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遙遠(yuǎn)的黃帝時代,一位老人來到富春江畔,在一片桐樹林里結(jié)廬采藥,治病救人,有人問其姓名,他笑而不答,只是指指身旁的桐樹,后人為了懷念這位懸壺濟(jì)世、不留姓名的老者,尊他為“桐君”,將他結(jié)廬采藥的地方稱為“桐廬”! 黃公望的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和范仲淹的“瀟灑桐廬郡十詠”,賦予了這座城市的瀟灑之神韻,人文之活力,這里一定有它神秘的地方。</h3> <h3> 離桐廬縣城不遠(yuǎn),富春江有三座古老的村落,蘆茨村、茆坪村和石舍村,而把這三個散落的古村串聯(lián)在一起的是一條神秘的 “馬嶺古道”!</h3> <h3>古老斑駁的明清建筑</h3> <h3>小巷深處好賣花</h3> <h3>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灑秀”咖啡廳</h3> <h3>可以靜心讀書的地方</h3> <h3>三五好友,可以尋找“山澤之樂”</h3> <h3>這里可以懷舊打卡</h3> <h3>年輕人可以找到進(jìn)步的階梯</h3> <h3>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夾板墻房子</h3> <h3>現(xiàn)在的淺水,過去是汪洋。</h3> <h3> 畢業(yè)季,天氣熱,為了消暑,計(jì)劃著探秘野馬嶺古道。六月二十四,我們與郝姐母女倆、海瑞母女倆,驅(qū)車桐廬,直接進(jìn)入茆坪村,巧的狠,網(wǎng)約店還是兩年前艷秋華穎住過的那一家——回家.筱筑。</h3> <h3> 夢里,我們各自勾畫過“自己的”馬嶺古道,第二天的行程,與夢里的它,根本對不上號。一路上,沒有攀爬的崎嶇和艱辛,沒有險(xiǎn)峻與嶙峋,一路平坦,偶爾有幾個臺階,也是很好走的,但它的神秘之處在于“道”不古,怎么叫古道的?這不由得激起我們一探究竟的欲望。</h3> <h3> 這里,論高低,可分為三個層次,谷底也就是河床,碎石遍布,淺水清澈,不見游魚,山影翠綠,一兩里遠(yuǎn),因落差的出現(xiàn),就有一道人為的大堰,水從石上過,自然形成小小的瀑布(據(jù)說原來的水很大,四季不息);第二層,河岸,也就是今天的“古道”,路道與水道并行,路是石塊埔成,比較平坦,水道也是石塊砌筑而成,流水都是從山上下來的泉水,水隨路走,路緣水行,蜿蜒曲折,盤旋逶迤,水流潺潺,蟬鳴陣陣,打破了空山的寂寞,給游人帶來了歡聲笑語;第三層,山上,今天我們不是爬山的,而是探密的,所以我們沒有上山。上山的小路都是農(nóng)民上山干活走出來的。 </h3> <h3> 這條古道,據(jù)說有二十多公里,我們累了,又回到“灑秀咖啡店”。我問當(dāng)?shù)氐摹翱Х热恕?,這么新的山路怎么叫“古道”的?她也說不清楚。但她告訴我們一個事實(shí):古時候,山里人讀書,做生意,都要翻山越嶺,才能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也告訴我們,古道是有的,后山那邊還能看到一段古老的影子。</h3> <h3>古樹,風(fēng)流中的滄桑</h3> <h3>板栗樹葉</h3> <h3>竹林深處</h3> <h3>過河</h3> <h3>戲水</h3> <h3>人遇淺水心旌搖手擎水槍玉龍嬌人生此刻無煩惱青春作伴樂逍遙</h3> <h3>狗子也愛水</h3> <h3> 聽了本地人的訴說,又查了一下資料,原來這古道就在馬嶺山上。