興大發(fā),面對美景就會念念有詞,說明古人的文雅之風(fēng),今人是不能比的。有一句古詩流傳了近千年,不知大家有記憶沒有?</p> <p class="ql-block">《小池》(宋)楊萬里</p><p class="ql-block">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p><p class="ql-block">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p><p class="ql-block">這句詩說的是: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xì)細(xì)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fēng)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diào)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多么細(xì)微的觀察,只有懂生活懂文學(xué)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p> <p class="ql-block">另一首詩句在贊美荷花美麗的同時,向人們訴說了鐘蓮人的艱辛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p><p class="ql-block">《種蓮》年代不詳,作者不詳</p><p class="ql-block">清塘引水下藕根,春風(fēng)帶露沾儂身。</p><p class="ql-block">待到花開如滿月,覽勝誰記種蓮人。</p> <p class="ql-block">詩中描述了種蓮人的心酸和無奈,種蓮人在水塘中種好了藕根,并引來了清水,(歷經(jīng)辛苦)風(fēng)霜雨露都打在種蓮人的身上,等到蓮花盛開的時候,(那些來觀賞的人)誰又能記得種蓮人的辛勞呢?全詩表達(dá)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勤勞的贊美,以及人們世俗眼光對勞動者不公正待遇的憐憫。</p> <p class="ql-block">離開了荷塘,我們繼續(xù)沿著步游道前往江邊,江邊上高高的瞭望塔,既是觀景臺,又是消防瞭望臺,成了荷月江岸的一個地標(biāo)。</p> <p class="ql-block">江邊靠水邊還有三座矮一點的觀景瞭望臺,這里成了人們休閑觀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不少退休人員把這里變成了他們表演的舞臺,這里成了他們笙歌燕舞的地方,雖然沒有觀眾,但是他們自娛自樂的情緒仍然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在江邊看了這些師兄師姐們的表演,雖然不算很好,但是這種精神還是值得鼓勵的。離開了觀景臺,我們沿著小路向著荷月江岸的最高點——玻璃棧橋走去。</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荷塘邊上的棧道前進(jìn),一架大水車屹立在荷塘中,雖然不能動,但是很美,很有詩情畫意。大水車的背后,一個大大的“華”字豎立在山頭上,特別醒目。</p> <p class="ql-block">站在盤山路上俯瞰白鶴村,這個鄉(xiāng)村沒有了繁忙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悠閑,昔日的荒灘洪澇地,現(xiàn)在除了變成荷塘外,其余全都種上了蔬菜水果和經(jīng)濟作物。</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貧困村變了,變得越來越美麗。聽說未來的渝西高鐵(重慶-西安)將在這里建站,這里還是滬蓉高速和渝西高速的交匯點,這里將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我們相信這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和富裕。</p> <p class="ql-block">隨著我們的步步登高,巨大的“華”字帶著厚重,帶著期望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荷月江岸”四個大字也可以看見,只是不全在鏡頭里。正是荷月不知何處去,江岸仙境留人間。</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進(jìn),我們終于來到了山頭,由于這里正在安裝玻璃棧道,還需時日才能正式對外開放。望著大大的“華”字,我們心潮起伏,非常的激動,這個“華”不僅代表我們?nèi)A鎣山,更是代表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代表了我們偉大的中華兒女,歷經(jīng)千辛萬苦,我們中華民族終于站起來了,終于能夠挺著胸膛,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