馬嶺山因其平面酷似“馬”形,這讓我想起了淮安的“白馬湖”,就因?yàn)樗婢褪邱R的形狀。從石舍村的廣告牌上可以一目了然。這馬嶺山又叫野馬嶺,古道起點(diǎn)海拔341米,過馬嶺山最高點(diǎn)為海拔688米,也就是說這古道不在平地,而在半山腰。古道沿山體、小溪、梯田蜿蜒而上、穿林而過,一路有古橋、古祠廟、名人古宅、古遺址、古村落等,特別是建于宋代的西山橋?yàn)閲抑攸c(diǎn)保護(hù)文物。馬嶺古道的核心自然景觀,主要集中在既有火山巖、又有丹霞地質(zhì)地貌的馬嶺山,馬嶺山奇峰怪石滿目皆是,其中巍峨屹立在馬嶺山巔、形狀如同遙盼夫歸的神女峰俗稱“香爐峰”、形成于億年前的白堊紀(jì),向過往世人無日不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詩情畫意,還有形狀各異卻惟妙惟肖的“挑擔(dān)石”、“孝子石”、“船艙石”等,有“三棗橋遺址”、“履豐橋”、“落馬口”、“王公行祠”、“里社壇”遺址、“雙親橋”、“翁氏宗祠”、“邱家老宅”、“蔣塢橋”、“姚亮故居”、古代嚴(yán)州梅成和婺州浦江三岔口古石橋“永興橋”、歇腳的“八角亭”、“將軍洞”、“大王廟”遺址。位于古道邊的千年古樟、古道沿線來龍山上的特大型油松“浙江松樹王”和其它原始珍貴古樹名木等等。這些景點(diǎn)我們沒有看到。也就是說,我們走的并不是真正的“古道”,而是后人開發(fā)出來的與古道同向與水流并行的一條新路!</h3> <h3> 沒有走進(jìn)古道,但我們知道了一些秘密。聽這里的老農(nóng)說,原來的古道被破壞了四次:一是人民公社的時候,開挖了灌溉渠,就是現(xiàn)在路邊的水渠,有一些古道被廢了;二是茆坪蓋禮堂,把古道的大石頭弄去蓋房子了,后來才又換上今天的小方塊石,和人造的混凝土石塊,讓古老煥發(fā)了青春;三是修省道時,割斷了古道的聯(lián)系,有的鵝卵石鋪就的老路也被破壞了;四是近幾年的無限制的開發(fā),讓古道換了新顏。據(jù)他們說,二零一四年前還有點(diǎn)古道的樣子,現(xiàn)在石舍這里完全沒有了,只有美女峰那兒還有一段。</h3> <h3> 第二天,我們先去“言幾又”圖書館、“膠囊旅館”打卡,然后直奔美女峰。</h3> <h3>山里人的圖書館很幽靜</h3> <h3>膠囊旅館</h3> <h3>知識寶庫</h3> <h3>一丹走進(jìn)膠囊旅館</h3> <h3> 神女峰再走馬嶺古道 十一點(diǎn),驕陽似火,老老小小八個人,沿著馬嶺古道向美女峰出發(fā),這段路1300多米,一路基本上都是臺階,但我發(fā)現(xiàn),石頭做的比較少,大多數(shù)都是人造的那種,兩旁的排水溝,沒有被破壞過,都是石頭而且是不規(guī)則的石頭鋪起來的,大的條石可能真的被弄去蓋禮堂了,人們?yōu)榱嘶謴?fù)古道,不得不“貍貓換太子”了。 一路上,綠樹成蔭,微風(fēng)不燥,茶林茂盛,野花撲鼻,我是臭汗淋漓,兩腿難抬呀!兩次小憩,終于到達(dá)美女峰! 美女峰,名字很美,其實(shí)形象并不可人。但在這里看山倒是不錯的:遠(yuǎn)峰聳峙,松濤萬里,峽谷深處,邈邈人家,近處的“神龜問天”,惟妙惟肖,峰那邊的石舍,靜靜的訴說著美女峰的傳奇!</h3> <h3>馬嶺古道</h3> <h3>石頭臺階</h3> <h3>石頭臺階</h3> <h3>仿石臺階</h3> <h3>神龜問天</h3> <h3>美女峰</h3> <h3>三姐妹</h3> <h3>我與美女留個影</h3> <h3>峰回路轉(zhuǎn)</h3> <h3>這,就是野馬嶺的平面圖!</h3> <h3> 六月二十六日晚,我們帶著探秘的小小收獲,回到溫暖的家!</h3>